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家长发在朋友圈的一张照片,时间是2016年12月30日下午。那个时候,全校所有师生都聚在体育馆参加迎新联欢,有心的家长捕捉到教室的这一幕,深有感触,拍下来发在朋友圈里。照片中,整个教室地面整洁,桌平凳直,资料袋摆放整齐,令人赏心悦目。我看到后联系了家长,她说,那个下午,全校四个教室都是如此;她说,她真心地为我们学校点赞,为我们的老师点赞!
我一直认为,常规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没有扎实的常规做基础,学校的发展是很难走远的。就像一户人家,装修得再金碧辉煌,也要有人勤做家务。家务一天两天不做,自然看不出什么,但长期懒散,家就会显得肮脏邋遢,再要临时抱佛脚,自是不可能了。抓常规就像做家务一样,日复一日,重复繁琐,乍一看不抓也没啥区别,但松散一段时间后,再要绑紧就难了。
刚开始的时候,12个人的团队忙于让学校步入正轨,忙于丰富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恰恰忽略了最核心的德育常规和教学常规。好在我们马上清醒过来,意识到空有繁花的学校并不是理想的学校,于是静下心来,“勤做家务”。经老师们反复斟酌,提出“我的教室我的家”理念,共同起草《中国教科院中海实验小学规范教室标准》,图文并茂地对教室布置和物品摆放进行详尽规范,并召开专题会议,一条一条研读,内化于每一位导师心中。内容细化到连上体育课前脱下的衣服也有统一摆放要求(必须叠成类似部队被子似的小方块,平放在课桌上)。然后,从教室规范散发开来,学生的德育常规和教师的教学常规终于真正落地,而家长的这张照片也为此做了很好的注解。
我想,一个学校好不好,不止是领导说好就好,因为领导了解的更可能是学校的一个大致情况;不止是专家说好就好,因为专家了解的往往是学校的理想状态,而不是真实状态;也不是家长说好就好,因为教育是门专业的艺术,非教育专业出身的家长评价教育的视角往往会有失偏颇。
那么到底谁说好才是真的好呢?我认为是本校老师,他们是最了解学校的人,最有资格真实客观地评价学校。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他们天天在学校里,一课一课地上,一点一滴地教,孩子的好习惯培养是否到位,是否持之以恒地在关注,他们的学科知识是否夯实,各种有结构的活动是不是让每个孩子参与,是不是真正做到“一个都不能少”,这些情况老师们心明如镜。
办一所让本校教师真心认可的学校,这是一所理想学校的“锦”,领导、专家、家长的赞赏,这是一所理想学校的“花”,我们只有像做家务那样扎实、细致地抓好常规,织好这片“锦”,花才会随之灿烂,否则所有光辉都将不过是“昙花一现”。所以,让常规与特色并行,这将是学校办学永恒的方向,我和我的同事们都将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