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开始看书,心理慢慢的平静下来,每天沉浸在当下的时间里,不去设想未来、不去回忆过去、不去胡思乱想,拴住了心猿意马。一本书看完后,手里有了点余钱后、几场酒喝完后,心猿意马又开始奔腾,仿佛久旱逢甘霖。混沌的过了一个月,随着心意过了一个月,仿佛在半睡半醒间,眯着眼看着世界,不清晰却也能看到个大概,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又像是喝的半醉,在马路牙子上练习平衡。
这样的混沌日子总会醒,最会从马路牙子上掉下来,幸运的是每次醒来我还在我的生活轨迹上没有偏离的太远;从马路牙子上掉下来也只是崴了鞋而没有崴了脚。这样的清醒到混沌,混沌再到清醒的状态,在近几年中反反复复。就好像我立的得计划,年复一年,常立志、志不长。
清醒过后开始数落自己在迷糊的时候错失了什么或者挥霍了什么,接着很容易陷入因为错失了什么或者挥霍了什么而产生的焦虑中,仿佛只有焦虑才能降低我心中因此而产生的负罪感或悔恨感。这又像是一个漩涡,随着焦虑的增加而产生不安,这种不安是对未来的不自信、是与他人相比的差距感、是害怕丢掉现有一切的恐惧。
焦虑的不安产生后,焦虑的躁动随之而来。因为不安所以需要平衡,需要将注意力从不安上转移放到其他的地方,让自己安静下来。焦虑不安的时候,我就像一个通了电但是没有安装到四驱车里的马达,在桌子上嗡嗡的叫着、不断地抖动着。只有将这个焦虑不安的马达装到四驱车里,让车跑起来,躁动起来,焦虑才能慢慢的消减。随后便是不断地呼朋唤友,将注意力转移到喝酒、醉倒、在喝酒中。
这么看来,其实我没有醒。因为,我在不断的回放焦虑不安、焦虑躁动这两个过程,只是中间的衔接各有不同。
那么到底如何才能不焦虑,获得真正的平静呢?
还是要活在当下!
这句话说起来很容易,理解起来比较容易,做起来有些困难,坚持或者说形成自然那就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活在当下,当下是指我们所能把握住的每一个现在的时刻,未来的所有一切都是以当下的时刻呈现的。佛教里说过,今日种因,明日得果,现在种下的因,在外来也是以现在的时刻呈现而来。总来的来说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因为未来还没来过去已经过去,未来和过去都是我们不可掌握的和改变的,只有现在、当下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活在当下沉浸到每一个时刻中,在每一个时刻中做该做的事情。那么什么是该做的事情呢,是拴住心猿将欲望绑在柱子上、或者将欲望焚烧只做我认为觉得对的事情么?我觉得不是,因为我这么做失败了,我像是在和自己做斗争,自己的左右手掰手腕。因为这里牵扯到了选择,我首先要选择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然后再禁锢自己。
从一开始就错了,不应该选择,没有什么可选择,我要做的就是理解一切,接受一切。那么问题又来了,比如:在工作和看小说中,我更倾向于看小说这样的自嗨也不想工作,那么我该这么办呢?我是否要告诉自己,在工作时间看小说是不对的,那这是不是也是一种选择呢,或者将工作和看小说强行的贴了标签。
也许,我应该顺势而为,这就好比我在水中,前方有一个绿色游泳圈和一个红色游泳圈我应该选哪一个一样,但是我忽略了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游泳圈?我自己会游泳何必要用泳圈;或者我只是蹲在了水里,水才到我的腰部,我只要站起来就可以了,我为什么要游泳圈?所以,我应该随着水漂流一会,慢慢的就会有答案,当我需要的时候我自会拿到游泳圈,不管是红色还是绿色。
返回上一个问题,我到底是该工作还是看小说呢?无需理会,漂流一会,感受一下那种想看小说的欲望而引起的躁动和该去工作而没工作的不安情绪或者心境,然后应该会出现答案。这样的方法,我没试过,我可以在接下来的生活中尝试一下,看是否能知道我到底需要什么
或许还有另一种方法,就是保持心境,我始终知道我在水里就好,至于我想用哪个游泳圈就去用哪个都无所谓,我要做的就是理解和接受,出现什么我就接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