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里我要写我周未看的一本故事集,一个近几个月每天必追的公众号主人,一个非常喜欢的擅长写散文和随笔的女人,一个叫苏小旗的女人写的故事集。
大概两三个星期前,我找苏小旗定书,她告诉我,当天发,结果,她忙忘了,我知道,带娃工作的女人都很忙,而且还要写字,就更忙了。
我想,好饭不怕晚。
接着,就是周未了,为了不想错过第一时间收到书,因为工作原因,家里没人,我又告诉苏小旗,可以下周再给我寄,就这样,周四才收到书。
当然,在收到书之前,我也没闲着。我喜欢看苏小旗写的散文和随笔,她说,事事皆可成文,在她笔下,事事那样悠然平静,那样娓娓道来,又字字诛心。
我没有借助网络,去搜索关于这本书的一切,我要把最好的心情,留着书到手时再慢慢回味,所以在未见到书之前,我宁愿依靠想像去猜测,它有可能是一本散文或随笔集,书里一定有她们家的两只猫、有糖小姐、有她妈妈等等,她生活里的一切欢笑和忧郁,在她的文字里,最终都能化成人生中一朵朵不艳丽但开不败的花。
-2-
拿到书的当晚,我便像三天没吃饭似的,拿起书逐字逐句的饱餐起来,生怕错过了一点点营养,直到已过了吃消夜的时间,我才想起来,这书可以留到明天再慢慢看。
每次看苏小旗写的故事,总会像着了魔一样,必须一次看到结尾不可。对,这不是一本散文或随笔集,这是一本故事集。
故事集里,写了二十几个人物的一生,如果必须给这些人物贴上标签,他们有狡猾奸诈的,有善良贴心的,有坚韧不拔的,如果必须给这些人物的一生下个定义,他们有动荡时代下的乐活人生,有苦难生活中的坚韧倔强,有残酷人生中的摸爬滚打,看的时候,我不可免俗的猜测,这些人物是否真实存在,是否是就在苏小旗身边。
直到最后,正如苏小旗说:它呈现给你的,是生活,是人们从久远的年代走来,直到现在你我眼下所知或不知的真实的生活。
这本故事集里,描写了我(苏小旗)奶奶与两个爷爷的婚姻、白曼的一生、韩东梅的一家、许斌的一家、狠心的老米等等,追溯时间,这些人生活的年代,于我们而言,是困难的,于他们而言,大概是苦在其中,乐在其中,在苏小旗的笔下,是接近事实却不带任何疼痛的诉说。
越看到最后,越能想到余华的《活着》。我们生活在尘世间,只觉当下的苦与乐,只叹当下的悲与喜,怨时间残忍,怨世事不公,怨人世太可怕,怨好人多薄命,怨生活太残酷,其实,人的一生,享尽荣华富贵也好,受尽白眼屈辱也罢,坚持到最后的,都不过是平平一生,到头来,终究只叹一声:“时间多么残忍,它带走许多人,如一阵轻风吹散烟灰,瞬间了无痕迹,但是,时间它又是这么温柔,阵阵拂过尘世万物,却沉淀下了我这颗善感的心”。
感知我还能看到明媚的阳光,听到滴答的雨声,感受到晴天的温柔,雨天的沉闷,能够看到亲人的笑和哭,开心的时候,举杯沉醉,不开心的时候,默默流泪。
这一切,都只有一生而已。
-3-
看苏小旗的这些故事,我一直都动着心思要写“书评”,或许不算是书评,只是想表达书读完了之后的感想,于作者,于书中人物。
看完之后,我想尽办法让自己沉于故事里,毕竟他们生活的年代于我而言,是充满了画面感的苦,我很想在心底生出一些波澜和感动,哪怕挤出几滴眼泪也好,再不济,一声长长的叹息也可以,但整本故事两篇读完,他们千疮百孔的人生,没有获得我一滴眼泪,或一声叹自己,不带一丝悸动,正如“平生”。
不怪我太心狠,只怪苏小旗讲故事的功力过于深厚,以至于我在不知不觉中,到她的故事里走了一趟,生于那个时代,长于那个时代,一生之中,吃过的美味、睡过的女人(男人)、受过的苦难,都不过是拼命活下去的垫脚石,再苦再难,走到最后,就像王素平、徐世威、赵玉芝三位老人,年轻时是至交好友,中年时又分道扬镳,老年相遇,莫不叹岁月匆匆,一切过往,不过过眼云烟,再见仍是朋友,吃肉喝酒跳舞逗趣。
有人可能会说,吃五谷杂粮,哪有锅碗瓢盆不相撞,这么超脱,敢问小仙在哪里修行,其实,即是吃的五谷杂粮,排的是屎尿屁,那么,再多的苦再多的难,亦或美食果腹,金银加身,也是生命的一种,你嘴馋人家的风光无限,别人艳羡你的烟火与平淡。
在动笔写下这些的时候,我想过要看看人家的书评,我怕我写得没人家好,但是最终我没有看,我顺着自己的心,写下了这一千七百余字,我想,平平一生,忠其一生,忠其我心,个人有个人的活法和看法,如果连一篇读后感都要去参照人家的,那就太辜负苏小旗的故事了。
无戒365极限挑战营,挑战第19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