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分★★★★
013/100
阅读时间 2016.8.9
这本书分了很多个章节,讲了大家熟知,但是其实也并不是十分了解的一些人类的心理疾病。虽然并不是最专业的心理书籍,但是对于想看关于心理问题的故事的人来说,的确是一本很好的书。摘录的部分这一次比较多,因为我觉得书中很多的概念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而且也有记录的价值吧。(所以才用了好几天看啦,绝对不是因为懒或者跑去看电影了(•̀ω•́)✧)
【摘录】
恋物癖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都熟悉的丝袜控、大叔控,但是一“控”一“癖”,一字之差,差之千里,请那些没事就高举小旗放声呐喊我是恋物癖的同学都给我冷静地坐下!
恋物癖可以对物体迷恋的过程中达到性高潮,这些物体通常都是非生物的。恋物癖者典型性活动是一边爱抚、亲吻和嗅闻他(她)的物恋对象,一边进行手淫,敢问你可否做到?(P23.P25)
社交恐惧症
正常人一般会容易记住赞许的表情,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容易记住批评的。所以同样是到街上走了一圈,正常人不会有太大的“收获”,而社交恐惧症患者则带回了无限的来自陌生人的“批评”、“愤怒”等等,尽管大多是他们自认为的。(P35)
本来可以主动地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回到社交恐惧症,一个人偶然一次或者几次体会到社交的创伤,但自己事后被当时产生的痛苦所困,多次强化暗示后,便有可能对以后类似的痛苦产生“习得性无助”。(P35.P36)
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如果情况不严重,大可不必“大惊小怪”,否则反而会使之真正成为一个问题。生活不可能完美,人的心理也是。(P38)
特定对象恐惧症
没有明确理由的对特定物体(或场合)感到恐惧的症状就是特定对象恐惧症。很多人多多少少都有对这对那的害怕,只有当这种恐惧对你的生活或行为产生严重的大量客观的负面影响时,才能被判定为真正的特定对象恐惧症。(P40.P41)
很久以来,大家一直认为绝大多数的恐惧症是由于经历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创伤性事件引起的。例如,你过去被狗咬过,你就会患上对狗的恐惧症。但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情况并不总是这样的。创伤性事件是引起恐惧症的一个原因,但并不是全部。还有两个原因:替代经历和被告知经历。
替代经历:看到别人受伤的经历或是感到强烈的恐惧,都足以让旁观者产生恐惧心理。
被告知经历:再三被警告有潜在的危险时,也会使一些人产生恐惧症。
……
条件反射能形成恐惧,但条件反射如我们所知,需要在多次强化作用的基础上才能建立。所以,只有害怕的经历本身这一因素并不会产生恐惧的(如治牙、蛇)。那是什么导致恐惧的产生?就是对还要面对一次这种恐怖事情的“担忧”!比如说,害怕以后再去治牙,或者害怕再遇到蛇。也正是这种“担忧”,可作为条件反射形成中所需要的反复刺激,促成了最后恐惧的条件反射的形成。(P44.P45)
关于特定对象恐惧症的治疗方法——系统脱敏疗法。第一步:学会放松技巧。第二步:建构恐惧等级。第三步:系统脱敏。(P45.P46)
焦虑
“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的部分。“本我”之中蕴贮着人性中最接近兽性的一些本能性冲动。它就像一口本能和欲望沸腾的大锅,具有强大的非理性的心理能量。
“本我”遵循的是快乐原则。
“自我”已脱离了人的兽性,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它代表的是理性和机智。“自我”是经外部世界影响而形成的,不是天生而来。
“自我”奉行的是现实的原则。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是由社会规范、伦理道德、价值观念等演化而生的。
“超我”遵循的原则是道德原则。(P57)
投射理论:投射是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是消除焦虑的主要手段,具体是指人们把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和欲望转移到他人身上,或者以其他形式表现出来,借此消除内心的痛苦。(P61)
广场恐惧症
何为广场恐惧症?不是只害怕广场或害怕到空旷的地方去那么简单。
广场恐惧症患者会害怕离开自己的家以及周围的环境,一旦离开,就可能导致惊恐的发作:心悸,心跳过速,胸闷,窒息感眩晕感,皮肤麻木或针刺感,盗汗,发抖震颤,害怕死去或者疯掉。于是他们便会避免一个人待在空旷的空间或公开场合。一旦到了这种场合不能立即离开或顺利找到出口,惊恐发作被困死在那里,就好比你只身掉进了一个大鱼缸却得不到任何援助。这就是广场恐惧症。(P72)
有些患者有自杀的想法和倾向,但很少会真正付诸行动。不管怎么样,只要听到他们提到自杀,都需要加以重视,来确定这是否是一个真正的危险。因为对于症状得不到缓解或者长期痛苦的患者来说,自杀的行为并不少见。(P76)
神经性贪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的四个标准:
一、需要大吃特吃,并且要在一段特定的时间内吃下比常人食量多得多的食物。
二、会使用重复而不恰当的补偿方式来控制体重,比如说节食、使用泻药或者呕吐。
三、同时对上面两条做重要补充:所有这些行为都是你自己无法控制的。
四、对自我形象的歪曲(所有人都认为你瘦,但自己却仍然觉得很胖),或者对自我形体的过分关注(患病者的所有自信只来源于体重和体形)。
绝大多数神经性贪食症的患者都是女士,男士在整个患病比例中只占5%-10%,并且这些女士通常来自于竞争激烈的环境和高学历高收入群体。(P88.P89)
在讲述神经性贪食症的这一篇章里,有详细说到“呕吐”作为清除食物的方式时,影响的严重性。经常性的呕吐会造成唾液腺肥大,脸变成“大饼脸”;缺少营养;电解质紊乱等。
神经性厌食
神经性厌食症的另一个关键标准就是:内心对身体形象的扭曲!
他们在镜子中看到的自己和别人眼中的自己完全不一样。在别人眼中的患者是一个憔悴的、生病的、饿得半死不活的虚弱的人,但在患者眼里,却没有这些感受,有的只是觉得身上的哪些部位,比如说胳膊、腿或者是肚子应该再减去几千克。也正因为这种扭曲的观念,神经性厌食症的患者们很少主动求医,一般是迫于家人或者朋友的压力才选择治疗。(P95)
神经性厌食症分两种情况:一种是限制饮食型,这种类型的患者主要是限制卡路里的摄入,就是我们说的节食,或者干脆不吃;一种是“暴食-清除”型,这种类型的患者占了整个神经性厌食症人群的一半之多,也正是这种类型的神经性厌食症容易跟神经性贪食症搞混。
两者都是对体重的增加有一种病态的恐惧,并对进食问题失去了控制。但是神经性厌食症对于这种失去控制(吃得越来越少或者吃得少吐得多)倍感自豪,而神经性贪食症患者则对这种失去控制(吃得多吐得多)感到羞耻。一个是喜悦,一个是愤懑。
一个有神经性厌食症的人永远不会对其体重减轻的程度感到满意,如果过了一天还保持原来的体重或者有任何增加,这就如同面临灭顶之灾,不知会引起患者多大的恐慌、焦虑和抑郁。(P98)
自杀
很多时候,人们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一个一心寻死的人会选择最容易、最方便、最少痛苦的方式来自杀,然而很多数据统计表明:每年成百上千的自杀者却采取了最困难、最痛苦、最不寻常的方式,几乎没有一种可以想象出的自杀方式不曾被践行过。(P105)
“内投”(内部投射)正好与“投射”相反,是把本来指向外界的敌视、攻击、伤害等转而指向“自身”。心理学中有这么一种说法,人在看待自己的身体时分三种境界:
(1)不把自己的身体当成自己的身体。
(2)自己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身体。
(3)自己的身体中还包含着别人的身体。
在“内投”中,用到的就是第三种说法:自己的身体中还包含着别人的身体。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有时受法律等方面的约束,我们很清楚实际上是杀不了对方的,所以就把对方内投到自己的身体之中,玩命地虐待自己,以杀掉身体中的对方,这样就代替了现实生活中的杀戮,也就变成了自杀。(P110)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习惯地认为,求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而现在精神分析学家却发现,求死也是人的一种基本本能。如果说生的本能是让无生命的物体变为有生命的物体,那么死亡本能就旨在使人回到生命诞生之前的无机状态,一切皆空。(P116)
在和平年代,大家可能再也无法依靠暴力的手段来发泄内心的仇恨了。愤怒了当时的愤怒,却不再有当时的环境供你来发泄,这份痛苦无法安放。不能用暴力的方式来解决怎么办?我们可以采用其他变相的方法,比如说运动、游戏以及许多嗜好中有攻击性的一面(例如园艺嗜好中的除草)等。一些大型的体育运动,如橄榄球、足球,人们就能在激烈的碰撞、抢夺与冲突中很好地释放自己体内的攻击性能量。
众所周知,游戏乃是经过伪装的战斗。对于一个深深被仇恨压抑的人来说,他更需要的是一种竞技性的游戏,这样可以通过战胜游戏中的对手,来达到毁灭能量的发泄。(P121)
性别认定障碍
性欲倒错指的是对不该引起性冲动的事物冲动,性唤起用错了地方。异装癖是恋物癖的一种,也是性欲倒错。而性别认定障碍是一种性别倒错,指的是对自己性别角色的不适应,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不一致。异装癖(性欲倒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得到性满足,而性别认定障碍(性别倒错)的主要目的不是性欲方面的,而是希望公开地、完全地以异性的方式生活。(P129)
异装癖还必须与两性人,也就是我们说的阴阳人相区别!
上帝不仅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其实还创造了当娃、亚当当和夏娃娃。事实上世间存在着5种性别:亚当(男性)、夏娃(女性)、当娃(雌雄同体)、亚当当(男两性人)、夏娃娃(女两性人)……
在这里,性别认定障碍和两性人间的区别是明显的:前者并没有先天的生殖器异常和躯体畸形,而后者尽管自身的性别是混合的,但他们从出生起就被“认定”为某种性别,本身不会为之感到混乱。(P129-P130)
性别认定障碍还必须有别于同性恋中具有女性化行为的男性,或某些具有男性化姿态的女性。因为男同性恋者并没有那种女性误入自己身体的感受,也没有想变成女性的意愿,反之女同性恋者亦然。(P132)
这一章节的最后,作者还写了两个内容,“男变女”和“女变男”性别再造术的具体步骤…Õ:-O
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的症状——
阳性症状:妄想、幻觉、思维和言语混乱、行为混乱或紧张症行为。
阴性症状:情感淡漠、贫语症、无动机。
妄想
妄想就是极其不现实而且通常根本就不可能的想法,但拥有它的人却相信那是真的。妄想者还会不断搜集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这些想法,并且根据想法采取实际的行动。妄想者不但不认为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还会拼命抵制那些拆穿否定他们观点的人。(P144.P145)
迫害妄想就是患者想象有他人正在跟踪、监视或暗中谋害自己或自己所爱的人。(P145)
夸大妄想者认为自己具有强大的能力、知识和才智,或认为自己是某个著名人物或有权势的人,还有的人则认为自己是神灵转世。(P146)
关系妄想者倾向夸大与他们有关的评论、眼神和姿势,甚至认为媒体上的新闻一直都在报道和影射自己,总认为偶然事件是针对自己的,感觉电视和网络中报道的人正是自己。(P148)
控制妄想者认为他们能够控制他人或世界,或者他们正在被别人的思想所控制。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把自己看做“傀儡”或者“机器”,并拒绝为自己的行为负责。(P148)
除此之外,还有“思维插入”、“思维传出”以及“思维抽离”、“身体妄想”等。
幻觉
精神分裂症的另一个症状——幻觉。我们其实都有过这种短暂的经历,觉得自己看到或者听到了并不存在的东西。但是对于精神分裂患者来说,这种不是由真实存在的事物引起的感知会非常非常的真实,并且有规律地发生。
幻觉可分为“视幻觉”、“听幻觉”和“触幻觉”等。(P152)
思维和言语混乱
常见的思维混乱,是患者从一个话题转移到另一个完全不相干的、丝毫没有关联性的话题,这里可以叫做“联想松散”和“话题出轨”。
精神分裂症患者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联想时,他们就会跑偏,无法按照中心主题进行下去;而正常人不仅可以围绕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且还会以这个话题为中心搜寻更合适的联想。(P154.P155)
思维混乱直接导致了言语的混乱,正是因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联想无逻辑,太发散,所以会导致语言内容的贫乏。除了在表述方面没有中心主题,没有逻辑以外,患者还无法提取通常被公认的言语符号,他们就会自己造些“新词”或发明专属于自己的表达方式。(P156)
行为混乱和紧张症行为
像我们熟知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行为常常会出现不可预测、无缘因的激动,如突然大喊大叫,破口咒骂,或者在街上忽快忽慢地走。有时候还会做出一些不被社会认可的行为,如在公共场所手淫。一些人头发凌乱,身体肮脏,在寒冷的天气里衣着单薄,在天气炎热时却层层包裹。除此之外,他们很多人经常生活不能自理,例如不会洗澡,不会选择合适的穿着,吃饭有一顿没一顿的。这些就是“行为混乱”。(P157)
在紧张症发作时的兴奋时期,患者会在没有明显原因的情况下变得非常激动,而且难以平息。但是紧张症不仅有手舞足蹈的兴奋时期,它还有另一个极端——患者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姿势一动不动,就好像时间静止了一样。这种情况又被称为“木僵”,意思是像木头一样僵硬难以变形,有时他们还会变成“活木偶”,任人摆动和固定自己的四肢。(P159)
情感淡漠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阴性症状,其中一种是情感淡漠,不管发生什么,病人在大多数时间里都面无表情,甚至对周围发生的事情连身体的反应都没有。有的时候他们是体验到了强烈的情绪但不能表达出来而已,还有的时候他们是彻底丧失了体验情绪的能力,无论发生什么事,既不会感到开心也不会感到悲伤,可以说他们的情绪是空白的。(P160)
贫语症
另一个阴性症状是贫语症,这种患者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时候不会发起谈话,当被问到直接的问题时,他们的回答也是简单、空洞的。贫语症患者这个样子是因为他们往往很难找到合适的词来表达他们的想法,有时候他们的表现不仅仅是回答问题的简单,还有延迟对问题的反应,表现得很迟钝。(P160)
无动机
“无动机”指的是患者对一般的、目标明确的活动缺乏坚持下去的能力,患者总是在患得患失,并且表现出混乱和粗心。严重时,他们可能整天坐着什么也不做。(P161)
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的大脑中总是不受意识控制的涌入一些想法、影像、观念或冲动,并因此感到严重的焦虑或精神紧张(强迫思维)。他们总是觉得自己必须完成某些重复的举动或心理活动,并一遍一遍做个不停(强迫行为)。(P184)
强迫症患者的强迫行为,并不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快感,而是为了减轻其情感上的痛苦。(P194)
我们人类本身也存在一定的自然规律,比如情绪,它就不为我们左右,它本身有自己的一套从发生到消退的程序。你接受它、遵循它,它很快就会走完自己的程序而结束,反之则不然。(P195)
人格障碍
所谓的人格就是一个人特有的包括行为、思维、信念和感觉方式的总和。(P198)
有人曾比喻,心情不好是心理上的小感冒。照此来推算的话,人格障碍就是心理问题上的癌症!
和其他心理疾病不同的是,人格障碍是从患者的儿童时期或者青春期便开始了,然后贯穿他们整个成长过程,直至成年还依然持续存在,多么死忠!所以说人格障碍本身很难被成功治愈。(P198)
偏执型人格障碍
(对应九型人格之怀疑论者)
九型人格分别是:①完美主义者,②给予者,③实干者,④悲情浪漫者,⑤观察者,⑥怀疑论者,⑦享乐主义者,⑧保护者,⑨调停者。(P199)
偏执型人格障碍者,是怀疑论者的极端形式,它具有两大特点,敏感和多疑。我们正常人都会对一些人和事感到质疑,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但是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却把这种质疑发挥到了夸张和病态的地步,而且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是非常排斥任何合理的反对的,他们认为反对者也是陷害自己的阴谋的一部分。(P200.P201)
偏执型人格障碍患者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区分是前者的猜疑其实并没有达到妄想的程度,他们只是深深的怀疑,而妄想则是把不可能和不真实的事情当真。人格障碍患者能很大程度上维持住自己对现实的掌控,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场面已经基本上失控了。(P202)
反社会人格障碍
(对应九型人格之保护者)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两大主要特点,是冷酷无情和不能控制的冲动。
他们完全缺乏良知以及同情心,仅仅是自私地拿走他们想要的东西,做他们高兴做的事,视社会规范以及他人的愿望如无物,不会感到一丁点的内疚或者悔恨。
不能控制的冲动是导致反社会人格障碍患者犯罪行为的主要原因。他们通常缺乏对挫折的承受力,行为冲动,并且不考虑可能带来的后果。他们常常冒险,追求刺激,对生活容易感到厌烦和焦躁,不能忍受日常事物的乏味和婚姻、工作中的日复一日,不甘心平淡。(P205)
自恋型人格障碍
(对应九型人格之享乐主义者)
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是他们会过度地觉得自己非常重要,对自己过分关注,缺乏对他人的关注以及同情。当他们没有得到他人赞扬的时候,就会感到很不舒服。他们还对自己的重要性有着病态的执着。正因为他们把几乎全部的爱都投放在了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就不再有力量去关爱他人。(P212)
表演型人格障碍
表演型人格障碍者的言行倾向于过度表现,经常看上去就像是在进行演出。弗洛伊德认为,这一障碍的发生是因为没有顺利度过口唇期和恋母情结期,导致当时本应得到发泄和满足的情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泄和满足。患者过度寻求他人注意的行为,就是在满足当时未被满足的情愫。(P213.P214)
边缘型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特点,是不稳定性和自我伤害的冲动。
不稳定性体现在:心境不稳定,他们会频繁询问原因的严重抑郁,焦虑或者发露;他们的自我概念也不稳定,有时极度自我怀疑,有时又极度自负;患者的人际关系也极其不稳定,常常无原因的对一些人从崇拜到鄙视。
和反社会人格障碍正好相反的是,患上边缘型人格障碍的多数为女性。(P216)
物质成瘾
成瘾物质:安非他命
安非他命最早是被用作治疗哮喘和鼻腔阻塞的,但是超量服用后,服用者会感到非常亢奋和精力充沛,可以持续很多个小时不睡觉,同时还伴随着明显的食欲减退。很多人发现这一点,于是便把它当作减肥药使用。
如今,许多人都使用这个药物来对抗抑郁或过量工作造成的慢性疲劳,或者仅仅是为了提升信心和精力。但是过度地摄入安非他命会引起中毒,其症状有:警觉、激动、妄想和幻觉。其中最可怕的就是幻觉,因为这时其他人和物体的移动在使用者看来都是扭曲和夸张的。严重者会丧失对现实的判断能力,对他人做出攻击反应,更有甚者最后发展为精神分裂症。
物质障碍:中毒
几乎所有的成瘾物质被过量摄入后都能导致人体中毒,例如可卡因、海洛因、尼古丁、酒精、咖啡因等等。物质中毒时,人明显的症状是感知觉会发生变化,会看到或听到奇怪的东西;注意力下降,容易分神;丧失判断能力,不能清醒地思考;不能像平日那样控制自己的身体,行动迟缓,笨拙,反应不灵活;或者嗜睡,或者毫无睡意;人际交往模式也会发生变化,比如比往常更加合群,或更加消极,更加好斗或冲动。
还有一点比较奇特的是,人们对成瘾物质的预期也会影响症状的表现。预期大麻会使他们放松的人们便能体验到放松,而害怕大麻引起焦虑的人们则可能在吸食过后真的变得很焦虑。(P222)
成瘾物质:可卡因
可卡因是一种白色粉状物,从古柯中提炼出来,是我们所知道的最容易上瘾的一种物质。它可以通过鼻吸(可以快速作用于大脑)或者溶解在水中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进入人体。
吸食可卡因后,最初会产生强烈的欢快感,随后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那些过往没有被满足的自尊统统得以满足,整个人变得比平时更精力充沛,充满竞争力、创造性,自感被社会高度认可。使用者这时不会意识到他在吸毒,他们只是觉得自己成为了一直想要成为的人。
在停止使用后,使用者会感到精疲力竭,抑郁,需要长时间的睡眠。(P224)
物质障碍:戒断
物质戒断究竟是怎样的呢?就拿大家都熟悉的戒烟来说,
吸烟者在停止尼古丁的摄入后,会变得焦躁不安,失眠,食欲增强,吐黑灰色痰,血压升高以及心律不齐等,这些都会给戒烟者造成极大的痛苦。
但并不是每一种戒断都会被当成是一种障碍,只有当戒断症状导致了显著的精神痛苦或者日常生活机能的损害,才能被诊断为物质障碍。(P225)
成瘾物质:LSD
LSD是一种致幻剂,同样属于致幻剂的还有我们比较熟悉的摇头丸。服用LSD的心理反应主要是感觉能力大大增强,伴随着鲜活的视觉效果和对于空间知觉的极端扭曲。服用过量LSD也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心理反应,包括偏执、极端的恐惧感、暴力和自杀性行为。(P226)
物质障碍:滥用
用摄入物质的量来衡量是否属于物质滥用是不合适的。需要换一种方式,即用对患者生活的影响程度来定义物质滥用。如果对物质的使用,使你的学习、工作或人际关系到受到了破坏,而且时常置你于危险的境地(如酒后驾车),或者使你做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这时它便可以定义为一种物质滥用了。(P227)
成瘾物质:大麻
吸食大麻会改变人们对世界的感知,当别的中毒症状还能保持正常的认知时,大麻中毒者已经“飞升”到了另一个世界中。
对长期使用大麻的人来说,可能导致记忆力、注意力、上进心、自尊心、人际关系和职业功能受损。除此之外,经常服用大剂量的大麻,会降低男性的睾丸激素水平,从而也相应地降低精子数量。同样的,持续使用大麻也会扰乱女性的月经周期。(P228)
物质障碍:依赖
物质滥用的下场就是形成物质依赖。物质依赖一旦形成,便会使人无休止地臣服于它。(P228)
恋童癖
最好的办法还是预防,倘若宝宝只有几岁,你可以选择简单的方式告诉他们,别人对你作出什么样的动作是可以的,什么样的动作又是不可以的。假使孩子已经上了小学或者初中,那你早该提前与他们好好谈谈“性”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免得藏这掖那的,让孩子们因为好奇与无知而受难,right?(P241)
露阴癖
露阴癖(Exhibitionism)是指通过向没有准备的陌生人暴露自己的生殖器而达到性唤起。
没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有任何特定的性格或者特别的家庭背景,只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露阴癖者是性压抑,或者婚姻不幸福。有研究表明他们中的一部分是阳痿,露阴是他们性满足的唯一方式。(P253)
只有漠视才能让他们无法得逞,所以说冷漠才是最重的回击,虽然有时它也是最大的伤害。(P255)
梦的解析
梦的隐意经过梦的工作变为梦的显意。梦的工作包括凝缩、移植、象征。
梦的显意很简单,就是梦表面上为我们呈现的东西,而梦的显意背后所隐藏着的,只有通过做梦者的自由联想才能得到的东西,便是梦的隐意了。(P262.P263)
我觉得作为压轴的章节讲梦的解析还挺精彩的,一些象征的意义出乎我的意料。作为对潜意识的认识来讲,梦的确算是入口之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