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林
一 婚嫁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婚。中国是最注重礼仪的文明之邦,讲究的是明媒正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封建社会,男婚女嫁当事人没有一点自由。随着社会的进步,自由恋爱已成为婚姻生活的主流,但古老的婚姻文化在老百姓的心目中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地位;即便是两情相悦,也要进行一些必不可少的程序。
(一)提亲
当男方看上谁家的闺女时,就找媒婆,或和双方都有亲密关系的人上门提亲,女方即使十分满意也要以和女儿再商量商量作为理由,让男方“等回话”,以示矜持。如果对男方不中意,也要找个得当的理由,说孩子还小之类的话,即表明了拒绝的意思,又不至于让男方太受伤害或感到难堪。“等回话”是缓兵之计,在等回话的间隙里、女方会对男方作更进一步的了解,尤其是隔村的,父母会动用所有能利用的关系,对男方的经济收入、父母秉性、兄弟姐妹几个、住房状况等进行的全面考察;再找算命先生掐算两人的生时八字和不和、犯不犯相克,这里面有很多讲究:如“白马犯青牛”、“ 龙兔泪交流”、“ 蛇盘兔”、“狗扑鸡儿”、“羊鼠一旦休”、“小猪怕猿猴”等等。经过仔细核对,成于不成,媒人再上门时便有分晓。
(二)定亲
如果女方对男方各方面都感到满意,等媒人再上门时便要提到定亲仪式以及女方要求的彩礼标准。定亲仪式村里人叫“作仪”,在50-70年代,作仪时男方给女方八尺或一丈红头绳,还有手巾洋袜之类;再用红纸包上麸皮和盐。红头绳是牵红线的意思,盐指缘分,在弹音缘和盐同音;麸皮有夫妇的寓意。80年代后,给手巾袜子的渐渐少了,红头绳也变成了二斤毛线,有的干脆给点钱,但给盐和麸皮的习俗至今还在沿用。彩礼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多少“杂色”多少“成衣” 由两家商定。成衣就是好一点的布料;过去有线呢、毛毕几、华得尼之类,杂色次于成衣,是一些小花布、白私布等,是和成衣配套的,用来做成衣的衣里或口袋;女方有爷爷奶奶的男方还要出“抱(本地念bu)孙(女)绫”。一般是毎人一件衣裳,只有爷爷或奶奶是一丈布,以感谢爷爷奶奶对孙女的养育和疼爱。另外是各种首饰,过去以银器为主,有银手镯、手圈儿……到70年代演变成了头巾、手表,80年代以后就变成了金戒指、金项链和金耳环,通称“三金”。
(三)谢亲
作仪后,两家的关系就算确定了。男女双方都要给自己的亲戚本家送饭,公开两家的关系;女方送饭的好面或大米由男方供给,在谢亲当日,男方还要将结婚时的被褥表里、棉花一并交与女方,去时两人或四个人,女方做饭招待,一般是面条打卤,现在也有炒菜上酒的。然后再找个适当的日子,聚全了姑娘的姐姐妹妹、嫂子去 “扯衣裳”,男方拿上钱,只管付账;末了,再到饭店里吃上一顿,剩下的就等择日子成亲了。
(四)择日
古往今来,村民们对择日都非常讲究,结婚是一辈子的大事,人人都希望年轻人婚后幸福美满、举家安康。过去的老百姓都比较迷信,如果两人成亲后,男女双方无论那一方家里发生了不吉利的事,比方生病、事故,都会怀疑两人结婚的日子不好,犯了冲撞。所以村里人对择日尤为慎重。一般都要找先生或村上会找日子的人,根据双方的生时八字,找适合俩人的“娶嫁日”和“利月”。如今的男女结婚,有的图省事,说:找日不如撞日。在“五一”“国庆”结婚的居多。
(五)相家
定下了成亲的黄道吉日,男家便要装修房子、置办家具了。在60年代,家具的置办和房子装修都比较简单,新房只是用白灰水粉刷一下,买几张炕厢纸(床围纸)贴上,用苇子打个顶幔;家具是一个两斗的桌子、两把椅子和板笼、箱子等。到80年代以后,家具和婚房布置,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冰箱、彩电、洗衣机、电脑、空调一应俱全…….婚房布置妥当,男方须请女方前来验收,也就是相家。由姑娘的姐妹、嫂子等关系较近的人组成相家团队,男方设宴热情款待。
(六)请亲家
一般在迎亲的前一天,男方邀请女方的爷爷、叔叔、大伯一干上辈份的亲家前来吃饭,人数为一席(4人)。这天,亲戚、本家、街里乡亲、朋友乡好也都前来帮忙;写贴喜联、煮麻汤、炸马蹄、蒸小馍、烧麦;买菜、买肉、买豆腐……准备第二天的宴席。亲家一到,赶忙上前迎接,请亲家入席,辈份最长者坐上席,其余的按序坐开,由男方老家长做陪。有人端上糖果、花生、瓜子、马蹄、烧麦,然后上酒、上菜;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最后是大米、小馍、杂烩菜……酒足饭饱女方亲家谢过大厨,一阵客套寒暄。送走亲家,再派人把炸好的麻汤(又名果子)按女方要求的数量用“食盒”(有叫食摞的)装好,两人抬上,连女婿也凑够一席人,送到女方家,女方和男方一样热情款待。
(七)装板笼、要钥匙
在迎亲前,女方会先让男人们抬上陪送的嫁妆、被褥,女人们用小筐端上新鞋、新袜,送往男方家里。这鞋不是一般的鞋子,它叫“板笼鞋”,是新娘子专为新郎做的,鞋里垫着由新娘亲手纳的鞋垫,鞋垫上钠着精美的图案、字画;有“志同道合”、“心心相印”、“龙凤呈祥”…….鞋垫的图案无不充满对婚后甜蜜生活的祝福和憧憬。装板笼的来到男家门口,早有人在大门外恭候,赶忙接过女方客人们手中的东西;端的端、抬的抬;装板笼的并不急着吃饭,先跟新郎要过各个板笼箱柜的钥匙,把板笼鞋,以及用大红纸裹着的雪白的棉花,装进板笼据说这棉花是让新娘蘸“处女红”用的,古往今来,中国人的处女情结根深蒂固,第一夜,新娘落不落红,这关系到新娘的贞操和新郎的荣耀。一切安排妥当,新郎再掏钱把钥匙赎回来,一般拿钥匙的是小姨子或小舅子,都要乘机敲姐夫的竹杠,戏耍一番,图个热闹。
(八)娶亲
在娶亲当日,男方在大门上挂起大红灯笼,悬挂红绫或红绸(张灯结彩),大门和院内各门旁均粘贴对联。大门和新房两侧都要放上用红纸条捆扎的稻草、碳棒。女方也在门上悬挂红绫,红绫上书有吉祥的话,村民们把这种写有毛笔字的红绫叫“字条”。装板笼后,所有的女方的亲戚都称为“送客的”,跟随娶亲队伍而行。古时把娶亲喻为“小登科”,新郎身披红绸,帽插金花,骑上高头大马,甚是威风。新娘则是凤冠霞帔乘坐漂亮花骄…….后来改乘小轿车,迎亲接客都是大车小辆。迎亲上门,女方上酒上菜,宴请女婿和迎亲人等,临走时,女方端上“条盘”跟女婿要“擦桌钱”,女婿也要“偷”走丈人家一件东西。
新娘化妆好,吃过“离家饭”,盖上“蒙头红”,由嫂子、姐妹搀扶出门,嫂子、姐妹向新郎要“上轿钱”。一路上,逢路口、沟道,都要燃放鞭炮,沿路边的墙上、不时地粘贴方形的小红纸,凡有狮子之类的猛兽雕刻一律用红纸蒙盖……男家门口早就准备好了一挂长鞭,这时,新娘还不肯进门,新郎出了“下轿钱”才作罢。新娘进门,燃放鞭炮,抛撒“喜钱”。进门时,凡墙上写着的和新娘犯冲的属相人都要回避。新娘进入洞房前,先找一个大属相、而且上有父母健在,下有儿女双全的“全欢人”,到新房里走上一遭,寓意要将他的好运带给新人。新娘进入洞房后,婶婶、嫂子(男方)随着进屋关门,要新娘拜过喜神,用两根细线在新娘脸上绞动,薅除新娘脸上的细毛,然后帮新娘将头发挽髻,这叫“上头”、“开脸”或“薅脸”。新郎坐在门坎上,早有人盛上一碗面条,新郎先吃几口,然后再有人端给新娘;意在夫妻以后要同甘共苦、相亲相爱。最后,女方的“娘家人”进婚房查看新房布置,毡条铺盖是否齐全,枕巾、床单是否成双成对,再向婆家要“长命饭”等。
(九)请客、闹洞房
傍晚,村里的亲朋好友、街里乡亲都来贺喜、上礼,家里准备酒菜,大摆宴席。在70年代上礼多少看宴席的好坏评定,这叫“评席”。到80年代以后渐渐统一,无论宴席好坏,从3元、5元、10元,随着物价的增长,一般上20元的居多,关系好的也有50、100、200元的不等。酒足饭饱,新郎、新娘给客人们敬酒、认大小,最后就是闹洞房了。客人陆续走后,留下来的大都是新郎的发小,或在一起长大的朋友,也有辈分大的留下来凑热闹、“弄嘻哈”,说是“头三天,没大小”。闹洞房的大致流程是:互谈恋爱经过、过独木桥、摸圪蚤、倒公粮、喝交杯酒,咬苹果、换腰带……一般游戏无非是让新郎、新娘零距离亲近,也有的干脆把新郎、新娘脱光了弄一个被窝里才罢手。仪式结束后,新郎父母还要给闹洞房的做宵夜、鸡蛋汤等。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文明进步,一些不文明的闹洞房陋习,也渐渐地退出了新婚花烛之夜。
(十)装枕头
所有的人走后,由(男方)嫂子或姐姐给新人铺床;在被子四角放花生、红枣、核桃,喻义新人早生贵子,有男有女,百年好合;再找三个不同姓的人扫炕、装枕头,扫炕时还要念几句祝福话:扫扫炕沿跟儿,生个小闺女儿;扫扫炕旮旯儿,生个小男孩儿;扫扫前,扫扫后,小两口亲不够。装枕头不能一次装满,每次三姓人一人一把,三个晚上装满,用青线缝合。
(十一)拜礼
婚后次日,新媳妇先拜公公、婆婆,再由婆婆领路,到亲戚、本家给长辈们行“拜礼”。长辈们都要出“拜礼钱”,多少不定。但不能不给,这次跟头个春节一样,“不磕空头”。
(十二)叫闺女(回门)
三天后,是新娘回娘家的日子,一般是新娘的哥哥或兄弟把新娘接回娘家,住七天或九天,叫作“七日富贵”,第八天或第九天回婆家,这里还有个说道;叫住七还八,两家都发,住九还九,两家都有。然后就是请闺女叫女婿,即男女双方的主要亲戚叫新人吃饭,从娶亲之日就排满日程,有的户大,亲戚多,新娘都怀孕了,还没有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