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抉择,很多人会觉得这些选择无关紧要,便随便对待,却不知道,这些看似平常的选择,可能会影响你之后的人生轨迹。网上不是经常流传这样一句励志语句嘛:你20岁时的行为决定了你40岁过着怎样的生活。话虽说得过于绝对,但却不是并无道理。
关于人生的一些感悟,路遥无疑用《人生》告诉了我们一个他最想说的道理: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
路遥的《人生》主要讲述了高家村高玉德当民办教师的独生儿高加林的一段人生经历。高加林民办教师一职被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无奈回到高家村务农。马店村马拴三番五次向高家村刘巧珍求婚,刘巧珍却暗恋着高加林。加林回农村后,和巧珍产生了真挚的爱情。高加林的二爸复员后分配到地区劳动局当局长,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私下调整招工指标,把高加林安排到县委通讯组工作。县广播站播音员黄亚萍报道抗洪救灾通讯稿时,得知自己的同学高加林来县城工作,俩人情真意切、志同道合,感情愈加深厚。巧珍到县城看望加林,由于双方学识差异,加林提出分手。不久巧珍赌气嫁给了马拴。黄亚萍也和恋人张克南分手,跟高加林热恋起来。张克南的母亲认为这些矛盾都是高加林带来的,为给儿子出气,向地区纪检委反映,安排高加林到县城工作属不正之风,应予以纠正。地区纪检委核实情况后,作出严肃处理,将高加林清退回农村。高加林只好离开了黄亚萍,回到了的熟悉而又陌生的农村。
高加林起起落落的人生经历中包含着两次重大选择。
第一次重大选择是关于工作。他不甘于一直生活在农村这片土地上,当马占胜私下调整招工指标,把他安排到县委通讯组工作时,高加林没有拒绝,抱着侥幸心理和心中的虚荣心,他毅然决然得离开脚下这片土地去到城里工作。
关于这一点,路遥在文中写到:一个人应该有理想,甚至应该有幻想,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高加林若是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得在工作中努力,我相信凭他的学识他是可以有那番成就的,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而不是一蹴而就。
高加林的第二次重大选择是关于爱情。小说中的巧珍是我很喜欢的一个角色,她虽然识字不多,但人长得漂亮,勤劳肯干,而且心地善良,对待她与高加林之间的爱情更是纯粹干净。就连高加林抛弃她之后,她也并没有埋怨很多,反而让身边的亲友对高加林不要恶语相对。这样的一个角色塑造我想也是作者所偏爱的一个人设。但是,高加林没有珍惜。在他到城里之后,他与他的高中同学黄亚萍志趣相投,在亚萍提出她对高加林的爱意并且希望带他一起去南京发展时,他虽然犹豫但最终还是抛弃了巧珍,即使巧珍在之前还来过城里挽回这段爱情。
德顺老汉称赞巧珍是“金子一般的好女人”,无论是之前当教师的高加林,回农村务农的高加林,还是到城里挑粪,去集市卖馒头的高加林,巧珍对他的爱始终没变。然而高加林却抛弃巧珍,追求他的不切实际的前途。最后呢,高加林走后门去城里工作的事情被人举报,他又回到了农村那片土地,失去了工作,也失去了巧珍。
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能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能影响一生。但是当我们站在人生的岔路口的时候,我们难免会被路边美丽的花朵所诱惑,被路尽头无尽的美好所迷惑。这时就需要我们坚持人生的信条,守住做人的底线,拥有做人的原则,慎重得做出人生中的选择。
高加林作为路遥笔下的一个悲剧人物,他的人生经历让很多人在心理上得到认同感。若是把他的重大选择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在当时的人生境遇下,我们可能也会做出与高加林相同的选择,人性的弱点就此展露出来。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中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现实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挫折,会遇到很多选择,工作上,爱情上,家庭中。高考结束的高三党们会犹豫大学及专业志愿的填写而犹豫不决,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会因简历的投递没有任何回复而垂头丧气,陷入失恋期的小年轻们会因爱情不顺而唉声叹气,踏入婚姻殿堂的女人们会因柴米油盐而精打细算······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不满意,就灰心。
我不知道高加林日后的生活会是怎样,或者说我不知道路遥所希望的高加林的以后会是什么样,但最起码,经过这样的一次次人生起落,我们都希望高加林能依然对未来充满期待,向往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