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常女子会说,面包房子钻石玫瑰都很重要,但那些都不及你待我的真“心“。花草皆有意,人亦有真情。凡事皆讲究用“心”。
你可知,文章原来也是需要用“心”来作的?
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的做法就是仿写。抄好词好句,读很多作文书,信奉“才思泉涌梦笔生花”、“下笔如有神”。却从来没有想过, 这个词是什么含义,这个语句这样表达,代表了什么含义。换个方式表达,又是什么含义?
当我读到叶圣陶先生的著作《文心》,猛然领悟到,之前的做法中什么都有尝试,唯独缺少思考,缺少了那颗善于发现、善于体会的“心”!
2
篇首提到“一词多义”。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我们会学到一个字的多重含义。比如,“梦”这个字,既可以做动词,又可以做名词,还可以做形容词。“我梦见了某某某”,这句里是动词。“我做了一个美梦”,这里的“梦”是名词。“成为一个伟大的人是我的梦想”,这句话里,“梦“又成了形容词。所以,在一段话中,如果用最恰当的词语形式,体现了一段话的准确程度。为何有的人说话会让人感觉搞笑甚至怪异,有的人写不出文章来,或即使写出来也感觉干巴巴没有感动人的地方?皆是因为用词的准确度不高。
除了词,还有语句的提炼。文章要“知”情“传”意。明了自己心里想的是什么,想表达什么,然后用准确的词组成一句一句的话,写出来,即使不够优美,“情”也能传达出来了。最忌讳的就是文章“有病”。一为用词、用语不恰当;二为意义的缺略和累赘;三为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用词不恰当和胡乱用,使旁人听了好笑,有时弄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文中举了几个搞笑的事例,也体现民国那个时代人们在新的思想和潮流中的动态:“办一点社会主义——即做一点公益事业”,“两个月来不到行做事,又觉得很解放——自在、闲散的意思”,“卫生毛巾、卫生酱油、卫生豆腐干——实则丢掉了卫生这个词的意义”,“我们来共产主义——两个人剖分一样东西”。更有甚者,有个学英语的中国人,将“驰骋文坛”翻译成“马在马堆里跑来跑去”——让人笑掉了大牙。所以歌德说:“不懂外国语的,对于本国语也只能懂得一半。”
岛初赴举,在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已。俄为左右拥止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推”字与“敲”字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所谓推敲典故,便由此传开来。
3
"腹有诗书气自华"、"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都是告诉人们,多读书,气质都会不一样。
难道我们天天读书就好了吗?《文心》告诉我,"读"书而不是"看"书。很多人都只是"看"而非"读"。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读了《文心》,突然就感觉以前从来没好好学过语文,没正儿八经学过写作。触发即能由文中的一件事,想到其他的事,有新的感悟。这些其他的事和感悟,便是作文的材料。
读书要选好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位好友。虽未曾谋面,但似曾相识之感扑面而来,亲切而熟悉。而读一些古文,我们更能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诗人、小说家的处境、心境,如自己身临其境,或唏嘘不已,或如痴如狂。读书触发了自己的心境,我们才能理解“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阔达;“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豪迈;才知“草长花繁非我春”的怅然;以及“对镜贴花黄”的喜悦之感。
写读书笔记是获得新思路的好办法。如能将读书时获得的触发写出来,便将是一篇极好的读书笔记。从小处说,着眼于字或词。→例如,已知道“所”字的意义了,但“所”字有几种用法,你们知道吗?→处处留意,学会归纳。
从大处说,发现其中的若干规则。→①了解不同文章的风格,如雄健或柔婉;②小说的开端或结尾共有多少写法;③某篇文章、某首诗或词,觉得其中有几句是好句,能说出其所以好的理由,写出来就是读书笔记。④对书中的话有疑点或与生活有相印证的时候,写出来。
读书笔记贵有“新得”——记录自己的心得与研究成果,若想证明这些成果,需有论断、理由和例证。
4
大文和乐华去游玩,走在半路上,虫鸣花香,山清水秀,山似乎在向他们走来。“你看,那苍翠的山在那里走近来迎接我们了。” 说完,大家都笑了。遂一起分析:我们为什么会感觉到山在向我们走来?原来是人在过去,相对性理论,就感觉山在过来了。拟人的手法把山都可以写活了。在游山玩水时,“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平平板板记下来”,这叫记叙。而“依了自己的感觉,把接触到的景物从笔端表现出来,犹如用笔作一副画一般”,这叫印象的描写。
若想精彩,一定是印象的描写更有感染力。
各类修辞可助一臂之力。修,即调整。辞,即语言。有了“辞”,才知说什么,而有了“修”,才知道怎样说。利用了感觉的要素,积极地使所说、所写的语言增加力量。即,用“心”。举几个例子:“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运用了拟人和铺张的手法,战争年代的硝烟弥漫、剑拔弩张的紧张气氛顿时浮现在我们眼前;再如“风萧萧兮易水寒”,运用拟人、映衬等手法,描绘了一副大义凌然、苍凉悲壮的景象,读之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将士赴死而不悔的坚定形象。
修辞可使文章更胜一筹,但需与事情和情境有关。
5
最重要的也是最难的部分来了——文章的结构。一篇文章的结构是否完整,是否读完让人感觉很顺畅,同时又有意犹未尽之感,是重要又难得的一件事。愚只能记录下几个要点,以用于审视文章是否结构完整。
解决三个问题:怎样开场,怎样说出主要的意思,怎么做个收束。
三个原则:秩序、联络、统一。
创作三要素:发现题材→新鲜意味→使它成熟→写出文章。
不妨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一个东西的症状、一个事情的经过、一种什么主张。→中心意旨
②中心意旨在我们的意念中怎样来的?→某种因缘、许多事理、物理中发现的→依据
③这项材料可以增加中心意旨的力量吗?能或不能→统一
《文心》全文贯穿始终的,便是“心”字。愚认为,这里的“心”不仅是指用心对待,更是指用“心”去思考,获得“心”的发现,才能写出“心”的文章。它的写作背景是抗战时期,因此里面的很多题材都是抗战时期的题材。但里面提及的三十二个主题,即使是现在,也是适用的。“中学生的三十二堂国文课”,三十二节涵盖了修辞、语法、词汇、诗词、小说、日记、书信、工具书、文学史等诸多与作文相关的语文知识。但愚认为,这不仅仅是中学生的国文课,更是所有人的国文课。读书贵有新得,新得在于记录,于是作此文,表达我的感悟,但,愚认为,“心”的力度尚不够!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