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故事讲好了,不仅可以吸引人、打动人、触动人,还可以启迪人、激励人、鼓舞人,更为关键的是,写故事、讲故事的过程还是一个有效沉淀自我、提升自我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讲好育人故事呢?
1故事立意上应该有怎样的格局定位
1. 有初心、有情怀,聚焦立德树人的方向性。
故事的立意怎样才能不会跑偏呢?故事的本身,首先是一篇文章。
立意好,文章才能有深意,读起来才能有韵味;
立意高,故事才能有蕴意,听起来才能有回味。我们还要明白,育人故事的本身,更是一种载体。
育人故事承载着一个老师在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初心、情怀、智慧、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方略等。
也就是说,所谓的育人故事讲述,其实就是通过一种比较文艺的方式将我们的育人初心、情怀、智慧、思想、理念、方略等形象、生动、艺术地展示出来与同仁进行分享。特别是班主任,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落实者、践行者,班主任的育人故事 更是 要以初心情怀为坐标,要以立德树人为基准。聚焦立德树人,表明育人取向;展示教育初心,体现师者情怀;表达育人见解,分享育人智慧;彰显育人方略,折射育人理念……
2.有特色、有亮色,侧重故事立意的独特性。
怎样立意才能更好的聚焦自我特色、凸显自我亮色呢?农人种地,讲究因地制宜,比如“山岭薄地栽地瓜,高粱丰收在涝洼”。再比如有诗云,“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这说明每一区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水深”不要羡慕“水浅”,“山地”不要羡慕“平原”。在当今背景下,不管城里乡下,只要立足于我们所在的区域,脚踏实地地向下扎根、向上生长、向外拓展、向内沉淀,我们都可以有大作为。若是身在城市之中,我们可以立足于当今背景下城里孩子的教育难题和挑战,去探索、去发现。若是身处乡村之远,我们可以定位于 让让阳光普照每一间教室,让每一朵苔花向阳开,小天地,也可以做大文章……所以说,故事立意,不需要刻意模仿,要有自我,要不改自我本色,强化自我底色,突出自我特色,呈现自我亮色,故事才能有独特性、典型性……
3.不急功、不近利,注重育人效果的真实性。
故事不见得总要以大团圆来结尾。教育故事是一门追求教育真谛的艺术。立足于教育故事的真实性是教育故事叙述应该秉承的一种教育情怀。我们许多老师 为了印证自己教育决策的正确性,为了证明自己教育行为的有效性,便在故事中 将教育过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急功近利的 “艺术性加工”,把复杂的教育工作简单化了。结果呢?故事 也就失真了。我们知道,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特别是一线的班主任都很清楚,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很少会有一步到位、一劳永逸的灵丹妙药。在日常工作实践中,我们体验更多的还是一种由衷的艰难和切肤的疼痛感,我们常常在屡战屡败之中节节败退,我们也在屡败屡战之中激流勇进。事因难能,所以可贵!即便是没有获取成功的教育案例,我们真是用心写下来,也会对自己和他人有所帮助和启迪的……
2故事写作上应该在哪些方面下功夫
写好育人故事,应着力于这样几个侧重点。一是要沉下心、守住真,注重故事素材的亲历性;二是要有细节、有过程,注重故事情节的可读性;三是要有创新、有见地,注重育人理念的生成性;四是要启发人、催发人,注重惠及他人的 启迪性。
1.沉下心、守住真,注重故事素材的亲历性。
我们写教育故事的过程本身就是对自己亲身经历的教育事例进行反思、进行反刍、寻求突破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静下心来,在素材选取上要立足于亲身经历的事情。素材具有亲历性,故事才有真实性,讲述才有生动性、感染性,听者才有共鸣感、认同感。白居易笔下的琵琶女为什么能够使得 “江州司马青衫湿”?因为她讲述的是自己的故事,是自己心酸的亲身经历,所以她的故事刚一开讲,便已经进入了状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我们许多班主任所讲的是在网上复制粘贴的别人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即便是讲得再用力,也很难讲出真情实感来……为什么抗日神剧大家都不喜欢看……所以我们要立足实践,沉得下心,守得住真,写真故事、真问题、真感受,才能赢得真正的共鸣感、认同感,才能感动人、打动人、触动人……
2.有细节、有过程,注重故事情节的可读性。
教育故事毕竟是故事,还要有 可读性。这要求故事情节本身要生动有趣,大家愿意听下去,故事才能起到触动人、启迪人、激励人、鼓舞人的作用;大家乐意听下去,故事所承载的理念才能入心、入脑、入灵魂。题目要“色、香、味”俱全,要一下子就能引起人们想去分享的“食欲”。题目追求简洁凝练且不失明确,简单活泼且意味深长。行文要清爽,陈言务去,不要无病呻吟;段落要灵动,以廋为美,不要体态臃肿。过程 要力求完整,把学情分析、问题诊断、策略选取、方法使用、困难突破、结果呈现等内容全部呈现出来。呈现过程中要注意细节上的生动性,甚至细到一个眼神、一瞬微笑、一次回眸,细节可以增加故事的感染力、说服力,但不可浮夸、不可虚构,不可脱离实际。故事不需要满纸讲情怀……
3.有创新、有见地,注重育人理念的生成性。
育人故事不能仅仅停留在以情动人的感性层面,也不能仅仅停留在工作经验总结的积累层面,故事中还要融入 我们理性的冷静思考,这样的故事才会显得更有灵气、有灵魂、有灵性、有创新。也就是说,故事不仅要有生动性、感染性,还要有反思、有感悟,具有育人理念上的生成性;有创新、有见地,具有育人见解上的新颖性;没有创新,也就缺少亮点,也就引不起听者的认知共鸣和情感感动。育人理念并不是教育专家的专利,我们人人都可以有,其前提是,我们要勤思、善思。思考是智慧和创新的源泉。我思故我新,我思故我成,我思故我有,我思故我丰……教育需要经验,但要不得经验主义,因为……
4.启发人、催发人,注重惠及他人的启迪性。
育人故事不仅仅是为了展示自我的情感、情怀、初心和爱心,更是为了触动人、打动人,启迪人、鼓舞人、激励人、催发人;育人故事不仅仅是为了总结自己,沉淀自己,更是为了将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拿出来与他人进行分享。写的时候要不断反思:我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这样合理吗?还有更好的做法吗?写的时候反复地追问:这些问题,我怎么解决才能更合理、更人性、更有效呢?力求让他人听后,眼前一亮,对,问题 原来还可以这样解决……
3故事讲述时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技巧
1.用服饰彰显大气。着装要以正装为主,端庄、大气……
2.用眼神彰显朝气。一亮相,就要用眼神传递给大家一种昂扬向上、精神焕发的精气神,阳光暖人却不咄咄逼人,积极催人却不盛气凌人……
3.用手势传递锐气。手势到位,可以传递一种锐气。锐气是一种蛰伏的高调,是一种内敛的锋芒。动作设计,简洁有力即可,不要拖泥带水……
4.用情感彰显灵气。讲述时如果没有情感变化,故事的灵气、灵性和灵魂就会黯然失色。要根据情节来设计情感变化。情感要真诚质朴,我们的讲述会因真诚所以感人;我们的讲述会因质朴所以动人……
5.用上心铸就底气。底气源自于上心的追求。比如,要熟记内容,不仅要将稿子记熟背会,还要反复揣摩,将之内化于心。讲稿,内化于心,洒脱,方能外显于形。此外,还有,语速要得当,音调要适当,断句停顿要恰当等等。
总之,立意、写作、讲述三者都很重要。其中,写故事,是个硬功夫,临时抱佛脚是写不出好故事的。这需要我们细心、留心、用心,笔耕不辍,将经历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就当下而言,我们的许多老师平时干的很多,但总结的很少,特别是主动将自己的心得体会写下来的人更少。平时要多写,写下来,我们的经历才能转化为经验,写下来,我们的经验才能提升为理念,写下来,灵光闪现的灵感才能固化为一种永恒。写得多了,就可以为我们写好育人故事、讲好育人故事积累广泛而又详实的素材!
来源:赵方强名班主任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