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心理学认为:从冲动到行动,你还有机会。
我们需要做的是:学会釜底抽薪的方法,在从情绪燃烧到转化为行动的短暂时间里,熄灭危机,化为转机。
01
4月17日晚上10点,一名17岁少年竟因与母亲的口角在上海卢浦大桥跳桥自杀,令人震惊和惋惜!
男孩在学校与同学发生冲突,在路途中遭到母亲的批评。视频中,母亲载着孩子经过卢浦大桥,将车停在危险的路中间,少年随即开门冲出,纵身跳下大桥。
整个过程不到5秒,少年决绝跳下,没有给拼命紧追的母亲任何机会。母亲嚎啕捶地,伤心欲绝!
天塌下来般的窒息感侵袭而来!这一刻,也许将永远成为这位母亲的噩梦……
一切已成后话,留给我们思索的是:常常冲动的父母,怎样不要让冲动酿成悲剧。
我想,孩子并不是一开始就想跳江。在这个决绝的行动之前,恐怕经历了一段时间的情绪升级。
孩子也许由开始对事情的担心或后悔,发展到在争吵中对自己的自责、羞愧,甚至对母亲的愤怒、委屈、怨恨……而最信任的母亲一次次对孩子的不理解和不接纳,最终汇成了深深的绝望——无力用语言和行动再做任何“抗争或争取”,唯有以死来了结。
换句话说,争吵的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毁掉生命的是母亲的不理解和不接纳。
情绪本质上不是行动,但它能唤起人们的行动,它是行动的前奏-冲动。
从冲动到行动之间,存在一个短暂的时间,我们完全可以掌控这种冲动,化危机为转机,避免悲剧发生。
而这种掌控局面的能力,就是“接纳”。
这既是观念,也是方法,它是助益孩子一生的能力。
02
接纳,就是要跳出自己看事情,看见孩子的需要。
一次,刚会走路的小宝正玩吹泡泡的玩具。
玩一会儿后,我想收起来:“宝贝,妈妈收起来可以吗?”
她把玩具藏到身后,摇摇头。
因为我还有别的事情,需要尽快收拾玩具,于是又重复了一遍,并伸手要拿她的玩具。
她着急的使劲摇头,小脚跺着,一边还伸出另一只手推开我。
我看她着急的表情,突然觉察到自己只想着自己的需要,忽视了孩子的需要。
看到这一点非常重要,那一瞬间我才真的看见了孩子。
我蹲下来,看着宝宝说:“妈妈知道了,宝贝想再玩一会儿,不想要妈妈现在收起来。那你再玩一会儿吧,妈妈现在不收。”
孩子立马眼睛一亮,着急变惊喜,小身子高兴得左右晃,小手拿着玩具举起来,开心地扑到我怀里,似乎是表示感谢。黏了一下然后又踉踉跄跄跑开了。
哪怕是一岁的孩子,当你对她发自内心的看见,孩子都会感到被珍视,会感到满足。
困难在于,当我们脑子里只想着自己的事情时,很难看见别人的需要。
而当我们看不见自己的想法时,就会陷入习惯性的冲动。
有一次,我们接孩子课外班下课。
一位爸爸正在前台准备签订一个夏令营合同。
旁边的孩子一边扯爸爸的衣角一边大喊着:“我不要报这个夏令营!不要报!”
爸爸特别生气:“你吵什么,再跟我叫唤!到一边去!”然后一把把孩子拉到一边继续看合同。孩子委屈地站在旁边抽泣抹眼泪。
这时候妈妈从门外进来,看见这一幕,蹲下来问孩子:“怎么了?”
“啊!”孩子哇的一下大声哭起来。
爸爸一边签一边回头气呼呼的解释起来:“你说让我过来签合同,我准备签了,她大叫着说不要报了!这不是她以前说要报的吗?我都跟她说过很多次不要在公共场合大叫大嚷,还这样,像什么话!”
“可是我不想报这个,我想报以前我们商量好的那个。啊…….”孩子带着哭腔辩解。
妈妈明白了怎么回事:“宝贝,你以为爸爸现在跟你报的是另一个是吗?不是的,爸爸现在签合同的这个就是我们之前商量的那个。只不过妈妈在那边校址交过钱了,需要爸爸到这边来签合同。我们没有提前告诉你,让你误解了。不用担心,我们答应你的事一定不会随便改主意的,改主意也会提前和你商量。”
孩子擦了擦眼泪:“可是爸爸没有跟我说,接上我就来这里签合同了。”
爸爸恍然大悟,蹲下来抱着孩子说:“很抱歉刚才爸爸跟你发脾气。爸爸生气的是你大喊大叫,却不知道后面的原因。下次想生气的时候,我们都先好好问清楚是怎么回事。好好说,爸爸会听的。”
孩子平静下来,点点头,紧紧地抱着爸爸。
情绪爆发之前,跳出自己看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它能将情绪消灭在萌芽状态。
首先,我们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反应,比如血液涌上手心、头脑发胀、肌肉紧张或者喉咙发紧,知道自己处于不断升高的情绪当中。
然后做三次深呼吸或者离开一下让自己暂停,并有意识地问自己:我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这时你就在与它们保持一个距离,能把自己从混沌无意识的情绪中拉到理性的世界。
接着看到当下的事情,看见孩子,思考或询问孩子的想法。
当我们不被自己蒙蔽,理解了孩子,他们才会有更好的反应。
03
接纳,意味着你能感受孩子的情绪,如实反馈孩子的情绪,而不对他的想法和行为做评判。
要知道,想法有对错之分,但是情绪没有对错。
任何情绪都需要被接纳,而且只有被接受了,它才会走开,你才能看到事实的真想,做出合适的决策。
一位朋友告诉我一件她认为神奇的事。
她有两个孩子,经营微商。老公经常出长差,对家里帮不上忙,虽然请了保姆,但不太得力。
因为精力不够,方法不当,导致上小学的大宝脾气暴躁,而两岁的小宝比较胆怯。
一直以来好强的她,很少向别人求助,因为她知道别人也帮不上自己。
有一天老大的撒泼哭闹让她感到彻底的崩溃,她回忆说,当时的自己就像一个闷在罐子里无法逃脱的刺猬,感到快要窒息的疲惫和无助。
于是,她情不自禁地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哇”地一声哭了起来。
女儿的嚎啕让妈妈很是着急:“孩子,你跟妈妈说说,发生什么事了?”
她一边哭一边说:“妈,我累,真的很累……”
她说整通电话就断断续续说了这几个字,一直在抑制不住的哭。
妈妈在电话那头静静听着,不时心疼地回应两句:“嗯嗯,妈妈知道,知道你一个人累……我们那么远,也帮不上,里里外外都是你自己,知道你苦,妈妈心疼……累,就放自己几天假,实在不行,就回家来歇歇,爸爸妈妈都在,想回家你就回来……”
在妈妈面前放肆尽情的哭,妈妈对女儿泛滥情绪的接纳,还有娘家那个最后的港湾,顿时让朋友卸下了重担,又有了力量。
妈妈对女儿的“同感”,“全心关注和倾听”,“关爱而不评判地反馈”,对女儿崩溃的抱持,把女儿拉开了那个被情绪劫持的境地。
这种共情让人感到至深的理解和被重视,它会产生温暖的安全感。
当女儿感受到安全时,情绪就会渐渐平静,心中有了力量,大脑也会恢复理性,接下来有能量想出积极的应对方法。
相反,情绪泛滥时,如果试图说服对方,或者证明他这样是不对的,这样只会让情绪大脑感受到威胁,从而选择“战斗”或“逃跑”。
想起一个爸爸曾这样质疑自己抱怨的妻子:
“不就带两个孩子吗,不至于这么累吧,人家还有一边带娃一边上班的,孩子还带得更好,生活还井井有条,你这就是管理生活的方式有问题。”
也许这位爸爸说的有道理,但他“错在”没有先理解妻子的感受,而且还加上自己的评判。妻子不仅听不进去,反而会火上浇油。
妻子的情绪可能会加剧,由本来的疲惫,对家人支持的不满,渐渐演变为对丈夫的气愤、怨恨,还有对自己所做贡献不被看见甚至被否定的愤怒和伤心,最终可能会大吵一架,或者躲在房间里生闷气,在两个人之间竖起一堵高墙。
心情好才能做得好。而情绪得到不加评判地倾听和接纳,心情才会好。
04
接纳,意味着了解孩子的特点,允许并支持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
这是家长在互动中分享的场景:
一位幼儿园的家长,送孩子参加年度表演,孩子临阵退缩,不想去后台准备。
妈妈:“有什么不敢的,自己进去,有什么好怕的,都几岁了你还哭,人家都敢去就你这么大还黏着妈妈,你太没出息了!”
孩子越被推开越哭得厉害,越拉住妈妈。
一位小学的家长:
妈妈:“你看看隔壁丫丫,人家学习不用大人操心,课外学什么还成什么,这次朗诵又代表你们学校去比赛。你怎么就学校的功课都学不好。这些题目老师讲过,回来又讲,怎么自己做还不会,你脑子有没有想事呀?”
孩子瞪着眼睛,生气地反驳:“谁说我没有想事的,你从来就只会看到别人比我好!”
实际上,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包括生理的和心理的。比如有的孩子是认字早一些,另一些孩子可能运动好一些;有的孩子擅长视觉学习,而有的孩子可能擅长听觉或者触觉学习;有的孩子喜欢向外表现,有的喜欢向内思考……
每个孩子的气质特点、学习类型、身体能力、成长环境等都存在差异,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理解孩子的特点,让他们按照自己的规律成长,而不是按照父母的标准发展。
心理学家德雷克斯曾经举过这样一个案例:
九岁的彼得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他非常希望得到父母的欢心,而父母对他的行为和学习的要求也很高,为他安排了很多活动,期待他各方面表现出色。只要不是A,那就是坏成绩。
父母要求彼得在童子军种必须是团队领导者,在体育项目中要领先,钢琴演奏要达到可以演出的水准,知道搜集的所有石头的形成,模型飞机做的十全十美,《圣经》段落背诵得一字不差。
每时每刻,彼得都需要表现得无懈可击,举止得体。所有认识彼得的人都认为他是个聪敏出众的孩子。
可是,他有几个父母怎么也纠正不了的毛病:烦躁的咬指甲,还经常做噩梦,以及神经质地晃肩膀。
这对父母没有意识到“高标准,高期待”对孩子的残忍。
孩子为了获得归属感,会竭尽全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欢心。他还不知道这是父母对自己的“不尊重”,不会公然反抗父母而失去自己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当他长大后就不一定了。
哪怕是现在,其实孩子已经表现出不安全感,并通过在“咬指甲、晃肩膀、梦中反抗”来表现。
我们可以静下来问问自己:
你对孩子的期待是怎样的?是否被那些“优秀的别人家孩子”来定义?
是否因为自家的孩子没有全部达到这些标准而焦虑?
是否在千方百计让孩子达到你的标准?
每年考入985大学的学生,平均来看不超过5%,如果你的孩子不在那5%里面,怎样帮助他们成为自己,拥有幸福的人生?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越是尊重他们自身的特点,根据这些差异化的特点来引导,他们越可能成为他们自己。
如果孩子是块玉,就得雕琢,若是块铁,就得打磨。经过合适的加工,每种材料都能产生价值。
但若所有的材料都用同样的标准和方法去加工,那可能再好的材料也会浪费。
05
接纳,意味着孩子即使达不到父母的期望,即使出了再大的错,父母依然无条件地支持他们,陪伴他们找到解决的办法。
在抖音上有一个爸爸分享了一个故事:
女孩是班上的体育委员,体育老师要求严格,她按照老师的要求将不达标的同学记录下来反馈给班主任,这种举动引起了部分同学的不满,并对她进行辱骂。有一名同学在QQ上从9点多一直骂到11点,这让女孩幼小的心灵很受伤,甚至在公交车上不敢下车,直到公交车司机联系上这位父亲才知道事情的原委。
父亲知道了这些后,对女孩说:“不要担心,天塌下来有爸爸顶着。有什么事情尽管和爸爸说,爸爸和她一起解决,只要好好学习,不犯错,任何事情爸爸都会支持你,就算犯错了也要跟爸爸说,爸爸也会陪她解决。”
一句“天塌下来,爸爸给你顶着”让网友们感动,爸爸的撑起的天空,让孩子能无所畏惧,勇敢前行。
当孩子出现问题向我们求助的时候,他并不是想得到评判和指责,而是希望父母理解和支持。
遇到问题,想办法解决,是我们需要教会孩子的。
另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
儿子里克因为脐带绕颈导致脑部缺氧,造成严重脑损伤,从小无法控制四肢运动。孩子8个月大时,医生劝父亲迪克放弃,因为他儿子注定是半个植物人。
但是父亲迪克没有放弃,坚持通过各种努力帮助孩子实现交流,并努力帮儿子实现“运动”的梦想。
在一次马拉松长跑后,里克通过交流机告诉迪克,他在长跑竞争时,一点都没感到自己是个残疾人。
这句话彻底激励了父亲,他决定一辈子为了残疾儿子“正常化”而奋斗,决定用更多类似的快乐体验来改变儿子的人生。
2013年,一尊他们的铜像在波士顿马拉松起点处落成。
2014年,父亲已经73岁,儿子也已经51岁,那一年他们参加了最后一次马拉松比赛。他们一生共完成了1000多场比赛,包括247场铁人三项、70场马拉松等,马拉松最好成绩为2:40:47,跑过马拉松的人应该都知道这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成绩,而这还是在爸爸推着儿子的情况下跑出。
接纳和支持,哪怕是被医生认定为没有希望的孩子,也能因此绽放生命的精彩。
所有畏惧退缩、愤怒反抗或者自暴自弃的孩子,多是缺乏父母理解和接纳的孩子。
他们原本勃勃的生机,因此会默默地萎缩甚至泯灭。
父母的理解和接纳,就像一束光,所到之处,阴暗会被照亮,冰冷会被温暖。
而孩子,也会循着光走向光明的方向。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