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本身是一个过程,它并不在于终结点。也就是说,不是真的要崇拜一个人或盼望一样东西,而是保持心里的崇拜感。这个崇拜感的对象可以是宇宙,可以是不可解的海洋潮汐,可以是人世间复杂的因果。
如果你关心的是结局,是答案,是目的,那就读哲学;如果你觉得过程可能比答案还要迷人,那就读文学。人精神上的快乐与物质上的快乐,需要平衡。没有绝对精神上的快乐,也没有绝对物质上的快乐,走向极端的任何一边,都可能导引出一种不健康的生活。
我们是不是可以尝试缓下自己的脚步,并且学会等待,等待花开,等待果熟,等待不同季节的不同食材,等待食物用复杂工序细心料理。只有让等待变成一种态度,一种心态,它才会成为生活的信仰,成为人的新价值。
有比较之心就是缺乏自信。有自信的人,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是一种充满而富足的感受,它可能看到别人有而自己没有的东西,会觉得羡慕,进而欢喜赞叹,但回过头来还是很安分地做自己。
最好的信仰,一定是禁得起所有人的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