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引】
《卫灵公》42章,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观若干方面、孔子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其中“无为而治”;“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小不忍则乱大谋”;“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当仁不让于师”;“有教无类”;“道不同,不相为谋”等是本篇的经典。
【原文】(15.1)
卫灵公问陈于孔子。孔子对曰:“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通译】
卫灵公向孔子问军队列阵之法。孔子回答说:“祭祀礼仪方面的事情,我还听说过;用兵打仗的事,从来没有学过。”第二天,孔子便离开了卫国。
【学究】
孔子是研究社会规则的大家,注重社会礼仪的推广和太平年代的管理,对于军事方面的研究微乎其微,而且孔子历来不主张战争和冲突。
当卫灵公向孔子咨询有关战争排兵布阵方面的问题,孔子对此很不感兴趣。从总体上讲,孔子反对用战争的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的争端,当然在具体问题上也有例外。孔子主张以礼治国,礼让为国,所以他以上面这段话回答了卫灵公,并于次日离开了卫国。
这就叫做“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既然和卫灵公所关心的主题不同,又何必在一起探讨呢。
孔子始终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可实际的现状是不可能回避战争,孔子以这种回避的方式来面对战争的事,的确在当时难以和政局管理者志同道合。
【原文】 (15.2)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通译】
孔子和弟子一行在陈国断了粮食,随从的人都病了,没有办法兴奋。子路很不高兴地来见孔子,说道:“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虽然穷困,但还是坚持着;小人一遇穷困就无所不为了。”
【学究】
从本章开始,以后又有若干章谈及君子与小人在某些方面的区别。
这里,孔子说到面对穷困潦倒的局面,君子与小人就有了显而易见的不同。
孔子在陈国时,不受当地君主的待见,又遇见强盗的抢劫,导致粮食断供,生活异常艰苦。孔子又不会去丢失礼仪乞讨,也不会有失体面去抢劫,自然出现了这样的囧态,子路看到这样的状态实在忍受不了了。孔子的回答子路就是忍辱和坚持,而不是像小人一样急躁不安,依然淡定从容。
我们能做到富裕时谈笑风生,能做到穷时处惊不乱吗?孔子给了这样的回答。
【原文】(15.3)
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通译】
孔子说:“赐啊!你以为我是大量学习而成为有知识的人吗?”子贡答道:“是啊,难道不是这样吗?”孔子说:“不是的。我始终如一保持求知的心态才得以长期贯彻的。”
【学究】
孔子“一以贯之”才成就学问渊博。
那么,这个“一”指什么?文中没有讲明。普通翻译认为,“一以贯之”,就是在学习的基础上,认真思考,从而悟出其中内在的东西。孔子在这里告诉子贡和其他学生,要学与思相结合,认真学习,深切领悟。
我们继续加以探索。学习坚持固然重要,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也是一种获取知识的必要条件,获得知识的根本原因在于学以致用的目的性要明确,善于应用才是知识积累的最好办法。孔子就是这样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做到不断积累,成就了知识渊博的大家。道理搞明白不难,印证道理的实践才是学习真正的“一”。
【原文】(15.4)
子曰:“由!知德者鲜矣。”
【通译】
孔子说:“由啊!懂得德的人太少了。”
【学究】
孔子对冉由说真正懂得“德”的人太少了,孔子为什么会这样叹息呢?
“德”就是社会和平相处的真正规律,所有的事件都有其内在规律,一旦掌握了内在规律,做事就迎刃而解了。这和道中讲到自然规律,佛中讲到空性实相都在探索不变的那个真实。阴阳成就太极就是这样的真实。
孔子在社会规律方面探索的确深入,提炼了一套真实有效的社会规则,的确成就非凡,给后人带来了无穷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