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如何写出一篇好文章》读书分享第4天。
1.增加视角
我们的文章如果只从单一视角来写,文章就会显得肤浅、单薄。
比如以《人死后会去另一个世界吗》为题写小论文,如果你只采访濒死体验者,他们自称看见过死后世界的话,那你可能会写出“死后世界存在”的文章来。但如果你只从脑科学家的角度去采写,相信得出的是恰恰相反的结论。
无论是哪种,如果只从单一视角写,都不够令人信服,但如果能从两个视角,甚至还采访宗教家、哲学家、精神科医生、心理学家等等,增加视角,就无疑增加了文章的厚度和深度。
你也许要说,这么多角度来写,会不会太复杂?
其实不一定要从每个角度写,但在写前可以先找到尽量多的视角,但从中选择我们认为最好的视角深入话题,文章也会更有深度。
那我们如何来增加我们文章的视角呢?
作者建议我们平时就要养成搜集视角的习惯。比如国外旅游,可收集哪些视角呢?饮食、特价、经济状况、活力、自然、文化、国民气质……
再比如餐馆:菜单、味道、室内装修、氛围、待客热情、服务……
2.深挖情绪的由来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时候?有时会突然觉得莫名地烦躁,或者莫名地开心。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会突然烦躁,或者突然开心?
如果你养成了随时随时保持对情绪的觉察,你就不会任由情绪去控制你,而是会深挖出情绪背后的根源,这就需要我们坦诚地审视自己的内心,才能找出某种情绪的来由。
对朦胧不清的情绪进行挖掘时,最有力的武器就是问“为什么”。
比如,乐于助人的人自我分析:“为什么我这么乐意去帮助别人呢”
然后得出的回答可能是“我喜欢看见别人的笑脸”之类的答案。
但随时深入地问下去,发现真实的原因是“我希望给别人留下好印象”。这样的情况也并不少见。
“为什么”就像一把深挖的铲子,我们用得越熟练,我们就越能写出深刻、有趣、值得一读的文章来。
3.描写细节
有句格言说:“细节的完成质量,决定了作品的价值。”
擅长描写细节的文章,自有一种吸引读者的力量。
比如:这担担面真好吃。
加入细节描写:这担担面真好吃。含着面汤的瞬间,嘴里充满了芝麻的香味和浓烈的麻辣,顿时感觉置身于幸福之中。面吃起来也滑溜溜的,深得我心。
细节描写,可写情感,还有感觉(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回忆、事实、风景、模样……
充分地细节描写 ,能增加真实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让人印象深刻。
我们平时也随时随地可以进行细节描写的训练,一个人的相貌、风吹拂过来的感觉、一片叶子脉络、颜色、形状等等,学会用“虫眼”(即观察细处的眼睛)来看世界,你会发现,以前模糊的世界变得真真切切起来,活色生香起来。
4.提高“发现力”
写作者几乎都会经历一个瓶颈期,有的人想办法迈过去了,写作水平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但更多的人卡在瓶颈期,写作梦也就破灭了。
这个瓶颈期往往就是觉得自己没什么可写的了。
本书作者给出的妙方就是:学会从“自身以外”寻找灵感。
如果只从自身内部写,迟早会走进死胡同。但学会放眼看向大众,看向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就会发现可写的素材写之不尽。
那我们怎样向外寻找素材呢?
需要安装“天线”,每天承时收集可能成为素材的信息。这就需要我们做生活的观察者,有心人。
另外我们可采取“外部素材自己擅长的素材”的方式来训练。比如你擅长的是育儿类的写作,你可以把生活中的事情与育儿之间找出它们的共同点。
例:飞机育儿的共同点就是“起飞之时最需要花费力气。
经常训练,就能练就越来越强的“发现力”,更敏锐地找到事物之间的共同点,从而写出更有魅力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