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书多了,思考多了,写的文字多了,隐隐心中有个想法,那就是是否可以构建一个具有疗愈作用的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让我们的孩子身心都能得到疗愈。而且是否可以借助现代科技虚拟出一个理想的教育环境来呢?我对新事物向来迟钝,但我相信借助现代科技应该可以做到。
二战之后,东欧一些国家出现人口荒,于是国家鼓励老百姓多生孩子。然而,家庭照顾不过来怎么办?当时,政府建了很多福利院来弥补家庭的养育不足。后来证明,这种类似养猪场一般的育儿方式是反人类的。在福利院待的时间越久,孩子的智力水平,以及社会性发展都很成问题。这一发现直接引发后来福利院的养育方式的改革,那就是在福利院内部构建虚拟家庭,比方说,一男一女保育员还有几个孩子构成一个虚拟家庭,称谓上有爸爸、妈妈和孩子。这一形式的出现,孩子的身心健康水平大幅提升。记得,我们本科阶段曾经去类似的国际儿童福利机构见习,班上有位女生看完之后爱心萌发,主动联系机构老师询问,如果自己毕业后来这里上班都有什么要求?机构老师比较严肃地说,我们希望来这里的女老师不结婚生子。当时,我听闻这一消息非常不理解,或许对孩子而言,有点不近人情的要求是最好的。这一机构颇有点修道院的感觉,希望在这里的老师把爱心完全放在孩子身上。
再说说心理疗愈,在咨询室疗愈的发生原理是一段新的客体关系起着疗愈作用。通俗一点,就是一段持续、稳定、一致,充满尊重、接纳、理解、支持和爱的客体关系修复了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比方说生活中的疗愈,一个女生因为几段感情,逐渐形成一个想法“不敢相信爱情,不敢爱”,认知又影响行动,于是拒绝拓展亲密关系。现实的疗愈来自一个温暖而又持续、稳定的爱她的男生,刚开始,由于前面的阴影,女生踟蹰不前,甚至后来不断试探男生的底线。然而,因为男生持续、稳定、一致的爱,女孩儿不作了,心渐渐平复,终于相信爱情,接受爱情。
这个女孩儿是幸运的,遇到真爱,还得到了疗愈。
我一再说,现代的心理治疗出现不过百年左右。在此之前,疗愈肯定也在发生。在这当下,没有走进咨询室的人,同样也会有疗愈发生。自然就引发我的思考,如何构建一个有疗愈作用的课堂,如何构建一个有疗愈作用的社群,让身在其中个体能得到疗愈,倘若如此,善莫大焉!
我之前一直是一个相对消极的人,觉得这一想法落地难度很大,几乎不可能。然而,马斯克之前的许多想法不都认为是疯子才有的想法吗?或许我这个想法可以称之为教育乌托邦。
就像之前两篇文章《教育,是有温度的》,让我看到了构建一个具有疗愈作用的班级是有可能的。记得我之前也推荐过一本书《优化课堂中的依恋与学习:大脑神经可塑性带来的启示》,依恋源自心理学家鲍尔比、安斯沃斯等人的研究。自古心理、教育不分家,如果能将知识教育、人格成长完美结合在一起,还有比这更美的教育了吗?这个时代期待一个教育界的埃隆·马斯克,相信会产生奇迹。
再大胆一些,你可能会说,现实世界一个好老师难遇,怎么可能去构建一个教育乌托邦,或许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这些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我心里翻滚“不可能”,同时又用马斯克鼓励自己,哪怕有一点点希望就有可能变成现实。至少,我相信一个会学习的机器人,输入一个优秀母亲或者优秀班主任模式辅助父母或者老师,人机交互,肯定比一些毁人不倦的父母管用。
哎!想到后面又再想,被人工智能淘汰的人类怎么活?用高福利养着一群人类寄生虫?天天就是坐吃等死?还是像贾府的宝玉、黛玉、宝钗那样生活?真要有那么风雅也好。但愿吧!会不会就像退休状态。我没有到退休年龄,无法想象自己的退休状态,有点风雅估计就重拾书法爱好。真要那样,社会分工就很有意思了。除了现有的社会运行机制,或许还有一套机制去管理机器人。再有一个,机器人会革命吗?就像奴隶翻身闹革命那样。
罢了罢了,不想了。天马行空,交给年轻人吧!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已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