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是一摞薄而精致的小本本,八开,精装,扉页流光溢彩,花团锦簇。这是一所中学二十多年来的荣誉本的集合,是闪亮的符号,是学校文明文化的萃取。翻阅着这一本本装帧精美的书页,心里流溢着敬慕与神往,这是记录一个时段的光荣历史,里面不乏省市区局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身影,其间有我熟悉的家乡的人和景,其景其人其事其文其境,生动优美,活色生香。当我满心地合上荣誉等身、充满诗情画意的小本本,心情大悦,温馨满屋,亏了这创意者煞费苦心,宣传形式和力度可谓与时俱进。
这些荣誉归属者当是一校的擎天柱,或中流砥柱,欣赏着这密密麻麻的名字,抚摸着这本本的辉煌,应该欣然而喜,应该为他们点赞。他们是推动学校建设发展的动力源,花团锦簇的荣誉之下潜流着他们的奋斗与付出的汗水,他们是把办学水平推向前进、把学校品质推向高位的推手,这样的推手,多多益善。
事实如何?作为百姓,我可是这所学校品位的实证者,有道是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不争的事实是,她现在沦为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农村校。现截取三个时段的实证,以观其大要:
二十五年前,这所地处城郊的农村乡镇学校,质量很高,升入省示范高中和中专(比升高中还难)的足有一个班(班建制四十五人),列全区榜首,教工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论文不少(当时没有评职要求和教育行政部门所设的各种评奖项)。市教研员常来调研,区教育专题会在此召开,办学经验全区推广,来此取经者络绎不绝。学校被规划为区实验中学(后被当时的镇干部推掉)。
十年前,升入省示范高中的六人,学校还有能力申报并通过区级课题验收。
现在,除了分配的指标,升入省示范高中的2人。
我不是唯升学论者,但把升学作为权衡质量高下的一项指标,应是可以的吧。二十多年过去,弹指之间,沧桑巨变,这所学校规模扩大了,群楼成林,设备齐全了,绿化率高了,职员多了,校门口的匾牌挂得排不下去,荣誉室里获奖匾牌上上下下悬得密密麻麻,老师的荣誉证书多了,但是学生越来越少了,升入省示范校也少了……作为一个见证者,我心里不是个滋味,属区百姓宁愿背井离乡,多花钱,千方百计把孩子送往城关,不知道学校领导和老师在严峻的现实和这本本花团锦簇荣誉面前有何感想。
回过头来,再翻看这精美的本本,会发现一些东西:一是荣誉的等级偏低,多为区校级别,且归类凌乱;二是把领导检查时随口表彰的甚至是礼仪应酬上的话当作金玉良言而录入,而又规避了不足,录其所长而避其所短。不然,这花锦灿烂与实际品格的反差怎么这样大!
此局,何以解之?
从领导角度看,有难言之隐,反差之大,非一日之功,不可能是“一篙松劲退千寻”的大倒退,分明是每况愈下,每任(届)领导却在年年岁岁的总结中硬着脖子说更进了一步,于是就在年年的“进步”中完成了领导的轮换和质量的蜕变,完成了大倒退的转身。而对于每任领导者而言,荣誉本如果不长,就不能彰显其才能,业绩就会湮灭;再者,又何必铁肩担道义,一任担尽它任愁呢?再次,农村校教育的式微,不是个体能解决的,何必杞人忧天?一言蔽之:倒退了,我忧,我理解,但与我关系不大。
作为社会成员的百姓,不会设身处地从领导者视角看问题,他们有自己的一杆准秤:办学条件好了,荣誉渐渐多了,办事越来越花哨花瓶了,绩效越来越差了,在百姓心中的地位越来越差了!
但愿这花团锦簇的荣誉背后的故事,只是现代社会之一个个例而不具普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