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几年,我轻易都不会说我喜欢哪部国产电视剧,因为这几年国产的电视剧真的让我很失望,用一句很时髦的话来说就是“很傻很天真!”。一部《倚天屠龙记》翻拍了一次又一次,导演不觉得乏味,我都觉得恶心!翻来覆去的泡沫剧“乐此不疲”!每天打开电视,尽是一堆间谍片,本来在外面工作潜伏了那么久,回到家里还要继续卧底,真是顶得老百姓胃痛。至于那些抗日神剧,全是把观众当小孩子在哄。
当然了,电视剧嘛,本身就是用来娱乐的,没理由让它承担太多,可是,愚昧国民总不太好吧。难道我泱泱大国,就只配以那些粗制滥造的低级文化来打发空虚寂寞的灵魂?
值得庆幸的是,还有这部让我们《我的团长我的团》反复回味,不那么失望。个人觉得,《我的团长我的团》是真的匠心独运的好作品。
二、
好作品自然是要能够突破原有题材的瓶颈的,它做到了。
《我的团长我的团》,讲述的是抗战时期缅甸远征军在云南与缅甸交界处于日军对峙、反攻的故事,表面上它是军事题材,却是反映苦难、呈现人性、思考国家命运的诚意之作。
之前看的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是很少有用那么多篇幅来思考人性深层次的问题的,他们大多在“反映”历史的前提下背叛历史,刻意宣扬民族仇恨,始终逃不错狭隘的民族主义。而《我的团长我的团》它用看似戏谑的手法引入了一些很严肃的话题:个人生存的价值,个人对家庭温情的向往,还有所谓的爱情(在那个时代,即使是对个体而言都是微不足道的),在生存和死亡面前如何抉择,对安逸的依恋以及道德标准和人格、尊严(当然,这是那个团觉醒后才认识到的,之前他们活着是认识不到什么尊严的)。这些在以前的战争题材剧中基本上只是一笔带过的。之前这类题材的电视剧大多重在描写领袖人物的韬光养晦、军魂,而生活问题多是陪衬,这样就让那些人物显得有疏远感,至于个人价值就更不用说了。
除了个人价值的反映,还值得一提的是它直面了战争的残酷性。中国早期的战争题材电视剧和电影,碍于那种很鲜明的政治立场,不太敢反映这种残酷,而是把战争当做是很好玩的儿戏,极力地丑化对方。一直以来,中国的假想敌都是隔海相望的小日本(谁叫他侵略过我们呢),但这种想象却又是一种近乎意淫的态度。他们总喜欢把日本军队拍成侏儒或者傻子,好一点的也就是拍成了憨豆这类型的人物。看那些《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三毛从军记》《举起手来》……就是一部部给儿童意淫的动画片——拍成这样,还不如去拍《喜洋洋和灰太狼》纯粹一点。
但《我的团长我的团》不一样,它是拍给成年人看的。里面的那些人物,仿佛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贪生怕死;衣衫褴褛;无聊的时候就窝里斗;操着各自的方言在那里骂自己人、骂鬼子、骂这个荒唐的世界;团长像无赖,手下的兵就更像是后娘养的。他们称自己为炮灰团,别人称他们为人渣子。但是这些人表现出来的,才是一个真正的人该有灵魂和气质。它时刻在告诉我们,他们必须先是一个人,然后才是一个救国于危难的兵!
只有这样的作品,才会让我们反思战争,向往和平,思考当下的我们该怎么更好地活!
三、
战争从最根本来说是矛盾的产物,然而它本身又是矛盾的结合体。于是,处在战争中的每个角色都在这无孔不入的矛盾中寻求生存和价值。
先说一下这部剧的主角龙文章。个人觉得他的表现有些做作(虽然里面好多角色都很做作,但他是最突出的),其实不必要低三下四到那种程度的。但仔细一看,这种做作却是有原因的,也是必要的。有原因,是从他的经历出发。他一直从东三省逃难南下,走遍大半个中国,自然经历了不少战争的残酷和百姓的疾苦,也看到了国军溃退的情形……于是他也知道,对大多数人而言,战争中最大的胜利就是让自己活下来。而对他这种底层人物而言,要带领一堆行尸走肉在战火中活下来,光靠正直和信念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他狡黠、轻狂、做作、低三下四,表现得像个无赖……这其实也是一种无奈。他又何尝不跟虞啸卿一样同仇敌忾?龙文章的矛盾来源于硝烟纷飞的悲惨世界和对峙双方那一片不太景气的战争形势。同时,也正因为他对“国破山河在”的伤感,对甘做羔羊而至生灵涂炭的愤怒与悲哀,才会向他的袍泽兄弟们喊出:“走,我带你们回家。”,可是,光有肉身的“回家”是远远不够的,他必须把滞留在西岸那些“孤魂野鬼”召回来,于是才有了后面的绝地反击,真正的战场成了一次招魂的归乡之旅。
至于孟烦了,他的矛盾源自于他的思想。他是个接受过先进教育的人,同时祖籍北京的他又有着不同于普通兵士的贵族气质。他不甘于和这一堆没有血肉、没有灵魂的人为伍,可看到满目疮痍,却也知道,中国之大,再也无处安放自己。他不甘堕落,也想杀敌报国、抵御外辱,却想保存自己,不愿就这样在炮火中化为一堆焦炭——他始终认为自己既然来到人间,就应该赋予他特殊的价值,他多想做个知书达理的文明人,却忘了他处在一个野兽横行的荒唐世界。
而孟烦了跟他父亲的关系,正是他痛苦的源头。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知识分子家庭中长大的他,一方面深切感受着来自家庭富裕与温暖,一方面又被封建式的父权所压迫,而一心只知道做学问、怀抱着乌托邦梦想的迂腐父亲,却从不愿面对当时的中国已连“半壁河山”都不剩,再难容一张安静书桌的现实。面对这样的袍泽兄弟、这样的迂腐父亲、这样的国难当头,必然造成了孟烦了内心的扭曲,于是在大伙儿眼里,他成了一个“心思重”的孩子。
而这恰恰是对时代文化的反映,孟烦了身上凸显出来的性格,正象征着这个懦弱而又“心思重”的国家(至少也象征着这个国家中尚有良知却未能完全思想独立的知识分子。)无论是兵荒马乱的民国,还是处在变革时期的当先,伴随着“西风东渐”的浪潮和接二连三的动战争、动荡和运动,旧制度逐渐衰亡,新社会的价值体系又尚未建立,整个民族和社会都处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迷惘时期,个体、国家乃至社会都精神恍惚地站在十字路口。
真正给予英雄以力量和方向的,永远是那些“柔情似水”的女人,孟烦了也不例外——解救他的是一个叫小翠的女人。在电视剧中冠之以“爱情”之名的小翠,以她的单纯、善良和韧性,化解了孟烦了的阴郁、愧疚、彷徨和“心思重”,让他有勇气在苦难中挣扎出个人形来,为个人的自由和民族的尊严担起那份责任。
阿忆也是矛盾的,但他的矛盾源自于他柔弱的性格。来自上海的他,有着小家碧玉如流水的温柔,却也时而悲悲戚戚;从没打过一次仗,只是在学校里学过一些军事知识,就这样硬生生地被推上了战场,于他而言,本就是不应该的。国仇家恨同时压在他肩上,于是柔弱的他在战场上却也能生出几分豪情。只是这豪情于他只能是点缀,是某个特殊的环境一不小心唤醒的,他的情绪里永远是悲戚的。这样人应该在戏院、在茶馆、在街头巷尾不停地向路人讲述他的不幸……军营和战场本容不下他,他的存在只会调动某种悲伤。可他竟是融入那个环境了,可见,每个战士的心里都有那份不可言说的悲伤与仇恨,只是阿忆用歌声和语言宣泄出来,而有些人化悲愤为力量,奋力杀敌去了。
把国仇家恨渲染得最浓烈的当属师长虞啸卿。他和他带领的那支部队确实言行一致,奋力杀敌,只求马革裹尸还!虞啸卿和龙文章是一个很鲜明的对比,这个师长的正直和大义凛然,是一种权威。他的恨,他的豪气,在他的言与行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俨然民国时期的岳飞将军。可这样的一个人,却也有着同样的无奈,由于高层的决策,他连求死都成了一种奢望。
其实,他们可以有别的选择的。像东北佬那样,不管外面炮火怎样蔓延,他只想寻求一种家庭的温暖,人在哪里,他的家就在哪里。又或者像郝兽医那样,不问太多,能救一个算一个。可是,郝兽医临死前不还说“我是伤心死的。”吗?他是在为那个多年未曾回去的故乡而伤心——落叶归根,他注定要做个孤魂野鬼!他也是在为这么满目疮痍的民族大地而伤心——他的孤魂无论飘荡到哪里都和故乡一样不堪目睹。
无论是龙文章还是郝兽医,这部剧里面几乎所有的角色都有他自己的矛盾和缺陷。很可惜的是,这些品行不正的、会犯错误的兵只能是出现在国民党的部队(他们的身份是缅甸远征军)。有一天我问朋友:“为什么在以前的电视剧里,这些人里就没有共军的影子呢?”朋友说:“那样的话,你还指望它能播得出去吗?”
四、
特别要提一下的是这部剧的旁白。每一句话的深度都可以触到人性最深处的那根肋骨。之前看王家卫的电影,旁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亮点。这部剧的导演康洪雷是我见过的第二个能把旁白运用得这么好的人。确实,这部电视剧都带有极强烈的个人叙事风格!常常在似懂非懂之间带领我们深入探索。
如果说康洪雷导演之前的那部《士兵突击》是励志凯歌的话,我觉得《我的团长我的团》应该可以说的上是呼唤人性的灵魂曲。它和《士兵突击》一样最终讨论是人生存的意义,是作为个体的价值,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罢了。但这在传统价值观上至少是一个颠覆和尝试。
曾经听朋友说过一句话:“生命是最重要的,所以我会选择卑贱地活着!”是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但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我们得先认识到生命是由什么组成的。这也是这帮人渣子最终觉醒甚至被点燃,扛着武器杀回西岸去的原因。这种觉醒,其实也可以看做是一个民族的复苏和抗争……
最后说一下结局。其实最后这个团有没有幸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用最后那一连串的“60年后”的镜头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和平时代,是用他们的血和肉堆成的。如果他们也生在这个黄金时代,他们也是那街角的一群不起眼的平凡人。所有的英雄都是脆弱的。
五、
这部电视剧中,最让我耳目一新的角色,是那个背着一箩筐书跟着溃散的部队一路南下的年轻书生。他单纯得有些可爱,但不乏热情,一张稚嫩的脸,柔弱的肩上扛着满箱的书走遍大半个中国。他看到这个民族存在的问题,也一并焦虑,却对未来心怀希望。且看他在剧中的那些呐喊吧……
“我们国人从来不缺少理想和创见,就是太热爱安逸。几万万人,争破头颅就为了一个安逸。”
“不可以空谈,但是要有向往……你们到边境打仗的时候,我们全校人都哭了,我们老师说,不要哭,他们是英雄,我们不要荒废时日,我们要用每一分每一秒去读书。我们不要荒废了时日,让他们成了最后的英雄。”
“我可以没有衣服,但是请给我一把枪。我知道我来这儿是来对了,对了很重要,真好!”
“你们只会说打仗,你们军人就只会说打仗。我说的是问题,问题不是流感菌,它不是日本人入侵带来的,问题它本来就在这儿。什么是问题,问题就是出错了,错了就是不对,不对就要改。等日本人给咱们一个亡国灭族的答案,可问题还在啊,它不会跟日本人一起被你们打跑的,我们民族的创造力、智慧、勇敢,哪儿去了?我居然要看书才知道,我们曾经那么辉煌,无畏、开阔、包容世界、不拘一格。禅达人没有桥也修了和顺镇,我们祖先没有榜样可走了整整五千年。可我却要读书才知道,不是从你身上看到的,也不是从我身上看到的,这就是问题,有问题怎么办,要改!”
“我这儿有一本书,你要是愿意,又能替我保存好,我可以把它借给你,至少我在上面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年轻……对不起,我不是想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你,我只是以为咱们年轻人,可以交换彼此喜欢的东西,不过好像你们也没有喜欢的东西,除了钱跟女人。可在这一点上我觉得你跟他们不一样,可还是沉疴绝症,都是衰老和不幸。”
“我相信你们有勇气打走日本人,可正因为你们这样地固执,使中国人没了勇气,日本人才敢入侵。”
在他不停呐喊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那首《送别》:“长亭外,古道边,夕阳山外山。”
龙文章对他是敬重而又爱护的,一向邋遢惯了的他在送别这个只会空谈的热血青年时还不忘把自己的衣领拾掇整齐,并给与对方以郑重的军礼和难得的药物。我觉得这份敬重和爱护主要出于两个原因。
第一,这群有文化有想法(但还谈不上有思想)但缺乏实践历练的青年学生,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思考和未来。军人保家卫国、寸土必争,但终究还是希望能早日结束这场战争,刀枪入库,喂马劈柴……不用再看到饿殍遍野,也不用再离家去国、颠沛流离。可是,战后如何建设这个国家,拿惯了刀枪的军人是没有主见的,有赖于这群读过书、有思考、有见地的知识分子们,他们经历了民族屈辱之痛,心中仍有一个近在眼前的理想国。从这个意义上说,龙文章是对中国文化和命运的托付,是希望无数头颅落地之后国家能向着越来越宽广的方向上走。保存了这批青年学生,也就保存了民族复兴的希望。而他们之中,将来便是能够撑起民族脊梁的一个个胡适、鲁迅、晏阳初、梁漱溟、华罗庚、袁隆平……
第二,在战壕中,热血学生说的那句“对了很重要,真好!”,启发了龙文章在兼顾利弊的同时,下决心排除万难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一路从北到南,军队节节败退,自然也让龙文章对民族的“根性”问题有了些思考,这一点和孟烦了是一样的。也因此,他才不遗余力“让事情是它本该有的样子。”可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国度,特殊的时期里,以他卑贱的身份,要做那些“拨乱反正”的事并不容易,于是他才不得不用那套下三滥的手段,让虞啸卿看了好不讨厌。他确实羡慕这位青年可以单纯、可以空谈、可以崇高、可以呐喊,而他和他的炮灰团却只能低头做事、解决问题。但他确实也从这些学生身上看到了民族复兴的希望……
剧中,天真的青年学生不知用什么方法渡过了怒江,到达西岸沦陷区——和顺镇,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和“赤色分子”在一起,可最终还是战死了。一个学生含笑离去,却依然有无数背着“学校”的学生们被冲散在广袤的土地上。炮火中,遍地都是安静的书桌。
六、
这部电视剧最打动我的一幕并不是最后几集的那场歼灭战,而是第十集中,在远征军节节败退,最后只能退守怒江东岸的禅达时,一身匪气的伪团长龙文章率领余部与日本军队展开肉搏,掩护百姓和友军撤退,以争取足够的时间在东岸固防。当他们在与日军厮杀后终于顺着怒江回到东岸时,狼狈不堪、疲惫不堪的他们受到了禅达人民隆重的接待与感恩,百姓们端着食物、水果,跳着最朴素的舞蹈围在英雄们周围,当地乡绅以陈年老酒相敬……
确实,如果没有那几日的厮杀与肉搏,禅达估计也沦为一片焦土了。
这一幕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和社会的良心:那些真正抛头颅洒热血保家卫国的人,这个民族和社会都不会忘了他们。
几年前,我的一个朋友曾经到云南和缅甸边境的和顺镇(距离禅达不远)旅游,我从她发来的相片上看到当地还有抗战纪念馆以及一些保存完好的遗址。她还从当地老人的口述中了解到当时的很多抗战细节。
抗战结束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政治形态变革和其他历史原因,很多远征军都没有受到应有的荣誉和待遇,他们被国家和政府遗忘在地域和社会的边缘,有些人在一连串的政治动荡中折磨致死,有些依然忍受着历史对他们的扭曲坚强地活在世上。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社会上很多有良知的人在以各种行动呼吁人们对抗战老兵的关注,重新审视那段历史,告慰曾经为这个国家流血流汗的人。
他们有幸没有成为最后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