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要多自由,就需要多自律;时间管理永远是所有人的痛。管不住的自己,也不无法掌控时间,时间总不够用,忙忙碌碌的一事无成。
我喜欢画视觉笔记,过去一天从早晨7点不吃不喝,画一张图到下午5点,总为一张图太浪费时间,无法抽离而苦恼。
因为画图,不再去运动,家里忘记搞卫生,不做饭甚至不吃饭,不出门不外交,整个人都废了。画图之外的事一拖再拖,导致无限焦虑烦躁,为了逃离烦躁,我更是选择画图,沉浸其中暂时忘记。
恶性循环,最后导致习惯早起早睡的我,竟然开始失眠熬夜。
为了改变现状决定用视觉笔记死磕时间管理书籍,终于总结出这三条,完美解决我的焦虑拖延。
01 精力管理,一次性把难事做完
我们要清楚认识自己身体原理,提升睡眠质量。
自然光会让人清醒,而温度过高会让人懒散。过去自己23点到点就困,但最近因总拖延内心焦虑,晚上迟迟不愿睡,熬夜12点,早上起不来。
而我的效率最高的峰值,本身就是早晨6点-9点,恶性循环早上无法高效率整个人有极度焦虑。
书中说:我们要寻找到自己精力峰值,顺应身体节奏,把难事一次性做完。所以我开始强迫自己晚上11点上床睡觉,控制睡前不刷手机,先从恢复作息开始。
每天早晨起床,先写出最重要的5件事,判断事情难易程度,比如”很有挑战“ ”略有挑战“ ”中等“ ”简单“标注,并注明预计花费时长。
针对画视觉笔记分析,一张图最难得部分是阅读书籍和画草稿,而线稿属于中等难度,上色属于简单。
所以放弃一次一张图画到结束,改成每天早晨6点精力最旺盛时,我会2-3小时集中精力读完三个章节,并画完3张视觉笔记草图。
然后下午4点之后,精力效率逐渐降低,就安排画线稿,等到晚上20点大脑几乎无法思考,就给笔记上色。
因为我作息习惯是早上超高效率,大脑可高速运转,晚上几乎浆糊状态,一看书或者思考马上就困。针对作息时间调整修改,曾一天画出三张图,并还有额外时间写文章,备课程。
总结:
1.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了解个人精力峰值
2.每天早晨第一件事:写出今天最重要的5件事,并标明预期时间和难度
3.学会拆分一件事,剥离出最难部分。比如画图的草稿,写作的框架,课程的大纲
02 日程管理,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
精力管理让我一天能够画出三张图,但实际是我一天不需要画3张。
只画图没有其他方向的输出,是一种极其低效率低收益的投资。为了让一张图价值最大化,让自己日程内容更加丰富可控,我还建立每日日程管理。
比如:自己做训练营,学员社群答疑解惑,社群活动运营事物,注意力随时被分割,总是被事情牵鼻子走。书中说我们不应以事件为中心,而是以时间为中心。设计自己的行程表。用一个杯子装石头,鹅卵石,小石头,和沙子的模式。
首先写出自己一天能够支配的时间。详情看图,并标明效率程度。
第一步:把当天最重要的大目标先加进去。比如我备课程时,写大纲,逐字稿,制作PPT,录制视频,剪辑视频,我会拆分不同步骤,最难得事写大纲,和逐字稿,会放在日程最前面占据的时间最多
第二步:在放入比较重要的,比如画视觉笔记的草稿,我预计1h。放在上午高效率时间完成。
第三步:碎片化小石头,比如社群答疑,学员互动,发朋友圈,找素材,见缝插针的放在下午精力偏低时。
小技巧:每天早上我会在便签纸上写出大致的日程规划,而且写得非常潦草涂涂画画,目的是不给心里增加压力。
前期不需要准备多么精美的本子或者画格子,养成习惯的开始是不排斥降低难度。
然后在云笔记中写出详细版本,便签贴在桌子前。每日晚上或第二天早晨看看,一天的完成量,即使没完成千万别自我打击或怀疑,这是很正常现象。
第四步:除了每日行程,我会提前画好一个月的日程表,某些未来确定的事项提前写在格子里,避免被忘记。逐渐从一天,一周,一月,一年,用宏观视野统筹。
第五步:写出每个日程的产出,随时更新周计划月计划,并预留更换项,切勿把时间安排的太紧凑。
因为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所以我们提前给变化留好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我保持每天画1-2张图,同时备课程,把画的图写成文章分发,并录制小视频,总结经验在学员群分享。达到一件事多重目的,收益效益最大化。
总结:为重要的工作留时间余量,绝不拖延。
真正能带给我们重大改变的都是这些大目标。不要放弃把各种事纳入既定时间单位日程的努力。用某种确定性来对抗不确定性。
03 碎片管理,为复杂工作做准备
上面说完日程管理,安排大目标大任务,但总是还有小碎沙子和水,即是碎片化时间。别看时间短,如果管理不当会让我们的大目标也被碎片瓦解。
你是否有过这个经历,本想休息3分钟,结果拿起手机回个消息导致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半小时过去了。本想下班休息半小时,拿起手机刷个抖音,2个小时过去了。
如果我们对碎片化时间没明确的规定和场景化的使用,它们无时无刻不侵蚀注意力。
建议:根据你的工资计划出你的日薪,时薪,分薪,然后再思考1分钟你可以做哪些事,5分钟,10分钟你可以做什么?
最好是针对不同的场景,比如吃饭的10分钟,和睡前10分钟做的事情肯定不同。
看这张图,我所写出的1.5.10分钟分钟能够做的事情。让自己随时心中有数。
同时去拆分你最经常做的大任务,拆成细小步骤,并写出预计时间。
上图中我写出自己最常做的画图和写文章的整个流程步骤,包含发表文章,排版等。
再用项目管理的框架思维,串联碎片化时间,同样能够用碎片时间完成大任务。
另外分享一个计算个人单位时间的产出水平:
1.耗费时间 (用行业的标准对比,是快 or 慢,比如写一篇文章多久)
2.产量 (是否能够按时按点完成)
3.产出质量(做的是否满意,能达到预期效果)
4.产出能量(会为你带来多少收益)
我们需要用80%时间去做20%的事情,博得80%的收益。
正所谓十年磨剑卧薪尝胆,真正的高手是前期不断地为自己积蓄势能,依照行业榜样为自己设置顶点,然后集中释放关键资源,拿下最高价值。
总结
从最开始沉迷一天一图,导致焦虑拖延无法自拔;学习精力管理,顺应身体作息,一次性完成最难事。再到日程管理,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最后碎片化时间系统化使用。
让我从焦虑的一天画一张图,到能够淡定的1天画3张图,同时穿插更多事情。
感觉时间貌似本被管理了,但明白本质还是管理了我自己和我手上的事情,时间依然是那些时间。
我是糕小糕,带你掌握把一本书画成一幅图并记住的能力,解决读书无法专注跑神,读完即忘的顽固性问题,带你体验沉浸心流阅读,高效记忆的知识充电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