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出差路上读完了季羡林老先生的《清华园日记》有几点感想和大家分享下。
(PS.书可以说是我读的最快的一本书了,前后只用了大概两天时间。这也是我第一次领略“速读”的一本书。
加快输入速度,更快获得知识。)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生于山东省临清市,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北京大学教授、辅仁大学教授。季羡林通晓梵语、巴利语、吐火罗语等语言,是世界上仅有的几位从事吐火罗语研究的学者之一。
《清华园日记》是七十年前季老读清华大学时写下的日记。通读这本日记,感觉最深的是作者的学习精神,据日记中的记录,作者除了极少的日子里没有学习、输入外,其他日子里几乎都有做这样那样的学习、输入。读书、写作、学习贯其始终。为作者日后学贯中西之大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非常推荐正在求学的大家都去读一读。
再分享一则书中的小故事,挺好笑:
有一位同事,名叫刘一山,河南人,教物理。家不在济南,住在校内,与我是邻居,平时常相过从。人很憨厚,不善钻营。大概同宋校长没有什么关系。1935年秋季开始,校长已决定把他解聘。因此,当年春天,我们都已经接到聘书,独刘一山没有。他向我探询过几次,我告诉他,我已经接到了。他是个老行家,听了静默不语;但他知道,自己被解聘了。他精于此道,于是主动向宋校长提出辞职。宋校长是一个高明的演员。听了刘的话以后,大为惊诧,立即“诚恳”挽留,又亲率教务主任和训育主任,三驾马车到刘住的房间里去挽留,义形于色,正气凛然。我是个新手,如果我不了解内幕,我必信以为真。但刘一山深知其中奥妙,当然不为所动。我真担心,如果刘当时竟答应留下,我们的宋校长下一步棋会怎么下呢? 我从这一幕闹剧中学到了很多处世做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