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有给大家留一个作业:爸爸,我不想去上学。
然后群里的妈妈们就小朋友不想去幼儿园的事情提出了疑问
我们先综合说一下,妈妈,我不想去幼儿园,是处于怎样的情绪,以及如何应对
首先我们要知道四岁到五岁的孩子正在面临和社会进行交互的学习,这时候如果只在家庭中学习,会让他的社会交互能力有所缺失。
所以去幼儿园是大多数父母的可选方案之一
不论想不想去幼儿园,都会面临着两个情绪因素
第一个就是分离焦虑
第二个就是社交或学习压力
分离焦虑是非常常见的情绪,而且亲子关系越好,分离焦虑就容易越重。
如果妈妈这时候用蓝色思维,在考虑应该或者不应该,比如说,我是不是不应该送他去幼儿园?他应该去幼儿园,但是现在这种状况怎么办呀?
这些蓝色思维更容易引发焦虑
如果妈妈出现了分离焦虑,那么孩子是非常敏感的,他一定会感受到你的分离焦虑,然后体现在他的行为里。
所以这时候妈妈需要淡定一点,要知道孩子去幼儿园,会产生分离焦虑,就像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一样的自然。
这样才能关照到孩子的情绪,以更多的安稳情绪来覆盖到孩子的分离焦虑
分离焦虑就像断奶一样,不要太担心,她们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短暂的一个时间段。
如果一定要处理他,那么我们可以考虑用绿色思维。和孩子一起发现幼儿园里有趣的事情,激发孩子的创意等等来缓解这个焦虑。
那么第二个就是社交和学习压力,比如我们@小白 说到的跳街舞这个事情。
无论是参与或者不参与,作为家长,你首先要定心,明确自己的选择。
摇摆反而是对孩子的耽搁,而且也容易焦虑。
如果是为了缓解社交和学习压力,需要从孩子的自信心上着手,不要从未来的角度来看孩子的成长,而要把孩子和过去的自己进行比较,找到进步。这也是黑色风险思考到黄色积极正面思考的转化
那么我们回到昨天的作业:爸爸,我不想去学校,这个问题上来
我们看看作为家长,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所有人
把你第一反应选择的序号,写出来[呲牙]
非常好!
大家的首选都是集中在3和4
3就是我们所说的逻辑思维,她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应对这个事情
4是我们所说的红色思维,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关照情绪
@云 把它列出先后顺序了,这是蓝色思维的优势,看到了全局而且考虑了顺序
2是从利益的角度出发,是我们所说的黄色思维
1是从风险的角度考虑,黑色思维
为什么要强调我们的第一反应呢?这是由于我们思维的惯性造成的。由于成长经历和工作习惯,会导致我们习惯用什么思维模式来思考。
而这部分的思维模式又会影响到我们的孩子,以及我们和孩子之间的沟通。
在这里呢,我们比较推荐4的沟通方式,因为这时候孩子说我不想去上学的背后是表达的情绪。所以建议我们先用情绪,把他的情绪覆盖好,然后再谈其他的,基本上的模式是这样的。
这里关键点是要和孩子一起写一下下一步的方案,而且在头脑风暴的过程中,不要马上拒绝孩子。
当然,这些都是在情绪覆盖好之后
这个作业之后,我们来谈谈今天主题,家庭中的多彩思维
红色情绪,蓝色逻辑,黄色积极,黑色风险,是在我们家庭里面出现的比较多的思维。
但是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在家庭中最容易出现的思维色是什么?
红色、红色、还是红色
家不是一个讲道理的地方。@蝼蚁 [偷笑]是的,要讲道理就不要成家。讲道理呢,可以放在公司去讲,家里是用来谈感情的。
所以要用红色来覆盖红色,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感受和陪伴。
有些爸爸会说我经常呆在家里呀,那么我们要提提陪伴的质量。如果在家只是玩电脑或者一直在接电话,玩手机,那么陪伴的质量并不高。与其这样,还不如定一个时间。比如每周花半天时间,全心全意的陪伴。
第二个在家里比较容易出现就是蓝色思维和红色思维的对话。
一般,都是爸爸(蓝)对妈妈(红),或者是妈妈(蓝)对孩子(红)
这样的对话不是同频率的,容易引发争执,但是为了家庭建设可能又必不可少。
如果是这样的,建议大家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全家来参与,一起来表达,然后列出下一步的方案是什么?不存在谁说服谁,而是一起找出共同要做的事情
第三个容易出现的是思考色是带着黑色的红色。
比如说妈妈的焦虑,焦虑的背后可能是孩子的升学风险,身体状况,安全等等可能有风险的地方。爸爸带黑色的红色焦虑来源于家庭的经济状况,个人时间和家庭时间的不协调等风险
张华-学005-莞 12:55:时间问题最大
这部分呢,可能需要更客观的来看待
成年人焦虑,可以通过梳理目的,然后做加减乘除来缓解,这也是我们精要平台的目的之一
如果孩子存在这部分的焦虑,那么家长除了要明确目的之外,还要再做另外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孩子从蓝色思维转化成黄色思维鼓励孩子更多的和过去的自己作比较,也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自信。让孩子更好地应对焦虑,和未来的压力。
以上就是我们今天的课程:
1、家庭中常见的四种思维色:红色,蓝色,黄色和黑色
2、红色,红色,还是红色,用红色来覆盖红色
3、用头脑风暴来代替蓝色和红色的冲突
4、减少焦虑,需要减少蓝色目标,增加黄色目的,以及多和过去的自己作比较。
课程到此结束,谢谢大家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