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校的表现会影响他们的感受吗?或者学生的感受会影响他们的表现吗?还是两种影响都存在?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来自德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的研究人员对来自42所学校的2000多名青少年学生进行了为期五年的跟踪调查。
主要研究结果
1. 积极情绪和成绩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学生越喜欢数学,越为自己的学习感到自豪,分数就越高。同样,学生越成功,就越感到自豪和快乐。
2. 学生经历的负面情绪越多,成绩就越差。包括:愤怒、焦虑、羞愧、无聊、绝望。
3. 学生感到焦虑和绝望的程度是最能预测负面成绩的因素。两者的关系同样也是双向的,持续的失败增强了负面情绪。
4. 研究人员还发现,与男孩相比,女孩在数学课上表现出的快乐和骄傲更少,无聊、焦虑、羞愧和绝望更多。
作为一名咨询师,看到这一项研究,感觉就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心理与情绪状态影响成绩是毋庸置疑的。然而,最痛心的是有些父母看不到情绪和成绩的相关,有意无意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不但成绩不见起色,最终还导致孩子罹患心理疾病。
首先说说父母的陪伴效应,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孩子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因为孩子太小,所以最初阶段必然有个陪伴过程。陪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而负面情绪的累积和叠加,就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陪伴不好大概率由于父母看不惯孩子写作业时的各种小毛病,“写了擦,擦了写”、“抓耳挠腮”、“揪橡皮”。声色俱厉的苛责之下,孩子犹如惊弓之鸟。孩子不写作业时是亲妈,一写作业成后妈。如果孩子每次写作业都是一次不愉快的体验,孩子怎么会喜欢学习呢?背后的逻辑就是低质量的陪伴——消极情绪累积——厌学。
这背后的原理就是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就像铃声和分泌唾液本身没有关系,可是每次给狗狗喂食时摇铃铛。久而久之,铃声就和分泌唾液建立关联。同理,负面情绪本身和学习写作业没有关系,如果每一次写作业都体验痛苦和不愉快,长此以往,孩子一学习写作业就不舒服,让他如何能喜欢学习呢?
其次是高压高期许带来的压力与情绪状态。人比人气死人,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高压高期许无非是两种来源,一个是和别人比,超过张三超李四,张三李四无穷尽也,看不到尽头。另外一个是父母心中有个高不可攀的标准。如果孩子数次的努力数次的进步,都不被父母看在眼里(你别嘚瑟!你离第一名差多少分?),孩子极容易习得性无助,哀莫大于心死!到时候毁掉孩子的不是能力,而是自我放弃。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1967年在研究动物时提出的,他用狗作了一项经典实验:起初把狗关在笼子里,只要蜂音器一响,就给以难受的电击,狗关在笼子里逃避不了电击,多次实验后,蜂音器一响,在给电击前,先把笼门打开,此时狗不但不逃而且不等电击出现就先倒在地上开始呻吟和颤抖,本来可以主动逃避却绝望地等待痛苦的来临,这就是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和抑郁状态的表现是何其相似。
心理学家随后也证明了这种现象在人类身上也会发生,如果一个人觉察到自己的行为不可能达到既定的目标,或没有成功的可能性,就会产生一种无能为力或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认知缺失、动机水平下降、情绪不适应等心理现象。这种无助是“习得”的,是环境(对学生而言,主要来自父母和教师)给人长期性的负向反馈。
换句话说,习得性无助是环境对人的“PUA”。PUA的操作者往往是父母或者是消极心态的教师。人间处处皆催眠!“催”的是父母,“眠”的是孩子。
最后说说家庭环境,都说贫贱夫妻百事哀、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父母之间的争吵、家庭的变故一样波及孩子的情绪,心不安则做事不专注,不专心又怎能不影响学习呢?有些父母站着说话不腰疼:“小屁孩哪那么多事,他一心读书就行了!”真要有个孩子对父母的病痛(家庭变故)都无动于衷的话,成绩再好又有什么意义呢?
刘启辉,青岛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教授,出版畅销书《学习好其实并不难》《其实你不懂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