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按点去接女儿放学,我们总是在路上碰头。从她的表情中我就可以判断她当天的学习状态。她焦虑、沮丧、开心、兴奋我都看在眼里,藏在心里。她开心时,我更开心。她沮丧焦虑时,我尽量平复心绪,努力做到镇静自然,尽量讲些轻松的话题。希望她能从焦虑中走出来。
大多时候,女儿的心情很不错,我们相隔十来米的距离时,她已扬起小手在她的额头前晃动着,与我隔空打招呼。我也连忙以同样的姿势回应。
相互走到跟前时,我们手挽着手并排走在回家的路上,女儿果然心情愉悦。我都会若无其事的问她一些轻松的话题后,再转到问:“今天考试了什么课程?”有时回答得很兴奋,有时夹带着沮丧。
今晚我们相遇时,女儿跟我说,她今天做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情。看她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兴奋,我也跟着高兴起来,急切问:“什么事?这么大的动静。”
女儿说,她今天终于鼓起勇气向数学老师朱老师问了自己不懂的问题。老师当时还没有时间,后来她们约定好时间再去的。我连忙问:“那你搞懂了么?”“懂了,计算题还要自己再去做一遍,消化掉。”我当即就竖起来两个大拇指表扬了女儿。并要她再接再厉。
她说,自己中午还趴在桌上哭了。我惊慌的问:“为什么?” 她说:“就是数学题没搞懂,心里着急,想问老师又不敢去,内心挣扎的要命。” 后来,自己终于鼓起了勇气去问数学老师,老师与她约好时间,跟她讲解了没有弄懂的题目。
我鼓励女儿明天再继续问老师。并对她说:“习惯了,就不怕了的。” 我也跟她讲了我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是因为自己胆小不敢问老师问题。后来不懂的问题越积越多,不会做的题目也就越来越多,到后来就完全不行了。甚至害怕上这门课了,成绩一落千丈。
女儿还是想把没弄懂的题目搞懂。可胆子又小,不好意思。这种心情我理解,而且感同身受。其实在求学阶段,很多很多同学都有这种情况。
我读高中的时候,很清楚的记得我们当时的数学老师曾老师,他那时还是我们学校的校长,我们的毕业证上还盖有他的名字的印章。很随和幽默,他的儿子也在我们班上。
他站在讲台上,手持粉笔在黑板上拼命的给我们讲解习题。我感觉也听懂了。可是做题时又会觉得很棘手。找不到思路。不懂的知识点没有及时的理解消化。老师有时也停下来问:“都搞懂没有?不懂请举手提问。” 每每这时候教室了总是很安静。老师就默认同学们都听懂了。可是,作业反馈下来时,让老师特别失望。考试结果更不谈了。
想来,很多同学也和我一样不会做题目,课听的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又不敢提问。像南郭先生一样混。到头来还是害自己。
女儿今天鼓足勇气,迈出了自己艰难的一步。接下来就更容易跨出下一步。我鼓励女儿继续坚持。老师也非常喜欢爱问的学生。女儿是在实验班,老师们都很优秀。也都在全力以赴为同学们明年的高考。
我也总是鼓励女儿,不懂就要大胆的问。学习上的疑问要及时解决。多了就很难搞懂了。就像我们平时走路一样,遇到路上堆的石头。及时清理,就不影响我们,如果多了不及时清理,时间一长,越积越多。到时候路上积满了石头,抬脚的地方都没有。完全不能走了。
加油!相信自己,努力的过程也一样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