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崛起3》延续了前两部作品,它的出现成就了一部悲天悯人的猿族史诗巨著。
如果只是单纯地评论第三部《终极大战》的话,这部作品仍然说的上是优良之作,但却多多少少地有点差强人意。
先来说一下一些让人称道的地方吧。
在《猩球崛起3》中,作为主演的凯撒依然一如既往地奉献出了它出色的表演,与前两部不同的是,在第三部作品里,“王者”凯撒作为一个完全数字虚拟的角色开始独撑大梁,没有了与其他男性演员的配合,独立支撑起整个故事的架构与推进。
在凯撒的背后是一个名为安迪·瑟金斯的演员,曾经成功地演绎过《魔戒》中的“咕噜”。
或者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数字角色的演员往往是身穿着怪异的特效服装,穿戴着奇特的装备,无论最终演绎出来的角色是多么的深刻,但常常是难以进入观众的视野,更遑论被人所记住。
但这次,凯撒的存在足以为这些特效演员正名。
在《猩球崛起3》中,已经成为猿族王者的暮年凯撒,没有像上一部那样呈现出激荡人心的动作场面,而是将更多的关注点聚焦在角色内心的苦恼、挣扎中。
凯撒经历了丧妻、丧子之痛后,内心一度黑化,在私人恩怨与民族大义两边徘徊挣扎。他要想成为一个真正的领袖,他就必须克服感性、冲动的问题,成为一位悲天悯人的“圣人”。
在这部作品中,一方面可以看到数据技术的进步已经达到了纤毫毕现、以假乱真的地步,影片对猿类,尤其是主角凯撒,大量存在的中近景镜头,足以让观众看清其诸如“一颦一蹙”、“一个眼神”等等细微的举动,虚构性角色与真实的角色之间界限越来越模糊。
另一方面,数字技术的进步也为数字演员们的发挥带来前所未有的表现机会。
《猩球崛起》的导演马特·里夫斯就说过:“人们一直在说安迪是一个优秀的动作捕捉演员,但他不是一个优秀的动作捕捉演员,他是一个优秀的演员”。CG技术不是凭空创造出角色的表情,而是以另一种方式记录并且在银幕上呈现演员的表演罢了。
所以,成熟的数字技术与出色的演员表演成就了天衣无缝的契合,恰到好处地构建起一个猿族兴起、人类没落的“末日”世界,真真假假、混沌不清。
除了猿族一类虚拟的角色外,小女孩诺娃、伍迪·哈里森饰演的反派上校,鲜明的人物塑造同样为影片增色不少。
其实,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不仅仅在于它本身是否足够吸引人,也在于它是否成功地进行一次深刻的思想实验。
比如经典的《黑客帝国》,它的实验就是假设我们身处的是数字的虚拟环境,那将如何?
比如不久前大火的《三体》,其中的思想实验就更多了,包括一个普通的个体是否能毁灭一个系统,要打击一个文明的关键是在哪里等等,诸如此类。
之所以称《猩球崛起》系列成就了一部优秀的作品,正在于它成功地进行了一系列的思想实验。
比如它告诉了我们人类现在这个星球上的行为是否在自掘坟墓;
如果人类衰落,是否会被其它的物种代替;
如果的确有这样的物种,那会是怎样的物种呢?;
如果人类与其它物种相争,那么最终决定胜利的是什么因素?
《猩球崛起》系列很好回答上面的问题,对《星球崛起3》中末尾,常听说有人诟病于编剧的无力,通过一场看似无缘无故的雪崩将一场应有的终极大战清扫得一干二净,使得影片不得已落于狗尾续貂。
但我以为,这才是人、猿大战应有的结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无论人、猿,或者其他再强的物种,在自然界的威势下,不过是如同地面上的蝼蚁无异。
如果导演安排的,最终是人或猿任一方的胜利,那么最终很大可能落于无力自圆其说的下场,人或猿族任一方单凭武力的胜利或许都是我们很多观众所不愿意看到的,但是哪一方能够经过大自然界的考验而侥幸存活下来,这才是在符合逻辑所在。
这也回答了一个思想实验,什么样的物种才是最后的胜者,片中给出的答案是只有经历过大自然的考验,最终不死的物种才是最后的胜者。
接下来再说说这部作品的不足之处。
《猩球崛起》三部曲是猿族崛起的历史,也是首领凯撒成长的记录史,记录了凯撒的“成长”、“内乱”、“成圣”的三个关键词。
我们知道,《终极之战》借鉴的是《圣经》中关于摩西的故事,然而在作品中,我们很容易发现影片的故事套路与不少经典影片模式相似,比如一个被仇恨黑化的英雄探寻自我救赎之旅,比如“大叔与萝莉”搭配的模式等等,相似的情节使得故事流于窠臼之内,不见过多的新意。
除了叙述故事上不见新意外,影片在推进时的节奏仍然存在过缓的嫌疑。
导演一心一意地想将系列影片最后一部的思想境界提升至另外一个高度,却不料反而失去了商业片应有的节奏。
在表现上,过多的时间铺陈放在表现凯撒失去子女后的沮丧上、放在猿类的忠诚上、小女孩未泯的善良上、最后的越狱铺垫上,影片的格局很大,但也使得部分情节推进得相对较缓,冲突不明显,对观众的吸引力也就大大削弱了。
瑕不掩瑜,作为记录猿族崛起史诗巨著的最后一部,导演马特·里夫斯顺利地完成了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