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背景
由于工作关系,楚爸经常要去外地出差,有时候过好几天才能回来。楚妞小的时候不觉得有什么,有妈妈和奶奶的陪伴,倒也没多大影响。但是,随着楚妞一天天长大,对父母陪伴有了更高的要求,楚爸经常不在家的烦恼便逐渐体现出来了。
情景再现
昨天,在陪伴了楚妞一周后,楚爸出差的第一天。
晚上睡觉前,楚妞就开始哼哼唧唧,表示希望爸爸回家。
我说:“爸爸今天回不来,已经九点了,你得赶紧刷牙睡觉。”
楚妞继续哼哼唧唧,不肯刷牙。
我又说:“爸爸后天才能回来,你得赶紧睡觉了。”
楚妞一听爸爸后天才能回来,泪水立刻盈满眼眶,马上就要哭出来了。
而此时的我,完全没有察觉到她的情绪,注意力都在她赶紧刷牙睡觉上面,所以,我一直在催促她。
催促了几次之后,楚妞突然哇哇大哭起来,我这时才察觉到她的情绪,以及对楚爸强烈的思念。如果我仍然不停的催促她赶紧刷牙睡觉,显然,她不仅不会积极合作,还会有强烈的抵抗情绪。这时,我想到了“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我停止了催促,以一种友善的语气说:“你很想念爸爸,对吗?”(第一步,表达理解。)
楚妞一边哭,一遍呜咽着说:“是的,我希望爸爸马上回来。”
我说:“妈妈特别能理解你的感受。我以前到外地读大学,包括现在每次放假回老家再回来的时候,每次和外公外婆分开,妈妈心里也很难过,也很想念外公外婆。”(第二步,表达出同情,并且告诉孩子自己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
楚妞一听,更加肆无忌惮地放声大哭起来。(这时她的情绪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我抱着她,轻拍着她的背,说:“爸爸今晚确实回不来了,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让你不这么难过呢?”(第四步,让孩子关注于解决问题。第三步在这件事情中没有必要。)
楚妞停止了哭泣,想了想,说:“我想和爸爸打电话。”
我马上拨打了楚爸的电话,接通后把手机给了楚妞,楚爸在电话里和楚妞玩起了小猪佩奇的游戏,逗得楚妞哈哈直乐。(这里要表扬一下楚爸,他总是会想出各种办法和楚妞玩游戏,逗楚妞开心。)
二十分钟后,楚爸挂断了电话,楚妞的情绪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这时我再次提出刷牙睡觉,楚妞非常配合,顺利完成后很快入睡了。
楚妈反思
正面管教一直提倡“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在这件事情中,开始我没有察觉到楚妞的情绪,还不耐烦地催促她,导致她的情绪越来越强烈,内心十分抗拒。幸好,我及时地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表达了对她的理解、同情和接纳,用启发式问题请她自己思考,积极参与解决问题,最终赢得了楚妞心甘情愿的合作。
试想一下,如果自始至终我都不顾及楚妞的情绪,用控制、惩罚或者“你再不刷牙睡觉我就怎样怎样”的手段,强行让楚妞配合了我,表面上看起来我“赢了”孩子,达到了目的,但是,楚妞的感觉会怎样?她从这件事情中获得了哪些负面信息?她能发展有价值的品质和生活技能吗?!
资料链接
赢得合作的四个步骤:
❶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一定要向孩子核实你的理解是对的。
❷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但不能宽恕。同情并不表示你认同或者宽恕孩子的行为,而只是意味着你理解孩子的感受。这时,你如果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类似的感受或行为,效果会更好。
❸告诉孩子你的感受。如果你真诚而友善地进行了前面两个步骤,孩子此时就会愿意听你说了。
❹问孩子对于避免将来再出现这类问题有什么想法。如果孩子没有想法,你可以提出一些建议,直到你们达成共识。
——正面管教[M],[美]简·尼尔森著,玉冰译,京华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