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位领导,一起走访扶贫帮扶对象。
本来,政府通知要求上午必须到位,因为周一单位事比较多,后又和政府领导沟通,下午到。
现在下乡,在农户家里吃饭,每顿要交二十元的伙食费,有的单位还自带猪肉给老乡。
我们在单位吃过午饭,十二点半出发。我们所包的村子离城里八十多公里。先到乡上报道,跟包村干部领会精神,领取表格。乡上这段时间被忙的焦头烂额,所有干部都包村到户,深入农户,实地走访调查。我们这些单位只是做一些配合。
今年按照中央精神要求,首先核定精准贫困户,政府各级党员干部包村到户,彻底解决贫困户。我们单位初次共包了十五户,后又经核实调查有六户不够资格,剩下九户。
精准贫困户的条件比较苛刻,年收入不超两千八百元,全家(包括父母儿女)不能有一个正式的工作人员,不能在城里有房产、车辆,不能享受低保户待遇。经过这几条的筛选,剩下的不是身患残疾,就是上了年纪,不能下地劳动的孤寡老人。我们帮扶的这几户,都是六十到八十的老人。
从乡镇府出来,走了一个多小时的泥泞山路,这里的路,都是近几年,村村通工程改造的水泥路。因为今年雨水多,山坡上的泥土,被雨水冲到路面,比原来的土路都泥泞,饱含了雨水的稀泥,被车轮压下一道道的深壕。好几次都暗暗祈祷车不要陷入泥里。
在一道深沟里七拐八拐,一个有点荒凉的小村,出现在眼前,向一位刨土豆的大娘打听,终于到了。
把车停在了一个较为宽阔的地带。仔细打量这个村子,我第一次来,不熟悉。村子坐落在一个山沟里,两面半坡上能看见几户人家,路边长着极为茂盛的,有些发黄的野草。每家门前都栽种一颗杏树,火红的叶子煞是好看。黄绿相间的榆树叶,被风一吹沙沙的往下落。
我们去找村长,很不巧,村长卖土豆去了。只能自己找所包的农户了。找就近的人家去打听,一条上了年纪的小狗,冲我们汪汪的叫个不停。“有人吗?有人吗?”喊了两声,走出一个六十多的老人。我们说明来意,想让他帮我们带下路。
他不肯,说咱也不是贫困户,也不掺和这。
还又说,我儿子在北京哩,每个月一万多挣了,我们不稀罕这。
话虽是这样说,可也能听出来,对这件事有意见。但还是指给了最近的两家。
分别是丧偶五年和七年的两个老婆婆,在一起捡土豆,佝偻着后背。两手沾满了黑乎乎的腐烂的土豆泥。我们说明来意,发放了一张明白卡,上面是贫困户的基本信息,和我们的姓名、联系方式。然后一起拍照,回去做影像资料,交待上级检查。
看着她们殷切的,对我们充满希望的目光,我们感到非常惭愧,他们哪里知道,我们只是来走走过场,做做秀。对于她们的现状,我们无能为力。只是为了交差。
淳朴善良的老人,对我们没有任何戒心,不用细问,就把家庭状况和盘托出。
最后,在老人的絮叨中,我们落荒而逃。她们孤独、困苦、寂寞,是社会问题,也是家庭问题。都有儿有女,为了追逐城里的生活环境,和上学条件,背井离乡,生活尚且不能自保,如何能顾及家中的老父母?
在一位较年轻的,热心的妇女的带领下,我们踏着羊粪和雨水、泥土混合的污泥里,我们来到一位去年跌倒,断了腿的八十三岁的大爷家中。大爷的家位于村东边,掩映在一片断壁残垣中。
大爷四个儿女,都不在村子里,去年冬天老人在沟底下,被雪滑倒,儿女们请人照顾老父亲。直至今年夏天。老人家现在自己做饭,雇的人只负责挑水。看着老人拄着拐杖,靠在墙边的样子。我想万一老人哪天不在了,大约最早发现的,一定是这个挑水的吧!
也许是老人太寂寞的缘故吧,老人不厌其烦的,和我们讲述他的儿女,怕我们对他这些不管不顾的儿女,产生任何的偏见。因为天色见晚,我们例行拍照合影。老人好像并不在意我们的目的,还在继续絮叨着,直至我们告别出来。
下坡到沟底,回过头还能看见老人拄着拐杖,瘦小的身体,像一座雕像一动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