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罗志祥的“分手门”事件,网络上很多人调侃:
“但凡我的时间管理有罗志祥做的一半好,也不会至今还是一条咸鱼。”
(这份海报的主笔是谁?大写的服)
无论我喜欢的小猪多么幽默风趣、多才多艺,单就对女孩9年青春的不痛不痒的交代这一条,就足以让我脱粉。
不过,八卦归八卦,一切都会过去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然不齿,但是谨慎对别人的过失口诛笔伐,除了浪费自己的时间、情感之外,并不能改变事实半分。
这个时代一切发展得飞快,半年之后,哦不,一个月后,这件事一定都会被大家淡忘,我们依然要操心柴米油盐的日子。
世界变化太快,明星分分合合会很快被淡忘,而城市每天一个样子,工作、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今天学的东西明天可能就过时了。
更多的时候,我们被浸染在时代焦虑的底色里,时不时被心浮气躁的感觉袭击,每天忙忙乱乱,却好像也什么都没抓住,好像稍微一恍惚,有些机会就失去了。
与其对着八卦当键盘侠,不如思考一下,该如何在这个时代,让自己从容又持续地成长?
俞敏洪老师在《跃迁》的分享开篇分享了三个观点:
1/先慢下来,想清楚了再去做。
2/一定要阅读。
3/用投资的心态看待人生。
深以为然。
不过,第1条和第3条因人而已,不过第2条却有简单可复制的方法,帮助我们真正从容、持续的成长。
如何阅读才高效?
一、渣男式阅读法
读了200+本书,除了练出快速鉴别好书的火眼金睛,同时解锁一个高效读书法——“渣男式阅读法”。
就是每读一本书,我会刻意同时带上好几种目的。
比如看《跃迁》这本书,并不只因为没读过而读,俗称“扫盲”,也不只是为了学习一堆理论,掉书袋子。
我会把自己一直求而不得的点:读书笔记+写作提升+教学(如何更好地教别人写作)结合起来学习。
这样,读一本书的时间,做了三件事,以向作者提问求证的方式,帮自己解决了三个问题。
每读一本书我都这么做,消化吸收之后,日积月累向「如何做读书笔记」、「写作提升」、「写作教学」三间房子里,装满行之有效的方法、案例、素材、技巧。
输出倒逼输入,输入内化吸收,以教为学强化,三者相互循环,互相补充,搭建起了自己的写作能力框架,一举三得。
我把这种阅读叫做:解决问题型阅读。
这个闭环旨在标注出每次阅读的目的地,不过在阅读过程中,想要真正高效,还需要具体工具的支持。
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三三三法则」。
二、阅读的「三三三法则」
3个问题,以终为始,提高阅读投资回报率;
3个工具,做好读书笔记,促进知识内化吸收;
3步方法,提升输出能力,以教为学;
正如开篇俞敏洪说的「投资」观点:我们所花费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等,某种意义上看都是一种投资,并不是简单地花掉。
既然是投资行为,就要考虑如何尽可能多地取得回报,最好是成倍的回报。
1、3个问题,提高阅读投资回报率
为了获得最大阅读投资回报率,我建议你打开一本书之前,问自己这3个问题:
· 通过这本书,我想得到什么样的答案?
· 作者的行文结构,也就是如何表达的?
· 这么写的目的是什么,对我有何启发?
三个问题的目的,旨在告别读书中只求速度的“战术勤奋”,用“战略勤奋”提高效率。
1)我想得到什么答案?
带着问题读书,就好比搭着梯子爬墙,只有梯子搭对了墙,努力爬才有意义。
Tips:“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我会先看大纲,看整本书的谋篇布局,也就是要纵观全局,把大概内容都理清楚了,再下手去读。
在精读过程中,又时刻记着一开始的三个目的,为我想得到的答案服务。
读《跃迁》我想得到什么答案?
· 是什么:成为高手需要什么技术?
· 为什么:我和高手之间还差什么?
· 怎么样:如何做能拥有这些能力?
找到“成为高手的技术”是我的阅读的核心动机,明白“我和高手之间差什么”是我衡量目标之间的现实差距,“如何做拥有这些能力”是我的行动触发器。
行为发生公式告诉我们,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动机,能力,触发器三者的合力。
B=MAT,即行为Behavior=动力Motivation+能力Ability+触发器Trigger,要发生一个行为,需要三者同时满足。
所以三个问题帮我解决了从“读书”做到“用书”,一本书解决一个问题,升级一次认知,拔高一次能力。
2)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阅读不仅看字里行间,还要看谋篇立意,好书之所以是好书,不仅在于他的思想深度,还在它的行文结构。
好书像美人。
有的书胜在干货多,像任素汐,外表标准但不出众,但演技很强;
有的书胜在结构巧,像舒淇,五官不好看,但长得让人感觉如沐春风,有看头;
有的书胜在思想深,像徐静蕾,演戏、导演、出书、唱歌,很多女人的精神榜样;
顶尖的好书则都占全了,像志林姐姐,岁月从不败美人。
看书可以像研究如何变美一样,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
Tips:“全面”和“部分”
我会在读完一个分论题之后,返回去看作者的论点、提供的论据,和论证的方法。
从中不仅会看到作者的思考过程,还能为「如何提高写作能力」服务。
《跃迁》的论点有五个:
成为高手要有暗箱;要懂幂律分布,头部效应等高手战略;要联机学习、做知识IPO;要有破局思维;要做内在修炼。
在这个时代仅凭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你需要先理解时代的趋势,要懂得借时代的势,借平台的势。
就像让李佳琪火起来的除了他自己,更多的力量是时代趋势,是淘宝平台的主推、资源倾斜。
3)作者的目的是什么,对我的启发?
作为资深生涯规划师,通过系统回答解决人们「努力和回报不成正比的困惑」,也就是打破「高勤奋努力,低人生效益」的怪圈,揭秘牛人认知,帮助更多人看到趋势、理解规律、升级心智、自我跃迁——不仅传递成为高手的认知,更传授成为高手的技术。
因此我明白,答案是存量,问题是增量,会提问才能正确思考,才能更快成长。
2、3个工具,做好读书笔记,帮助知识内化吸收
上面的「三个目的」和「三个问题」帮助我规划好阅读的方向,阅读过程中的路线,要快速帮助自己达成内化,我还需要工具的协助,这个时候我会用到三个工具:
1)番茄钟:专注、高效
读书要专注,哪怕是利用碎片时间,也要尽可能专注,提高效率,番茄钟是个很好的工具。
2)关键词:提炼、总结
看的过程中随时提炼,同时要结合自己的思考、感悟总结方法,边读边消化吸收。
3)摘抄:捡金句、挑概念
每一个概念都是一个段落的核心,也就是《跃迁》里说的“知识晶体”,金句是点睛之笔,捡出来,不仅可以帮助理解内容,后续还可以当做写作素材。
3、3步方法,提升输出能力,看过就能教
输入的同时我会思考如何内化,内化的同时我会同时思考如何讲给别人听,让别人听的明白,并可以快速上手,即学即用。
这个过程中,我的核心竞争力就凸显出来了:方法可视化、复杂简单化、理论工具化、工具流程化、流程可复制化。
我要做的就是通过读书提升输出能力,这时候会用到3个方法:
1)再举一个例子
作者会就论点举例论证,我会继续寻找同样能够支撑这个论点的生活中的例子,放到旁边,作为延伸,丰富案例库。
2)再写一个答案
我会就作者的论证过程,另外试着得出一个自己认为的结论,丰富自己的认知库。
3)再重头读一遍
一般一本好书,我会一次读两遍,比如这次的分享是我为自己读第二遍画的地图,这一遍我会就书的核心内容,复制出成为高手的工具表、流程图。
另外,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好书会常读常新。
至此,我的三个目的达成:
把读书笔记做成了分享——知识产品化。
拆解出写作结构和技巧——理论可视化。
总结出教授别人的方法——能力服务化。
这份「渣男式阅读」指南你get到了吗?
我是文案喵大大,带你写出「钞」能力,点字成金,和我做朋友添加VX(1242473247),也可以和我说说你的困惑,我一直认为:人生除了深度,广度和宽度,还有第四个维度——温度。
一起探索人生深度,拓宽生命广度,增加阅历宽度,散发生活温度,做一群有趣、有颜、有闲、有钱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