01
王朔这么一人,还真的不太理解。 看一个比我父母还年长的人写的书,手脚并用都算不出来有多少年代的隔阂,可还是想看,看不明白的想看。 好奇所致,引其而思。
02
《我是你爸爸》《过把瘾就死》《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浮出水面》《空中小姐》是我印象里看过的寥寥几本他的书。接下来想看的是《动物凶猛》《我的千岁寒》《致女儿书》《顽主》《千万别把我当人》《玩的就是心跳》等等。想一口气读完,然后搜集访谈视频、电视剧改编作品,然后彻头彻脑的琢磨,是怎样的一个人,怎样的状态下写出来的文字。每一段文字的背后,究竟蕴含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和思考的探索而创造出来的。
03
记得2000年左右,王朔说自己很低迷的状态,每两周死一个人,让他看到了生命的尽头。人在四十来岁的时候,遇见亲人朋友相继离世,在心灵上的震撼,远比年幼无知和垂暮将至的状态下去经历这些显得更山崩地裂、天翻地覆。 四十来岁,上不上、下不下,前不前、后不后。以前觉得未来是无穷大,时间用不完,死亡离自己很远。现在看来未来也很有限,大家好似坐在一张圆桌前,一个一个死去,然后不知道哪一天就是自己了。于是,慌乱、迷茫、想不明白都是可以理解的。昔日的调侃、争辩、贫逗都不再是一如既往的状态了。佛经成了他借力回答自己的一个途径,也可能是这样,《我的千岁寒》就这样出来了。那本书出来后,媒体前前后后都很火热。我印象里记得,那个时候我十六七岁,身边人在读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可爱淘的《狼的诱惑》,我也在读郭敬明的《左手倒影右手年华》,沉浸在四十五度仰望蓝天的忧伤里。回头看那段拿白开当盐水,无病呻吟的日子,终于明白,很多事情要输掉时间、丢掉空间才开始混混沌沌学着去理解的。
04
谈我看过王朔的这几本书吧!四个字总结归纳主题——男欢女爱。但却不是爱意绵绵、甜言蜜语的那种爱。都是在情感中匆忙、在婚姻中破裂、在失去后疼痛的爱。男和女,总不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结局。每个故事,都充满了争吵、怄气的画面。男人的状态都是游手好闲、晃晃荡荡的形象,女人都是深陷感情不拔,却又不能死死地抓住的情况。
05
喜欢他在一本书中写的序。 “这几本书都是十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写的,那时我很自以为是,相信很多东西,不相信很多,欲望很强,以为已知的就是一切了。这些书里的人、情景和一些谈话是那时我经历过的,在生活中也不特别,仅仅因为我不知道更多的东西,才认为有趣,虚张声势地写下来。这些情景不在了,这些人也散了,活着的也未老先衰,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所有有时我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写作的能力。” 这文字坦诚、自省,揭自己曾经吹过的牛,装过的X不容易。“我也不再那么说话和如此看待自己”,让很多回望过去的人,都有赞同感。
06
关于文学,他说,“我越来越明白这是个人的事。这个世界很单纯,人和人之间需要的其实不多,相互了解只能横生误会。公众是个陷阱,为别人活着即便出自真诚也在技术上做不到。没有比想在别人记忆中不朽更自欺的了。”他的思维和言语总是逆向的,异于常人,取于蹊径,但不邪恶。他不站在多数人的思路上去提问、去质疑、去思考、去回答。他有自己思考和行文的路数,不求外界的认同,不怕外界的攻击。他敢说,就总让一些人怕他。即使是奉承他的话,也得有所掂量。 “社会很容易被质疑,人群总是显得麻木且腐败,理想就是那么清白吗?”他的声音总是那样的尖锐。“理想真的是那么清白吗?”让我们也想跟在他的声音后面再次大声询问。
07
几句话或者几行文字便能标清王朔的风格,思维逆向、独立、有见解。为人真实、不完美、不消停。文学和影视作品,水平不错。这是我对王朔到目前为止的认知,不懂王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