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半家这边有个亲戚今儿个在我们家吃饭。其他倒也没什么,只是中间有个小插曲,他的儿子远在宁波今天也要回来,照理说自己打个电话问问到哪了就行,他自己不打,让另一半打电话过去问。
这种典型的明明内心关心得不得了,表面上却云淡风轻,不在意的样子,真是看得让人捉急。
似乎我们的父母辈有很多是这样的。
比如,孩子有一天晚上回来得特别晚,做父母的心里担心得不得了。好不容易孩子终于回来了,一般都会一通指责:“你晚上干什么去了,这么晚回来,有没有点时间观念的,好歹先跟我们说要晚回来吧?”
孩子面对这样的指责,原本晚归的愧疚心被指责冲散,开始反驳:“我有我的自由,你们有什么好管的?”
这样的对话,往往使得双方不欢而散,各自憋着心里的委屈回屋了。
但是,如果父母见到孩子的一瞬间,说的是:“你终于回来了。你这么晚回来,我很担心,所以都没办法安心做事,更没法安心休息。”
孩子晚归时内心肯定是忐忑不安的,回来收获父母的关心,听到父母内心的真实感受,他也会明白。也许他心里也会默默决定下次如果要晚归,会提前跟父母说一下。
比起父母指责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沟通方式,其实是信任孩子,他自己也会做出合适的解决方案,并且会更好地去执行。
我一直认为天下没有一个父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
很多时候,我们的问题是不懂得如何去爱。
外甥女一直以来有个问题,就是不怎么爱吃饭。姐姐姐夫为了她的吃饭问题也是头疼不已。
晚饭时,她只是夹了两口菜便不吃了。姐姐给她盛了一碗稀饭让她就着菜吃。但是她还是不怎么愿意去吃。
我对她说:“你看,看着你那么瘦,外婆很心疼,所以特别用心做了这顿晚饭。可是你没有吃,外婆心里可难受了。”
外甥女还是很在意她外婆的感受的,便吃了起来。但是很少主动去夹菜,我对她说:“我想你是可以自己夹点菜的吧。”
结果外甥女对我说:“妈妈每次给我夹菜的时候,爸爸总是说让我自己夹,结果手上却给我夹过来。“
其实,我们心里都明白不能替孩子代劳太多,但出于内心的担心焦虑,还是忍不住这么做。
不管是亲子之间还是朋友、爱人之间,少一些对对方的要求,多一些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尊重对方作为独立个体的存在,很多冲突可以避免,彼此的感情也能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