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养狗的原因,我是一个偏爱清晨早起的人。乌黑的天空一望无边,开着台灯的房间仿佛是大海中的孤舟。黑幕下的世界几乎静止,远处环路没有汽车的喇叭声,楼下没有大爷大妈的聊天声,楼道里没有邻居孩子的哭闹声,楼下老人的电视也在睡眠之中,寂静中,人的思绪格外的简洁,宁静。一天中能在这样的时光中独自呆上两个小时,对于我来说,称得上仙境。如果我们能实现一些自己心底真正渴望的愿望,就会感觉到满足。
美国作家凯里·麦格尼格尔写过一本畅销书叫《自控力》,这本书让我想起了一句话:道理我都懂,然而……所以与其说是谈论自控力,不如说我们在谈论怎么生活可以让自己更满意。
法国作家多米尼克.洛罗有本书叫《清单》。她在书中建议大家用清单的方式整理自己的内心。比如说,想要改正的事情,想要生活里做得更多的事情。
比如于我个人来说,想要改正的事情:
* 少看手机-包括工作的时候不看无关的事物,外出的交通工具上不用
* 减少抱怨,任何时候不向他人大倒苦水
* 干涉别人的生活
* 克服自卑
想要生活里做得更多的事情:
* 在咖啡馆没有紧迫感地阅读
* 早起遛狗
* 工作之余多回家做饭
* 在床上躺着读书
* 去更多的地方,拍更多的照片
* 每天坚持英文新闻阅读,提升英语水平
都是一些小事儿。不过如果能尽力做到第一个清单,我的生活里就会减少悔恨、麻烦。如果能尽力做到第二个清单,生活就会多一些甜蜜、满足和舒展。
你也可以列一个这样的清单,戒烟、减肥,成为有积蓄的人,做更称职的家长,减少游戏、减少购物,减少垃圾食品的摄入,不再和错误的人约会……
如果你接受了提升自控力就像去健身房健身一样,需要积累一定的时间,达到一定的运动量才可以,那么你就不会徒劳地希望自己一夜之间把烟戒掉。允许自己一天一点进步更为现实。
为了脱离手机,我卸载了手机上能吸引我的应用:那些经常推送打折优惠活动的购物app、一些毫无用处的低频率社交软件,把不能卸载的屏蔽掉。哪怕只是增加了一点点使用它的障碍,效果也十分显著。其次,把手机的铃声都打开,只有听见电话提示声才打开。再次,当我在书桌前坐下来的时候,把手机放在包里,抽屉里,而不是放在桌面上,触手可及的地方。在家里时,把手机放的远一些。为了防止交通工具上用手机,规定自己任何时候外出都必须带着书。
一次设定一个目标。控制自己是所有大脑活动中消耗能量最高的一种。如果你不停地在自我控制,你的大脑很快会感到疲惫。情绪的疲劳不是一种身体反应,而是一种感觉。挑选物品,做出决定,都在消耗微小的意志力。所以塑造新的习惯最好是一个一个来,不要妄图一次完成很多个。
不要小看这些小小的进步。那些对自己比较苛刻和自信的人容易期待一步到位。但事实上我慢慢发现训练自己和训练我的那只金毛寻回犬没有太大的区别。让狗养成好习惯需要耐心,重复。成人也一样。我有时候会忍不住重新下载一些自己喜欢的社交软件,会不知不觉在书桌前刷朋友圈,哈哈大笑而不自觉,有时候在地铁上想好只把最近几天没空听的音乐听一听,结果不自觉地从包里掏出手机来刷新闻app。每当醒悟的时候,我都会自言自语,哎呀,怎么能这样。好吧,原谅你一次,继续努力吧!删掉,放下,重新来。也许表面上看起来和第一次一样的行动,但其实内在的肌肉会有一些进步。我现在能外出半天不带手机也不会不适了(当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即使带了手机也没人联系我)。
于此同时,减少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你能获得平静。想要减肥的人清理掉家里所有的高糖份零食。想要结束外遇的人从引起外遇的公司辞职。想要减少购物的人不去商场逛街。
而去做自认为重要的事情则可以让人自我感觉更加良好。经常进剧场听戏,跟朋友们一起踢球,去滑雪,游泳,看看世界上优秀的人是怎样生活的,学习他们好的一面。
如果你感觉生活里有很大的压力,你可以预期到自己比平时更容易失控。睡眠不足,加班太晚,和家人关系紧张,考试来临,这些都可能让你回到不喜欢的行为模式里。抽烟、喝酒、暴饮暴食、赌博、购物、打游戏……根本不可能使你的压力得到真正的缓解。最有效的解压方法包括:锻炼或参加体育活动、祈祷或参加宗教活动、补足睡眠、阅读、听音乐、与家人朋友相处、外出散步、冥想以及培养有创意的爱好。
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人们反而会比年轻的时候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也会更加珍惜自己的独特性。成为让自己满意的人,会比成为让别人喜欢的人排列更加优先的事情。比如我虽然写了这篇关于自控力的文章,并不代表我就是一个能控制住自己内心躁动的人。我只是希望自己做的更好,让自己回归到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希望我们都能逐渐地让自己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