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因为要出去吃饭,老公不停的催促孩子“你能不能快点?你妈还脚疼呢,全家就等你一个人了……”看着孩子慌乱的表情与动作,我忍不住开口说“别催了,你不催她也着急,你越催她越乱,让她慢慢来”孩子抬头给我投来一个感激的眼神,我笑了笑说:“没事,不着急,你慢慢穿,我坐凳子上等就是了。”
到了吃饭的地方,下了车孩子跟我说:“妈,你今天怎么这么好呢?不但没有催我,还帮我说话?要换做平时你也是不停的催我,快点,快点,要不要迟到了,你怎么这么自私只考虑自己,不考虑我还要上班等等?”被孩子这么一说,我好尴尬,不用想我也知道这是我平时的日常,(因为确实是上班很着急,现在想想这只是借口而已)。孩子接着说:“其实你催了这么多年,我都麻木了,从一开始你催我我很着急,到现在,不管你怎么催,我都这样,甚至有时候你越催,我越慢,因为被你催的已经打乱我的节奏了。”我果断道歉:“以后,我不催了,因为这几天脚行动不便,身有体会,当有事要出门时,本来我就很着急,但脚疼又穿不上鞋,而老公又催催催,从心里只有烦一个字。”也因此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记得孩子上幼儿园时,因为要上班我家总是第一个到,所以在我返回的路上经常在看到有家长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总是不停的催孩子,有些幼儿园里不能吃东西,家长一手拎着孩子的书包,另一只手扶着孩子的背“能不能走快点,能不能快点儿吃饭,不然你会迟到,妈妈也会迟到,到时候妈妈迟到了可是要扣工资的,就没办法给你买玩具了”,这时候,妈妈在前面走着,孩子小跑着想尽力赶上妈妈的速度,其实看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家长们都觉得见怪不怪。哪个孩子是不需要催的,不催就只剩下迟到,不仅自己会老师训,而且孩子更会被老师责备了。所以这种现象对于家长来说早就已经适应了。
节前带着孩子们去超市买东西,本计划带孩子出去游玩的,可是又考虑到这时候出去哪哪儿都是人,就放弃了带孩子出行的念头,准备就回老家陪老爸几天,跟老爸聊聊天,做点好吃的,如果可能就带孩子在周边的旅游景点逛逛也就当是满足孩子想要出行的念头了。出超市时,看见一位妈妈带着一个小孩,大约三四岁的样子,从超市采购了一大堆东西,妈妈走的特别快,一路上还不停的催孩子快点儿走,“快一点儿啊,你怎么这么慢”,而孩子只能几乎接近于小跑想要追赶上妈妈的脚步,可途中由于小跑的太快摔倒了,这时候妈妈转过身看孩子,又开始抱怨,怎么这么不小心,走路都走不好,这要是严重了,可得去医院打破伤风针,孩子顿时就开始哭闹不止。其实像她这样的家长还有很多,一直催着孩子干很多事情,催吃饭,催写作业,催睡觉,只要是能催的,好像都会被强压在孩子身上,而有些脾性不好的父母,(比如我们)还会通过打孩子的方式来泄愤,就因为一个慢,而让孩子委屈、痛苦,他们就这样被父母的焦虑和急躁拉扯着,一味的为了讨好父母,去尽力的迎合,可就算这样也换不回一个不催促他们的家长。
看着这个孩子小小的背影,真的觉得很可怜,他是那么的努力,那么的无助,那么用尽全力……不禁想起我孩小时候,被我催促是不是也是这样?因为我也总催她慢,但区别只是我拉着她跑,从来没有把她扔在后面跑过。孩子小的时候有一次吃饭,一群好友相互吐槽,我说“我家孩每天因为慢,被我不停的催……”还没说完,有个好友说“你别催人家,女孩家慢慢的多好呀?你性子急,你不能指望这么点小孩也跟你一样吧?况且你是大人,她是小孩。”我说“我也知道,但控制不了自己。”所有人都说:“是呀,现在说的可好了,到了那会就不由自己了。”
其实我们因为自己的着急,所以嫌弃孩子磨蹭时间,耽误自己的时间;因为着急而过早地让孩子看书认字、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不管孩子是否愿意,最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全能的;因为着急,也希望孩子比父母们能过得更好,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把所有自己未曾实现的心愿而强加到孩子身上。可是我们忘了,他们只是一个孩子,本该有无忧无虑、开心快乐的童年,他们的腿没有那么长,迈不开多大的步子;他们的小手还没有那么灵活,还不能快速地穿戴整齐;他们的嘴巴还没有那么大,不能一口就能吞下所有的食物;他们的小脑袋还在发育的过程中,一下子之间是很难接受那么多东西的。
如果真的是为了孩子好,请不要再催促孩子,多花费一些时间等等他们吧?
没有人天生就拥有大人的模样,大人的行为,孩子的成长、思考都需要花费一个过程,当你在陪伴孩子的时候,尽可能的放慢你的脚步,陪着他一起成长,陪着他一起感知世界,也许你会发现孩子更为优秀的一面呢?虽然现在总有些人说凡事过程不重要,只看结果,但对于孩子,不要为了所谓的速度而忽略了过程,不要因为终点而漠视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点一滴,不要因为你的催促,而让孩子委屈流泪,别让孩子成为一只流泪的蜗牛。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区别只是花期不同, 让我们就这样慢慢的陪伴,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