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自由职业者,由于工作关系,我每年都会阅读大量的书籍。虽然读书量并不是太多,但上百本还是有的。
前些年看的大多是小说类等消遣类的书籍,这几年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开始大量阅读实用性的书籍。看得多了,在身边的人眼里,渐渐化身为书呆子的形象。
所以,经常会被问到诸如此类的问题:“每天总看书,你累不累啊?”“每年读上百本书,真的都读完了吗?”
其实,对于热爱读书的人来说,读书本身就是最好的奖励,压根儿就没有累的感觉。那种沉浸其中的愉悦感,那种读书时有所收获的满足感,非不爱读书人所能体会。
当然,书读的多了,速度自然就快了。而且,在阅读实用性的书籍时,通常都有技巧可言,特别是同主题的书籍,很多内容都是相通的,读的多了,就不必每本都细看了。所以,在阅读这类书籍时,我通常会遵循以下四个读书法则:
第一,80/20法则,又名二八法则。
这一法则源自经济学中的二八定律。
所谓二八定律,是经济学家帕累托在19世纪末发现的,他是意大利人。当时,他发现,在很多方面,最重要的部分只占据了其中的一小部分,大约是20%;其余的80%,虽然是多数,却是非常次要的。比如在财富方面,世界上20%的人拥有了80%的财富。
其实,对于一本书来说,也存在着二八法则。换言之,一本书的精华部分,也就是80%的有价值的东西,可能只占全书20%的页码。具体来说,一本200页的图书,最有价值的部分可能只有40页。
所以,要根据这一法则,分配阅读时间。
第二,集中击破原则。
这一原则是针对上一条原则来说的。一旦确定了全书的精华部分,那就找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集中最主要的精力,优先攻读这部分内容。也就是说,用心精读这部分内容。至于剩下的80%的内容,泛读就可以了。
以我前些日子读的那本《这辈子,只能这样吗?》为例,通过目录可以看出,这本书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分析低成就的高潜质族群的特点和形成原因。其实很多人都属于低成就的高潜质族人群,对现状不满,不甘于平庸,却又很难改变。
第二部分,提出改变自我的步骤和方法;
第三部分,分析改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的策略。
从这几部分,就可以看出,最重要的内容当然是第二部分中的实操部分。那就重点看着一部分内容就好了。次重点是第三部分,因为涉及到下一步的提升。至于第一部分,大体翻翻就可以了。
另外,对于写作者来说,即使一本书的内容全部都是原创的,也不免会引用到前人的观点、事例等等,真正做到百分之百原创的内容并不多。而这部分百分之百的原创内容,就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
第三,逐步递进原则。
很多人在读一本书时,习惯从头读到尾。其实,要提高读书效率,可以“不按牌理出牌”,无需按页码从前往后阅读。可以跳读,先阅读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再慢慢扩散到其他部分。
还可以按照主题阅读的方式,在一段时间内,阅读同主题的书籍。比如你想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那就找一些经典的指导写作方面的书籍,像《写出我心》、《哈佛非虚构写作课》、《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等等。
第四,输出法则。
这是我最常用的一种读书方式,即“输出倒逼输入法”。每逢读完一本书,都会写一篇书评、拆书稿或说书稿,在写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自己对这本书的了解还不够透彻,然后再重新翻书读,读后再写。写完之后,就会发现,确实真正地了解了这本书的重点内容。
即使不写书评,也一定要记笔记,重点记录一下书中的精华部分。也可以用简简单单的二三百字总结一下书中的要点内容。否则,你会发现,书读的不少,但很快就忘到脑后去了。
以《刻意练习》这本书为例,读罢之后,可以按照“是什么(刻意练习)—为什么(刻意练习这么重要)—怎么做(到刻意练习)”的思路,把这本书的内容简单梳理一下。
正所谓雁过留痕,风过留声,读完一本书,就要有一本书的收获。读书的这四个原则,你get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