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侯二年曲沃莊伯卒,子稱代莊伯立,是為曲沃武公”。
晋国后世每当表达治国理政的雄心时,往往会提到“继文绍武”,“文”就是晋文侯,而“武”则指的正是晋武公。
自从曲沃桓叔发动对晋侯大宗的夺权战争以来,晋国就实际上形成了分裂的局面,战争在向纵深发展的过程中,周朝王室以及晋国周边的很多诸侯国都或多或少地被卷了进来,导致局面越来越复杂,在晋昭侯开始的几代晋侯连续丢掉脑袋的进程中,晋侯大宗与曲沃小宗的君权争夺战呈现出长期拉锯的特点。在曲沃庄伯的后半期,晋侯大宗甚至借助了周王室和诸国联军的力量发动了对曲沃的连续进攻,一度让局势的天平向晋侯大宗倾斜。
就在曲沃庄伯死去的那一年,他的儿子姬称(此时还不能叫武公,武公是夺取晋国大权后周王室命为“公”,并在死后的谥号,此时先用名,接下来的内容用曲沃武公,在获得周王室正式承认后成为晋武公)刚刚接过父亲给予的重任,晋哀侯(继位于晋鄂侯,都城在翼,也称翼侯)趁机大举进攻曲沃,取得大胜。在古本《竹书纪年》中就有“翼侯伐曲沃,大捷”这样明确的记录。这可谓给曲沃武公来了个当头一棒。
大丈夫能屈能伸。曲沃武公初登擂台,一上来就挨了晋哀侯一记重拳。在弱于对手的情况下,认怂以获取喘息的机会是个明智的选择,曲沃武公很清醒地摆出了一个谋求和平的姿态,主动向晋哀侯伸出橄榄枝:“咱们议和吧”。
然而,晋哀侯断然拒绝。此刻的晋哀侯可谓是志得意满,以至于胜利让他的头脑糊涂了起来,犯了至少三个巨大的错误。第一个,“不义”,拒绝和谈,陷自己于好战好杀的不义之中,第二个,“纵机”,大捷之后没有痛打落水狗,趁势铲除曲沃小宗的势力,给了曲沃武公再次聚集力量的时间,第三个,“资敌”,攻击陉庭,使得陉庭倒向曲沃,壮大了敌人削弱了自己。
不义、纵机、资敌,晋哀侯这三个巨大的错误导致了战争的天平再次倾斜,而这次倾斜竟再没有扳回平衡的可能,因为,对手是那个亦正亦邪的曲沃武公。
曲沃武公绝对是一个性格坚韧而多诈的人,他能屈能伸,善于抓住机会,善于利用各种力量。他隐忍六年,借陉庭因晋哀侯的侵犯倒向自己的机会,与陉庭联合出兵,展开了小宗对大宗的第三次夺权战争。
曲沃武公身先士卒,纵横驰骋,与陉庭的联军一举击溃了晋哀侯的主力,在夜间活捉晋哀侯。陉庭一战,彻底扭转了双方力量的对比,而且,曲沃武公没有像晋哀侯那样给胜利冲昏头脑,反而更加地冷静,他知道,不能给敌人一丝丝的机会,不能给自己一丝丝的侥幸。他要做的,就是持续打击,直到把晋侯大宗连根拔起。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接下来不久,武公派人杀了俘虏晋哀侯,四年后,用计诱杀了晋哀侯的继任小子侯。周王室这次倒是坚持了对晋侯大宗的支持,组织芮、梁、荀、贾四国之兵于周卿士虢仲林父率领的王师讨伐曲沃,曲沃武公只得退回到曲沃。
好,既然一时半会儿难于取得决定性胜利,周王室又始终在给晋侯大宗撑腰,曲沃武公很明智地选择了暂缓进攻,强基固本,吞并周边弱小势力,用二十年的时间强大自己。
直到支持晋侯大宗的周桓王死后,立即发动对晋侯大宗的致命一击,一举灭掉了早已奄奄一息的晋国大宗公室力量。武公在战争中深刻体会到了取得周王室支持的重要性,于是把俘获的晋国重器珍宝打包送给刚刚即位的周室新君--周釐王。周釐王得人好处,晋国大宗公室又被翦灭殆尽,正好顺水推舟送个人情,派虢公册封曲沃武公为伯爵。
从此,曲沃武公便正式成为了晋武公。
经过六七十年的战争,家国动荡,百姓流离的时期终于结束了,晋国进入了一个以小宗带领的新的国际争霸阶段。
武公从曲沃到晋国统一共三十八年,他表现出了一代杰出领袖的超群能力,亦正亦邪、能屈能伸、果敢坚韧、当机立断、不留后患。正是他的功绩,使得晋国这辆战车,从晋文侯时代所向披靡之后的混乱几致毁散中重新整装,轰隆隆地开动起来,开向了雄霸天下的大道。
叔侄兄弟着戎装
你来我往决疆场
六十七年内战苦
武公一役靡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