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是先没有写题目的,因为思绪很乱,感受很复杂,难以归纳与提炼。
34岁,今年博士终于毕业了。
你若为我骄傲,我只能假意一笑。
不是自己选的专业,不是合适的时间,花了四年才完成这个“安排”。
然而,这绝对不会是最后一步,总有双无形的手还在拎起我的领口,摇摇晃晃之中给我了继续读博士后的“自由”。
为什么我觉得这是“自由”?因为我终于可以在停顿四年之后,认真专注深度去认识我热爱的“教育”。
一切都像从零开始:
在进博士后工作站之前准备的这段日子里,我买了教育学、心理学相关的书籍,读着并努力体系化的去思考中国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
如有学者说,中国的教育有其深厚的文化根基,这种根基骨子里就与宗法制度、伦理道德观念、功利仕途密切有关。
2020年高考结束了,看着抖音上各种视频,连老师与家长都穿上了旗袍,寓意“旗开得胜”。高考的分数线让我觉得不像是进入高等教育的钥匙,反而是一把长长的尺子,将棋盘上的我们分割开来。一年又一年,社会给我们冲刺的机会、希望,以为从此以后光明是光明,黑暗是黑暗。学历、学校成为一种谈资,代表了某种圈层。
可多少人真诚的问过自己,那一刻真的喜欢学习么?对考试是期待还是畏惧?
不严谨的说,中国大部分孩子都是为了“别人”在学,甚至学的是什么都不太清晰。我们只知道需要考的科目,却不明白科目存在的意义,是盲目的,被动的,甚至无助的。没人告诉我们这些与我们向往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对人类文明来说多么值得欣赏?我们只明白:记住这点,要考。
高三最后的一天,所有应届考生将练习册、书籍抛向空中,它们都被撕得粉碎。
结束了吗?
一切却刚刚开始。
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本科国内4年、硕士国内3年、然后走到了博士研究生3-5年,这样粗略算算,共计最少也要24年吧!
对于“学习”来说,这些时间转瞬即逝,一点也不多;对于“生活”来说,这些时间关键又敏感,是最稀有的人生年化。
不好奇,不热爱,不向往?怎么可以。
34年,还有两年的博士后要继续,我愿意是因为那是“教育”:我想知道我们的教育怎么了?为什么无论学了多少知识在生活上都无法给予身心的满足?甚至用知识去害人却丝毫不认为有任何不安?我们不是特别重视道德伦理吗?
今天我仿佛明白,大多数的我们不是对生命的热爱与追求,不是对万物的认识与思考,而是社会的愿望、家人的期盼,以及社会各种人际关系的“别人”在要求我们不断前进,不断为他们所认可的生活而奋斗。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需要教育,然后掌握用最少的资源满足最多的欲望的方法。
为了一个“制高点”,我不能一直甘于现状,我必须思想深邃,我不能简单的如动物一般的活着,甚至像动物一样去做孩子的母亲或者子女。
人是有意识,感性的。
可以“意识”是什么?科学家表示无法回答,因此也克隆不了。
“感性”是什么?思想家哲学家们在每一个时代都在研究,因为作为人,一定是感性的,因此结果也理性不了。
一切回归到人自身的人性,然后人性与人性之间的相处变化,使得那些追求的东西忽明忽暗,最终在“相互理解”的表面达成了妥协。
什么都能从零开始
生活的人际关系才是永恒的,
束缚或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