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到“长手”的故事时,很感慨。才发现之前的自己一直都是“我弱我有理”的弱者思维,再加上“懒”,简直活脱脱一个“伸手党”!但第一次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更早的时候。
那一段我正在参加心理学读书会,读的书是《直面内心的恐惧》,这本书的翻译很蹩嘴,明明白话能说清的偏偏要用生僻成语表达,虐死我这个学渣了!当时就觉得自己语文课都白学了!这还不是崩溃的,真正让我痛苦的是,我的强迫症,遇上不认识的字或者不敢肯定意思的成语就想搞明白,其实略过去完全不会影响整段文字的理解。
我记得非常清楚,我当时的第一件事就是拍照去问我的闺蜜群,因为里面有个“小百科”平时用起来实在太顺手,根本没去想还有没有别的办法,问了两次我就习惯了,一看到不熟悉的就拍照发进去问,后来童童妈说:你为啥不用汉语字典?
我一下子愣住了,对啊,我为啥没想过还有汉语词典这么个方便快捷的法子呢?还不用频繁打扰盆友们!
至此我好像忽然开了窍,遇上问题尽量不去麻烦别人,学着把对朋友、家人的依靠都戒掉,而且,也很享受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
后来在三课导读师训练营听到长手这个故事,更是深以为然,虽然还是会有一急躁就忍不住去问的时候,但我开始有意识的训练自己,慢慢的发现其实之前有很多事情都可以自己解决,但却发现根本没过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从小到大都是靠着妈妈的指示生活,离开家还没学着长大就躲到了老公的怀抱下,大事小情很少自己去拿主意,有了问题就找妈妈、老公、朋友、长辈,我妈说我傻人有傻福,现在回想一下这根本是缺心眼!
说实话有段时间非常的怨恨他们,如果没有他们一再的过度保护,这几年我也不至于成长的这么痛苦,一个三十岁的人还是十几岁的心智模式。我想这也是我深入骨髓的自卑的来源吧!因为不需要干任何事,后来变成干不成任何事,以至于我就真的相信自己是个废人,只能依靠和攀附别人才能活下去!现在想想其实很早我就开始了痛苦,因为我想独立和长大,可我又不自信,因为我坚信我肯定做不好,但成长的欲望又那么强烈,所以我才会深陷矛盾的泥泞。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个人,要追溯起来还是她打开我成长之路的第一扇门,当时偶然的机会被抽调去郑州市旅游局参加某年的元旦晚会演出,我们几个姑娘负责一个舞蹈节目,大部分都是和我一样刚毕业的旅游专业的毕业生。其间认识了一个小妹妹,大概是我们十几个人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人很漂亮,跳舞也好,导游业务也是没的说,经常代表市局参加公务接待,这都不要紧,最让我震惊的是她作为一个女孩子的独立和自信,在某次我们外出彩排的路上,一群刚从学校毕业的姑娘叽叽咋咋聊东聊西,难免要涉及以后的婚恋情感问题,我们都在憧憬以后的生活,有人表示再过几年就不要做导游安稳在家过少奶奶日子,不上班又有钱花,大家纷纷附和,但她当时说了一句话我到现在都记得:我要靠自己的能力,我要站在男人的肩膀上才能活的有尊严!我不记得之后的事情了,但她这句话一下子让我的内心炸开了锅,轰的一声,天崩地裂!我再也无法平静,一直以来我都觉得自己是负担,以前是爸妈的负担,谈恋爱后是老公的负担,我渴望卸掉这份负担,但我又无能为力,我好像只能任生活牵着鼻子走!自己的命运只能是幻想,从来没想过人生还有另外的可能,我经常想如果那个时候我能再勇敢一点,现在会不会不一样?
所以,我只好带着内心的不甘、对自己懦弱的鄙视,继续生活,现在想想那两年的抑郁大概是必然,几十年的压抑必然要在身体和心理上产生巨大的冲击力。
真正蜕变的开始是从孩子的降生,对于孩子我寄予了太多的期望和祝福,我希望他能活成自己的样子,积极勇敢的去争取想要的生活,做个勇敢、乐观、独立的人。然而我发现育儿的捷径是先育己,因为我无法给孩子我没有的东西,我无法告诉孩子你要乐观而自己却悲观度日,我无法要求孩子勇敢而自己懦弱逃避,我无法期望孩子独立而自己还要攀附家人而活。
想要让孩子活成自己的样子,那就得先让自己活出该有的样子,也明白了孩子不是我的所属物,我没有权利强行改变他的人生轨迹,唯有尽所能做一个足够好的母亲。
做一个独立的人,不依附、不恐惧,面对生活坚韧豁达;做一个灯塔,唯愿在孩子人生的前进道路上照亮他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