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就是书店,去得多了渐渐发现两个国家的书店很着很大的不同。有些中国书店的核心区域会放一个桌子,桌子上满满的堆放着是一些认物,识字大卡之类的书。
在美国书店的童书区在部分都是这样的绘本。也有认物的书,但很少,大部分是绘本故事书,整齐有序的摆放在书架上。
我希望通过著名的绘本故事《好饿的毛毛虫》来谈谈这两种类型的书可以给孩子带来什么。
1、认物
一般的认物书如认颜色,认形状、认动物、认交通工具,一本书里大概20个左右,大部分在20个以内,那么也就是说宝宝读完这一本书,能认识20个左右的事物。
在《好饿的毛毛虫》里,一个孩子大概会认识21个事物,月亮、卵、毛毛虫、太阳、苹果、梨、李子、草莓、橙子、巧克力蛋糕、冰淇淋甜筒、腌黄瓜、奶酪、火腿、棒棒糖、樱桃派、香肠、纸杯蛋糕、西瓜、茧、蝴蝶。
2、启发性
因为认物书一般是按照一个类别来编写的,颜色下面就全部是颜色,交通工具下面就是飞机、火车、自行车等,所以可以让孩子学会分类的知识。
在《好饿的毛毛虫里》孩子也可以学到分类的知识,例如在星期六的时候,毛毛吃了很多东西,孩子们会知道这些全部是食物。除了分类之外,孩子还可以学习到生物知识识,毛毛虫是从虫卵变成毛毛虫再到蝴蝶这样一个蜕变过程,在生物学里叫完全变态过程。那么还有哪些动物是完全变态动物呢,可以一起总结,例如,青蛙等。
3、绘画
认物书基本上是一些真实的照片贴在书上,艺术价值很少。而绘本故事不同了,他对绘画的形式的表达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绘本是两张碎片纸,例如:《小蓝和小黄》,还有的是铅笔画,甚至还有一些是用布绘制的绘本,这本《好饿的毛毛虫》是用纸染上颜料一点点的贴在大纸上制作而成,我跟孩子在家没事的时候会拿几张纸简单的粘贴出一个毛毛虫来。可以让孩子知道艺术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你周围的任何东西都可以拿来表达你的想法。
4、对写作的帮助
认物书就是词汇的堆砌,对写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而绘本是作者通过各种手法将自己的思考和思想呈现在小读者面前,每一个词法,每一个句法都是作者在仔细推敲后呈现在作者面前的,大部分作都有留下联系方式,小读者有什么问题可以跟作者联系,提出问题,有一个相互交流互动的过程。《好饿毛毛虫》是美国著名的童书作家Eric carle的作品,在英文原版里很多读者就对作者使用茧(cocoon)这个词产生的疑问,因为在英语中,大部分蝴蝶的茧应该是单词(chrysalis),为什么作者要用cocoon呢,Eric carle在一次接受采访中就像读书解释了他为什么要用cocoon,一方面因为他的毛毛虫不是普通的毛毛虫,他的毛毛虫会吃棒棒糖、冰淇淋。另一方面,他讲到,小时候他的父亲会跟他说Eric, come out of your cocoon,意思是让他多认识外面的世界,不要太封闭了。当小朋友了解这些后,这些简单的书就多了些意义,在他慢慢成长的过程中会注意到每个词的用法,把握每个细节问题。在《哪来的天才》这本书里,作者就讲到,天才并非是那些天生就很聪明的人,而是通过后天努力,通过不断的练习取得的成就,而这种练习大部分细节的练习。
5、孩子阅读的意义
在《学会阅读》一书中贝特尔曼和泽兰提到,孩子中在阅读中就像在其他任何事情中一样,孩子在寻找意义,也就是说,他们在寻找任何能帮助他们最好地理解他们所生活的世界上的东西。如果在书里面的东西内容只是一些简单的单词,以无意义的的方式一遍遍的重复,或是看上去无趣、不真实的、虚假的,那么孩子会越来越不喜欢阅读。这种简单的认物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像我们学英语时背的那些枯燥的英语单词书一样,单词与单词没有任何联系,我们一遍一遍的看,单词还是单词,至于怎么用我们却不知道,认识20个动物和认识200个动物对孩子的启发性不大。而绘本故事就不一样了,好的绘本故事能带领孩子走进一个世界,认识世界。例好《好饿的毛毛虫》可以启发孩子认知生物变态过程,走进生物的世界,还可以启发孩子对细节的把握,不懂要问。就拿我家孩子读这本书为例,他是3岁的时候读这本书,他记住里面的cocoon,4岁多的时候我给他又买了一本书叫《I am a caterpillar》,里面也讲到了茧,儿子说这里面的茧怎么是pupa,他把蛹和茧当作同一种东西了,然后我带着他一起查字典,弄明白后他很兴奋。当然,孩子从绘本里读到的肯定不止这些。
我很少给孩子买认物书或识字大卡,不想让孩子重走我背单词的痛苦经历,趁着孩子年纪还小,不用面对作业考试,我希望他们能多看些有意义的书,绘本是我给孩子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