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每天早晨六点半准时推送60秒语音的胖子,罗振宇。其团队在去年年底推出了一款APP,名字叫得到,这是罗辑思维继“公众号”、“脱口秀视频”之后的第三款重量级产品。
产品定位
老罗在最近节目中表示,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经历了三个变化。
①以前的人花费十几二十年学习知识,就可以用这些知识安身立命。而现在的知识容量越来越大并且没有边界,想要实现自我价值必须终生学习。
②上大学要选一个学院,再选一个专业,学的东西很专,但是现在不同,必须拥有跨专业的知识体系才能更透彻的发现和解决问题。
③以前的时间很慢,大家都有整段的时间来学习,现在的移动互联网时代,节奏越来越快,时间也变得碎片,而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所以现代人想要完成自我迭代,必须学会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
现代人想要自我迭代,就需要终生学习、跨专业学习、碎片化学习,这便是现代人的需求,也是个新机会。得到APP这款产品基于知识服务的定位,为了适应现代人对知识需求的新变化。
业务模式
罗辑思维团队联合不同领域的知识大牛,在得到APP发布多种类型的知识形式,用户可以在得到APP购买相应的知识服务。
可以看出得到APP的业务模式很清晰,将知识组合创造成服务卖给用户。由于知识服务的载体是文字、音频的形式,属于比特世界里字节的形式,所以知识服务不受物理世界的束缚,一次制作,可以一直售卖,边际成本很低。而且随着近几年用户付费意识的培养,只要产品满足了用户获取知识的需求,用户就愿意付费。
产品迭代
从15年底上线1.0版本,到目前的2.5版本,13个月时间共发布19个版本,平均半个月一个版本,更新频率相对健康。19个版本中涉及较大功能修改和增加的有7个版本。
V1.0到V2.0间发布了七个小版,主要是针对1.0版本进行bug修复和体验优化,对基础功能进行了完善:提升电子书阅读体验、增加了书架、金句、搜索、笔记等功能。V2.0版本增加了重要功能:专栏订阅,该功能采取与行业大牛强强联合的方式推出为期一年的专栏。截止目前为止,该功能带来的GMV已过亿。订阅专栏使得产品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专栏的作家都自带人气,给得到注入了新的活力。
V2.2增加了随时听功能,让用户能根据时间随机的听取音频,获得知识。并在产品上给予了一个单独模块,可见优先级和重要度都很高。V2.3增加了每天听本书,每天听本书在内容上与其他音频并没什么不同,只不过采用每天一本书的形式,更多的是营销方面的意义。同时V2.3还增加了个人数据中心,用来记录存储用户购买学习过的内容。V2.5版本增加了学习小组和知识勋章,提高了可玩性,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用户的使用,并增加了产品使用时长。
总的来说,得到APP从发布V1.0到现在的V2.5,发版节奏稳定,基础功能逐渐完善,并摸索出订阅专栏、每天读本书的内容形态,慢慢打造成知识服务的航空母舰。
V2.5的信息架构
分析了得到APPV2.5的信息架构,产品主要由六大模块组成:首页,订阅,随时听,已购,我的,正在播放。
首页起到的功能聚合和分流的作用,将用户导流到其他功能。订阅是针对专栏订阅这种内容形态而设计的页面,分为已购和推荐。随时听按照时间维度,用户可以设定时间来听取音频,有点类似于设置睡眠时间听歌一样。已购模块集合了所有已经购买的知识内容,并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便于用户查找。我的模块集合了跟用户资料、数据、设置相关的内容。APP右上角有个播放器的入口,点击可以进入正在播放的内容,并且可以进行相应操作。
各模块之间的切换比较扁平,能够满足用户找到相应信息的需求。
任务流程
得到APP以内容展现为主,涉及到的任务流程很少,主要由注册登录流程,购买流程,查找内容的流程构成。
注册登录流程支持微信第三方登录,并且鼓励用户采用微信登录,降低了注册登录门槛,提高了转化率。购买流程也很顺畅,没有涉及不合理的地方,但目前只支持苹果账号购买,对于苹果账号没有绑定银行卡的用户来说确实是个问题。查找内容流程,该流程针对两种情况,一种是用户明确知道想要什么,直接采用搜索功能就能找到精准的内容。第二种只有模糊的需求,例如想买一份关于互联网的精选音频,由于得到APP没有提供分类,所以不能通过浏览来找到需要的内容,在后续产品中需要优化。
总结
上述从产品定位、业务模式、产品迭代、信息架构、任务流程几个方面对得到APP进行了分析。可以知道,经过验证,知识服务的产品定位是被用户接受的,并且具有清晰是商业模式。重点是如何丰富产品内容,让用户在找-选-用的过程更加得心应手,提升细节体验。接下来是我对得到APP的一些反向思考。
付费内容缺少分类系统
这个在上文已经提到过。目前付费内容主要是四类:每天听本书,精选音频,电子书,订阅。其中每天听本书内容形式就是精选音频,只不过人为的每天挑选了一本音频放到每天听本书推荐给用户。其营销作用大于产品的实际使用,如果能带来更多的销量,当然也无可厚非。
订阅有专门的模块来展示,并且数量不多,用户浏览和选购也很方便。
精选音频和电子书,在查找和筛选的时候会遇到问题。原因是①没有提供分类;②没有提供足够的筛选条件。当用户想要选择一本电子书或者精选音频的时候只能依靠搜索,而搜索更适合提供精准查找,对于模糊查找,类别查找帮助不大。如果能在电子书和精选音频的列表页增加类别和筛选,能很大程度上帮组用户查找到想要的信息。
增强个性化推荐
个体之间的知识体系千差万别,对知识类别的需求也迥异,根据每个用户的消费和浏览行为进行个性的内容推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会增加用户的停留时长和产品的丰富性。类似于淘宝的千人千面和今日头条的个性推送。
目前得到产品只在首页第三屏有个猜你喜欢,权重很低,而且内容不够丰富。
碎片化知识是个伪命题?
随时听模块提供了碎片化的知识音频,让你几分钟了解一个知识点,我也养成了睡前听一听的习惯。但是有个问题,这些碎片化的知识是否真的能为用户创造价值?上海电视大学的教授鲍鹏山先生就提出:不成体系的碎片化知识是用处不大的,只有将碎片知识纳入一个大的知识体系,每个知识点之间又形成了勾连,它就能被固化下来为你所用。
用户自己在听碎片化知识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多一些思考?同时得到作为为用户提供知识服务的平台,是否也可以从产品上去考虑,将碎片知识设计成系统化的知识再提供给用户?这个问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验证和解决。但是在产品内容上,可以考虑多推出类似专栏订阅的产品形态,这种知识是系统化的,可以引发用户深入思考,真正可以让用户掌握一套知识体系。
细节体验有待优化
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产品细节可以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搜索功能不支持模糊搜索,必须每个字都打对并且顺序正确才能搜到内容。听音频时,产品没有区分网络状态(WiFi或蜂窝)。已购模块是个重要的听音频入口,但是已购中对已下载和未下载的音频没进行区分,用户必须进入我的模块下已下载音频页面听取,增加了用户路径长度。定时关闭功能不提供自定义时间,只能选择产品提供的时间。阅读电子书时,目录、书签、笔记的导航放在顶部,不方便切换等等。
以上是对得到APP这款产品的分析和一些个人思考。互联网加强了人与人、人与商品、人与信息之间的连接,得到APP能不能加强人与知识的连接,从而创造用户价值?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