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地图之邬霞吊带裙背后的故事(刘右峰)
网络巧遇
认识作家邬霞,是在文友作家张华的新浪博客里 ,当时张华在博客里说邬霞的父亲出事住院,急需一大笔治疗费用,并且和深圳文学圈子里的作家一起发起了为邬霞父亲捐款的倡议,由于当时笔者并不认识邬霞,所以就没太在意,但仅从邬霞的名字猜想,邬霞至少应该有三四十岁了。
到了2014三四月份,张华在她的新浪博客空间里发了深圳宝安西乡作家丛书的照片,在丛书照片里,我看到了邬霞写的书《深圳纪事》,还有张华写的书《流年不惊》,我就打电话向张华要邬霞的电话,张华说邬霞没有电话,给了我邬霞妈妈的电话,我就打电话过去,是邬霞接的电话,我在电话里问,邬霞还是邬霞的妈妈,邬霞说她是邬霞,她和她的母亲共用了一部电话,我就问邬霞书的情况,说自己想买一本来读,谁知邬霞说我想要她可以送我一本,很热情,并且告诉了她的地址,让我很受感动,之前我还担心我们不认识,陌生人的电话邬霞会不会接,现在看来,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后来我加了张华的微信,有一天下班打开手机,在朋友圈里看到了张华发的邬霞的照片 ,是参加鲁豫有约的电视访谈活动现场的照片,张华在照片下面说,恭喜霞妹,刚从北京归来,又与鲁豫有约,让我眼前一亮,齐鲁豫的电视访谈是全国有名,邬霞老师能上她主持的话节目,一定不简单,但我怎么都不敢相信,邬霞如此年轻漂亮,竟然还出了书,按奈不住急于想得到邬霞的新书和了解邬霞的激动心情,我决定要立刻见到邬霞老师。
新安市场见真人
决定要去见邬霞老师,我顾不上上了一晚上夜班的劳累,下班之后直接上了去往宝安西乡的班车,车窗外天气昏暗,下起了雨,不时有雨水打在车窗玻璃上,但我想着能见到邬霞老师,也顾不得走的急没带雨伞,不过说来也怪,班车到了西乡街道办,天就忽然放晴了,这时邬霞老师打电话问我到没,我说到了,谁知我以为农批市场就是邬霞老师所说的新安市场 ,下了车打电话问邬霞老师,邬霞老师坚定的说新安市场,我一看时间,中午十一点多了,急忙找车去新安市场,我顾不了天气的炎热,用手擦着额头不时流下的汗水,在毒辣的太阳下找了二十多分钟,才找到去往新安市场的班车,一上车坐下,就接到邬霞老师问我到了没的电话,我说快了,谁知道路上车子又堵了好长时间,让人很是着急……再焦急的等待之后,班车终于到了新安市场,我下了车,忙打电话给邬霞老师说我到了,她说让我向前走,到一个什么竹林的地方等,谁知我走了半天,也没找到,就又打电话给邬霞老师告诉了我的位置,邬霞老师说我走错方向了,让我往回走,过人行天桥,我急忙转身往回走,上了人行天桥,过了天桥我四处寻找邬霞老师的身影,一边打电话问邬霞老师,谁知邬霞老师说她看到了我了,让我转身下天桥,我转过身,看见在天桥下面一个身材廋削身着浅色粉红休闲西装,下身穿一条时尚洁白的紧身长白裤,留着一头短发,皮肤白皙年纪大约二十五六岁的女孩子,手里拿着一本书微笑着向我挥舞着,我走近一看,那书的封面上深圳纪事四个字时,忙脱口而说,你是邬霞老师吧,邬霞老师没说话,对我说,你要的书,我们正说着,一个面容和蔼亲切的女孩子走到我们面前对我说,她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记者,正在采访邬霞老师,问我是怎么样认识邬霞老师的,我这才发现女孩子身后有一个男孩子大汉淋漓的端着一部摄像机在对我们拍摄,我就如实说了,并且谈了自己对打工诗人的看法,完了那个记者提议用我的手机为邬霞老师和我拍合影,没想到邬霞老师高兴的和我拍了合影,当我拿了书要走,忽然记起几个文友也想要邬霞老师的书时,邬霞老师说书都在家里,邀请我去她家里坐坐,我欣然答应。在去邬霞老师家里的路上,邬霞老师低声对我说,你能做演讲,显然她是听了我和央视记者的谈话之后谈了她对我的印象,我不知道是好是坏,就不敢再说话。
我们一行跟着邬霞老师来到她们楼下,这里是典型的老居民区,住宅楼之间间距很窄,停放着各种车辆,自行车,汽车,还有装满垃圾没有拉走的胶轮手拉车,居民楼的墙角扔满了食品袋,饮料的包装盒,走的人少,地面的积水都是黑绿色的,我们来到二楼邬霞老师家的门口,就一个深绿色油漆斑驳的铁防盗门,防盗门上部开了铁栅栏的窗子,有人来访里面的人不用看猫眼就可以看到外面的人,进到门里,正对着防盗门的墙角是一排架子,上面堆满了鞋子和杂七杂八的各种颜色的装满东西的方便袋,看起来好久都没动过,客厅靠着阳台的窗户下摆着一张大木床,窗脚和下面同样塞满了东西,正对着床的墙上挂着一台液晶电视,下面的墙角叠放着几把旧铁靠背椅子 ,客厅的活动空间站两三个人就显得拥挤,客厅右面卫生间,显得很宽敞,卫生间旁边的卧室很小,一张双人床放进之后,通道只能容一个人通过,好多东西都放到了窗台和床下面,挤得满满当当。在客厅左面靠近防盗门的卧室,是邬霞老师和他丈夫的卧室,靠近窗户的墙角堆满了用牛皮纸包装的东西,接着往卧室门口顺着墙依次是很旧的书柜,上面的书也是很久的,封面发黄,然后是很旧的电脑桌,上面摆着一台屏幕很小的台式电脑 ,电脑桌前面是一把掉了油漆的靠背木椅,电脑桌和对面的床之间的距离只能容一个人侧身通过,床头靠近门边是一个旧的木衣柜,里面挂满了花花绿绿大人小孩的衣服,给昏暗的租房带来了一点生气,来到隔壁,房间里正对着房门横放着一张大床,床上只铺了凉席,房间里没有摆其他东西,看起来很整洁,阳台的门口的桌子上放了两个白色的电饭煲,阳台上的防盗网上白色的油漆几乎掉光,裸露着生锈了的褐色骨架,布满了油烟凝聚的灰尘,一盆绿色的植物显得生机勃勃……房间里的墙壁上由于潮湿年久失修,很多地方的墙皮摇摇欲坠,都快要剥落了……邬霞老师带我直接进了她的卧室,径直走到窗台下面,打开了窗台下面一堆用牛皮包的货物,我一看全部是她的新书《深圳纪事》她取出两本和另外一本递给我,我说老师顺便给我和文友签个名,谁知邬霞老师不知道怎么写,我就照着张华老师给我写的签名样式让她给我签了名,然后我问多少钱时,邬霞老师说不要钱,我说那怎么行,这是你的劳动果实,这时候邬霞的父亲和母亲也过来了,说什么也不要我的钱了,我一急,说你们不要拒绝我的骄傲,强行把钱给了邬霞的父亲,就要拿了书告辞,谁知他们一家人说什么也要留我吃了饭再走,说饭都给我做了,我推辞不过,也想见识一下央视记者采访邬霞老师,就只好留下来坐到餐桌前,由于客厅本来就不太宽敞,加上我们十几个人,邬霞的父亲和母亲还有妹妹就只能坐在客厅的木床上了,央视负责拍摄的记者因了要拍摄我们吃饭的场景,不能和我们一起吃饭,因了邬霞老师家里一个小孩生病,不能吹风扇,我们大家一个个热的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都湿透了,桌上的菜都是川菜,腊肉,干锅,很是丰盛,我吃不了辣,就吃了点萝卜炖排骨,在席间,我对邬霞的家人说,西乡这个地方风景很好,邬霞的父亲说他住了这么长时间,就没感觉到有啥好,可能他更多的感受是生活的不易。为了打破这种局面,我说我很羡慕你们这么一大家子人能生活在一起,邬霞的父亲笑了,他说这个倒真的是。我们吃完饭,等他们吃完好告辞,这时央视的女记者笑着坐到我身边问我中午给她说的我写的打工诗歌,我说是打油诗,她说让我朗诵给她,由于时间太久,我就给她朗诵了几句,她的意思我明白,她们要采访邬霞老师了,我忙说,理解,就急忙向邬霞老师一家人告辞走了,下楼来到大街上,有了风,一下凉快了好多,更让我开心的是,不但见到了美丽的作家邬霞老师和她的家人,拿到了签名赠书,更重要的是见证了央视记者对邬霞老师的现场采访,忽然间,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出现,采访邬霞老师,有了这个决定,我一下子来了精神,直奔汽车站……
查资料,惊现吊带群
有了采访邬霞的想法,我急于想知道央视记者采访邬霞的主题,于是我晚上打电话问邬霞,邬霞说是工人诗篇,然后我忙打开电脑百度查询工人诗篇,结果查到了央视新闻频道要在五一做一个寻找优秀打工诗人的特别节目,全国共八位打工诗人,然后我急忙打开邬霞的《深圳纪事》找了半天也没找到邬霞写的诗,于是我继续在网上搜索邬霞 ,终于找到邬霞在天津大剧院参加诗歌朗诵活动的消息,活动的组织者是著名诗人秦晓宇,邬霞的诗吊带裙就是他在邬霞的新浪博客里发现的,也正是因了吊带裙,邬霞才被邀请到天津大剧院作为打工诗人朗诵了自己的诗歌《吊带裙》我也有幸第一次见到了邬霞的成名作 ,
吊带裙
邬霞
包装车间,灯火通明
我手握电熨斗,集聚我所有的手温
我先把吊带熨平,挂在你肩上,不会勒疼你
然后,从腰身开始熨起
多么可爱的腰身啊!可以安放一只白净的手
林荫道上 ,轻抚一种安静的爱情
最后把裙裾展开,我要把每个皱褶的宽度熨得都相等
让你在湖边或者草坪上等待风吹
但一定要让裙裾飘起来带着弧度像花儿一样
我要下班了
我要洗一洗汗湿的厂服
我已把它折叠好打了包装
吊带裙它将被运出车间
走向某个市场某个时尚的店面
在某个下午或者晚上,等待唯一的你
陌生的姑娘我爱你
诗人秦晓宇谈到他之所以选中邬霞的《吊带裙》,就是因为作者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没有在诗歌中表露出对工作和生活环境的不满情绪,而在内心保持着一种安静的美,对美好爱情的向往,这也是打动读者的地方。笔者在第一次看到邬霞的《吊带裙》时,也被唯美朴实的诗句震撼了,急忙写了一篇报道寄给了《宝安日报》全文如下:
------------------ 原始邮件 ------------------
发件人: "刘右峰";<2429764561@qq.com>;
发送时间: 2015年4月24日(星期五) 上午10:50
收件人:
主题: 来稿,多多赐教,大哥
作者:刘右峰宝安西乡报道:4月18号中央电视台新闻 频道记者一行来到深圳宝安西乡,对西乡打工诗人邬霞进行取景采访。据笔者了解,该节目将于五一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寻找优秀工人诗人”栏目中播出。
邬霞,四川人,1982年出生,1996年南下深圳打工,16岁开始写作,18岁写了七部长篇小说,2001年开始在打工刊物发表文章,近几年在《天涯》《作品》《诗刊》《散文海外版》《广州文艺》等杂志发表文章。2014年出版文集
《深圳纪事》。非虚构作品《等待阳光的珍珠》荣获第三届“我和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优秀奖。
据悉,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寻找优秀工人诗人”共在全国范围挑选8位优秀诗人代表,邬霞是其中之一,另外一位是西乡作家张华,拍摄事项正在进行中。央视记者围绕在生产一线仍坚持创作的不懈精神,报道她用诗歌来反映对美的发现和对生活的思考,并召集她的同事,好友和诗友进行座谈,进行为期四天的采访,将一个女工诗人本色形象展现给观众,节目录制好以后,将于五一期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播出。
邬霞诗歌选登
吊带裙
包装车间,灯火通明
我手握电熨斗
集聚我所有的手温
我先要把吊带熨平
挂在你肩上不会勒疼你
然后从腰身开
始熨起
多么可爱的腰身
可以安放一只白净的手
林荫道上
轻抚一种安净的爱情
最后把裙裾展开
我要把每个皱褶的宽度熨得相等
让你在湖边或者草坪上
等待风吹
你可以奔跑
但一定要让裤裙飘起来
带着弧度
像花儿一样
而我要下班了
我要洗洗汗湿的衣服
我已把它折叠好
打了包装
吊带裙
它将被运出车间
走向某个市场
某个时兴的店面
在某个下午或者晚上
等待唯一的你
随生的姑娘
我爱你
这篇稿件直到邬霞的访谈节目在五一央视播出,都没有发表,因为我没有在宝安日报发表过作品,也不是记者通讯员,人家也不敢相信,但于我来说,为邬霞写了点文字,只求心安,更多的是敬佩。我的稿件在让同事修改时,同事看到了《吊带裙》给我回复说,写的太棒了,她第一次看到这么好的诗,我开心极了。
《深圳纪事》解读邬霞
为了更好的了解邬霞的
创作经历和生活经历,为采访做准备,我详细阅读了邬霞的书《深圳纪事》,好在邬霞在她的书后记里这样写到:这个文集里,除了《一个人的星期天》,《慵懒的夏天》是杜撰的,其他都是真实生活记录……让我倍感欣喜,在书的作者简介里,邬霞没有给自己安上作家的头衔,其实笔者在网上查到她的社会职务是广东省青工作协深圳地区的会员,仅仅介绍了她是四川人,1982年出生,1996年来广东打工,2001年开始发表作品,非虚构作品《等待阳光的珍珠》荣获第三届“我和深圳”网络文学拉力赛优秀奖。介绍简单朴实,而笔者惊奇的发展,邬霞新浪博客的网名就是“等待阳光的珍珠”珍珠遇到阳光,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看得出邬霞也在时刻期待着玫瑰精彩绽放的那一天……
十四岁之前的邬霞,和一般的农家少女一样,清纯可爱,喜欢漂亮的新衣服,特别是花裙子,特别是看过了电视剧《外来妹》之后,对打工生活有了认识,以至于厌恶,以至于初二不上学了老师说不上学打工时,小邬霞倔强的说自己才不会打工,她当时坚定的认为,她不属于打工一族。可命运偏偏和邬霞开了一个玩笑,多年之后,她不但打了工,还成了全国知名的打工作家诗人,上了中央电视台,参加了电影的拍摄,这是后话。
按照时下的说法,邬霞十四岁来到深圳母亲打工的制衣厂做童工,算的上是中国第一代留守儿童了,幼小单薄的身上穿着宽大的工衣,站在流水线旁边比流水线高不了多少,不能说话,不能在宿舍吃夜宵,不能在楼梯道上刷牙,做错事要挨拉长的臭骂,一不小心在工位上坐一下,就会被主管突然一脚踢得弹起来,还要被宝安揪起衣领要工卡罚款,一个少女应有的童真快乐被突如其来的打工生活击的粉碎,无休止的加班,拉长的责骂让小邬霞难以承受,差点绝望做了自由落体运动……在《吊带群》一文里里做了详尽的描述,好在后来邬霞的痛苦在写作文字里得到宣泄,也正是这种宣泄,让邬霞看到了希望,也就有了她的第一部言情小说,一发不可收拾,有了给出版社的第一次投稿,有了上艺校逃离工厂的决绝。
童工生涯的结束 ,邬霞写出的小说稿纸已装满了一大箱,投稿的失败没有让邬霞等到珍珠发光的五颜六色,也没有如期就读艺术学校,但在她心底,已经深深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她不再是那个稚气未脱的被人叫作借来的身份证上的不属于自己名字的余真联,她长大了,她有一个好听的名字邬霞,会写小说的邬霞,写出《吊带裙》后来被诗人秦晓宇慧眼识真的作家诗人邬霞。
逃出工厂的邬霞没能逃出打工的命运,但她有了可以安静进行创作的租房,学会了电脑操作,有能力从事文职工作,不用再回到辛苦劳累的流水线上做普工了,她没能逃离工厂,但至少离开了工厂的流水线,对她来说,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做了文员,没了流水线上的辛苦劳累,善良的邬霞又掉入了办公室的明争暗斗里,她没有做文员的经验,不会欺上瞒下,用她的爱心关怀着每一位曾经和自己一样的找工者,有人明明被面试录用,别人因了有背景,录用的打工者被无情的排挤出厂,她为被排挤的人争取,被经理无情的拒绝,责骂,才真正体会到做文员的难处,对弱者的遭遇又无能为力,但内心的那份淳朴善良让人能感受到温暖……
每一个在深圳打工的人都梦想着在深圳能有一个自己的房子,有着大阳台,不用租房,四处搬家,这也是邬霞的梦想,但邬霞和家人还是要住在租房里,而且为了节省房租,不得不和陌生的人合租,为了丢东西被人误解,为了多出的几块钱房屋吵架拌嘴,甚至肢体冲突,房客不上班在家里吵得上夜班的人不能休息,一波接着一波的吵闹,让邬霞一家精疲力尽,好在妹妹和妹夫体谅搬来和她们一起住,才结束了合租房里的硝烟。
合租房安静了,爸爸妈妈没了工作,一家人的生活来源没了,一家人把希望寄托在邬霞的文学创作上,期待无果之后,父母摆起了地摊,风里来,雨里去,跟天斗,和城管做迷藏,与人抢地盘,妹妹和母亲去进货被人抢劫,邬霞参与其中,亲身感受着在深圳摆摊谋生人的艰难,在夜深人静的时候,用文字深情的记录着……
一家人期盼着不再摆地摊,拥有自己的店面,妹妹的大胆决定让一家人看到了希望,新港城的姐妹终于站在属于自己的饰品柜台前,虽然最终没能摆脱生意萧条的结果,但不向命运低头的邬霞姐妹奋斗的青春岁月写在了新港城,留在记忆当中……
时光的车轮向前奔跑着,邬霞的文学创作渐渐有了起色,文字先后在宝安日报《打工文学》周刊等杂志上发表获奖,2014年对于邬霞来说是最值得高兴的一年,先是著名诗人秦晓宇发现了她创作的诗歌《吊带裙》并邀请邬霞到天津大剧院参加了诗歌朗诵会,接下来就是邬霞被齐鲁豫邀请参加了电视访谈节目的拍摄,紧接着又参加了诗人秦晓宇众筹的纪录片《工人诗篇》的。拍摄,《吊带裙》被选入诗集出版,邬霞的文集《深圳纪事》在西乡街道办的扶持政策资助下得以出版,圆了邬霞多年梦寐以求出书的心愿,五一劳动节,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传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五一特别节目工人诗篇报道了深圳两位打工诗人的创作生活短片,其中一个就是邬霞,在短片中邬霞朗诵了吊带裙,特别是邬霞在短片里提到父亲住院需要大笔费用无力承担时,是深圳文友及时发起为她父亲捐款的活动让父亲顺利得到了治疗时,感动了电视机前数万的观众,人们为邬霞点赞,为富有爱心人情味的深圳人点赞……
之后深圳晚报记者对邬霞做了采访,以,《两朵枝丫》为题目对邬霞和张华做了报道 ,笔者有幸在邬霞家里聆听了深圳晚报记者的采访,在记者问及邬霞出了名之后对家庭经济状况有没有改变时,邬霞说没啥改变,当说起诗人许立新事件时 ,记者说有的打工诗人写着写着就写进去了,自杀,邬霞说生活越艰难,就越珍贵,看得出邬霞内心的平静与柔韧,我问邬霞有没有要对父母说的,邬霞说对不起父母,没有给他们好的生活……再后来,由打铁文艺等单位举办的《在南方》打工诗人走进南科大诗歌朗诵活动上,邬霞被作为打工诗人特邀嘉宾四位参加了活动,主持人介绍了邬霞刚刚从上海国际电影节她作为主人公参与拍摄的纪录片《工人诗人》颁奖晚会上回来,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主持人让邬霞上台和大家分享颁奖晚会现场的情况,邬霞像个孩子一样笑出声来,说没想到还要上台讲话,她说她能代表无数打工妹走上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晚会的舞台,很幸运……
邬霞的新浪博客名字叫等待阳光的珍珠,多年前制衣厂里的童工邬霞可能不会想到,自己能出书,上电视,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但经过多年艰难生活打拼的邬霞,终于迎来了珍珠发光的这一天,
站在了镁光灯耀眼的光芒之下,就在笔者写完这篇文字的时候,笔者从邬霞发的朋友圈得到消息,她参演的《我的诗篇》纪录片又入围金马奖最佳纪录片和最佳剪辑两项大奖。出名之后邬霞家庭的经济困难的状况并没有得到改变,
而邬霞现在已是两个孩子的母亲,还有一个多病的父亲需要人照顾,母亲也不能出去工作,为了生活,不得不又要找工作,开始她的打工生活……生活有多艰难,就有多珍贵,我们祝愿邬霞的生活和文学创作之路就像她在《吊带裙》里写的那样,你可以奔跑,但一定要让裙裾飘起来……青春不会止步,《吊带裙》背后的故事,还在继续……
本文作者和主人公合影,右为作者
80次浏览
取消赞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