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四年(1402)元月,朱棣开始了他的最后一次冲击,他的老冤家盛庸、平安、铁铉等人已经得到了消息,修好城墙等待着朱棣来攻坚,然而事情发展让他们大出意料的是,朱棣并没有去找他们的麻烦,而是取道馆陶渡河,连克东阿、东平、单县,兵锋直指徐州!
盛庸和铁铉慌乱了,他们明白朱棣的企图,他的目标不再是德州、济南,而是那最终的目的地——京城,如果让朱棣达到目的,一切就全完了,于是他们一反防守的常态,开始了对朱棣的追击。
--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儿》卷一
朱棣要“靖难”,理所当然的认为要一城一城的占领,直到占领南京,结果他在山东打了一年多,几次被对方的坚城所阻,还险些丧命。这一次他直奔南京,果然,那些守城等着他来攻的明军立刻放弃坚城开始追击,攻坚战变成了野战。
西方也有类似的例子,二战时法国人在法德边境修建了被认为无法被攻破的“马奇诺防线”,结果德国人绕过这条固若金汤的防线,从比利时攻入法国,很快法国沦陷,这条防线不仅没有发挥任何防御作用,反而麻痹了法国人。
马奇诺防线(法语:Ligne Maginot,英语:Maginot Line,德语:Maginot-Linie),从1928年起开始建造,1940年才基本建成,造价50亿法郎(1930、1940年代货币),其名称来自当时法国的陆军部长A.-L.-R.马奇诺的姓氏(1877~1932)。防线主体有数百公里,主要部分在法国东部的蒂永维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位于法国东方所设的防御工事,由钢筋混凝土建造而成,十分坚固。由于造价昂贵,所以仅防御法德边境,至于荷兰则由英法联军作后援。防线内部拥有各式大炮、壕沟、堡垒、厨房、发电站、医院、工厂等等,通道四通八达,较大的工事中还有有轨电车通道。
由于法比边界的阿登高地地形崎岖,不易运动作战,且比利时反对在法比边界修建防线,所以法军没有多加防备,但万万没有想到德军会由此突破。1940年5月德军诱使英法联军支援荷兰,再偷袭阿登高地,而马奇诺防线也因为德军袭击其背部而失去作用。
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叫做“灯下黑”,原指照明时由于被油灯自身遮挡,在灯下产生的相对阴暗区域,引申为由于身在其中或者先入为主,对一些信息产生屏蔽而导致看问题不全面或产生错误的认知和行为。我们称之为盲点。
盲点
盲点原指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这里指关于我们自身的真实存在的信息,但是我们自己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不知道,别人却可能看到。
视网膜上无感光细胞的部位称为盲点。因盲点是视神经穿过的地方,这个地方人眼没有视觉细胞,物体的影像落在这个地方也不能引起视觉。
由于人眼的视神经是在视网膜上面汇集到一个点才穿过视网膜连进大脑,如果一个物体的影像刚好落在这个点上就会看不到,这个地方就是盲点。盲点的形成是进化过程中某个环节的生物视神经衍生在视网膜前端,它的后代只能在这个基础上修修补补不会再对其进行重大改动。
盲点不仅仅是在生理上存在,在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中同样存在。
前面我们阐述了网状激活系统具有过滤信息的功能,在一般情况下,它只让对我们重要的、有价值或有危险的信息通过。这使我们可以有效使用大脑,但也会带来很多麻烦。因为,有价值和有危险的信息是比较而言,往往并不准确。如:我们计算数学题,可能有几种解法,但如果大脑认为只有一种解法,它就将其他的解法过滤掉了。所以,人的认识会产生片面性,无论是简单事务还是复杂事务。当然,复杂事物产生片面性的几率更高。这种片面性,心理学给出了一个名词:斯格托马,即盲点。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在知觉反应中存在着大量与盲点现象类似的现象,称为“斯格托马”现象(Scotoma,希腊文,指失去了部分视野)。一个人看不见或在选择性认知中有失盲的现象,因而只能看到有限的信息,排斥了对其它信息的感知。如果我们受到了先入为主思想的影响,我们就有可能对其它事务的认识产生盲点。古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讲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自我评价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钱包或者钥匙就在桌子上,可你偏偏就看不见,拼命的寻找,甚至当有人给你指出位置时,你会说,刚才这里还没有,谁刚刚放在这里的?戴眼镜的人有时会戴着眼镜找眼镜。到桂林游漓江,导游告诉你对面山上有9匹马,你把眼睛看累了也只找出3匹。对周围同事,你喜欢的人怎么看都顺眼,缺点也是优点,爱屋及乌;对与你和不来的人,怎么看都别扭,浑身的毛病。
有一次,我儿子需要登录一个系统进行答题,但我忘记了他的账号,我印象中在他的班级群的群文件中有,就登录了去找,没找到,我再次仔细的一个一个的找,还是没有。于是在群里求助其他的家长,有人说在群文件里面有,我说没找到,有热心的家长发了一份给我。事后我突然意识到盲点问题,再次在群文件里面搜索,结果真的找到了。
我认为自己找不到,这个认知和看到那个文件会让我产生心理不平衡,也就是认知不和谐,于是网状激活系统就不让看到了这个文件的信息进入大脑,结果我真的找不到这个文件了。当我认知到自已有可能有盲点时,认知改变了,认知和看到这个文件之间的不和谐消失了,网状激活系统重新设定目标,就发现了这个文件。
盲点会让我们对事物的认知不全面,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和方法,并且想当然的认为事物应当是我们认为的那样;当我们面对同一个问题或事物时,由于每个人的盲点往往不同,有时会造成观点的对立,因此产生争执和不满,影响人际关系和团队氛围。
每个人都有盲点
我们存在盲点是客观事实,认为自己没有盲点的人只是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没有认识到自己存在盲点本身就是他的盲点。
英国的魔术师 Derren Brown 在《Trick of the Mind》节目中,试探路人是否能察觉上一秒与下一秒的差别:询问者拿着一张地图,在路上随便找一位路人问路,在询问到一半的时候,安排了两个人搬运货物从询问者和路人中间穿过,也就是说,其中有一段时间,询问者会被门挡住身影。经过事先的训练,另外一名实验者趁机和第一名实验者交互了位置。他们两个是完全不同的人:不同的着装,不同的高度,不同的嗓音。但大部分路人居然没有发现询问者被调包了(有兴趣请搜索视频《Person Swap》自行观看)!
怎么会发生这种现象呢?当我们被打扰并要求完成一个任务时,大脑会立刻锁定解决这个问题的目标,注意力集中在目标相关的信息上。在我们完全没有意识的情况下,大脑自动地滤过了其他的信息,甚至没有注意到正在与我们交谈的人。
越是在自己熟悉的领域越可能存在盲点,比如在自己的家里或者办公室找不到钥匙和钱包的概率要大于在酒店。一些在某些领域的专家甚至是公认的权威同样存在盲点,下面这些说法可以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有人这样说过:
我认为在世界市场上可销售5台计算机(IBM主席Thomas Wafson,1943)
活见鬼,谁愿意听演员说话?(HM 华纳公司,1927)
腹部、胸部、脑部将永远对那些聪明的外科医生关闭(乌佳多利皇后特别外科医生,John Eric 1873)
我们不喜欢那种声音,吉他音乐在被淘汰。(Decca唱片公司拒绝甲壳虫摇滚乐队,1962)
股票已经上到了永久不会再高的水平(Irving L drake,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1929)
640K的存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足够用了(Bill Gates,1981)
没有人会买一部大屏手机(乔布斯)
每个人都有盲点,区别只是多一点儿和少一点儿的问题。如何避免盲点,让我们可以看问题更全面呢?可以尝试这样做。
如何减少自己的盲点
接受自己存在盲点这个事实
当我们不承认自己存在盲点时,大脑就自动的将能够证明我们存在盲点的事实屏蔽了,因此减少盲点的第一步就是承认并接受自己存在盲点这个事实。这样大脑就有可能主动的让那些证明我们看问题不全面的信息进入大脑,帮助我们对事物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从而减少盲点。
从对立的角度看,搜寻证据
从自己的观点对立的角度看待事物,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这个观点是正确的,支持它的证据有哪些?
如前所述,这个问题等于树立了一个新的目标,从而打开了我们的网状激活系统,收集证明该观点的证据和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后在和我们原来的观点进行比较,有助于我们掌握更全面的信息,做出更合适的决策。
头脑风暴
每个人都存在盲点,但每个人的盲点各有不同,通过头脑风暴可以让团队中的每个人各自看到的信息和方法集合起来,从而避免个体的盲点。
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头脑风暴法
团队的氛围应该是自由构建的、友善的、允许幽默的,要求有以下四个基本原则:
1、不批评任何想法。不评论,不抱怨,不做否定的手势。让大家畅所欲言,并将想法记录下来就好。
2、任何想法都不是疯狂的。听上去荒诞或离经叛道的想法可能含有一点可行的部分。
3、想法的数量很重要。努力得到尽可能多的想法,此时不要考虑是否合理,越多越好。
4、抓住机会搭便车。基于他人的想法扩充并完善。做到这一点需要重复别人的想法,在添加一些或指明另一个方向。
--保罗 R.蒂姆《客服圣经》
盲点不可避免,但我们可以通过训练减少自己的盲点。
有益的肓点
通常我们谈到盲点时,都是指象盲人摸象的故事那样,只看到了局部的信息,并把局部的信息当作全部,阻碍我们认知事物的全貌。但在某些情况下,只看到局部信息反而是有益的,有助于我们可以做得更好,走得更平稳。
罗大伦老师讲过这样一段经历:
那天,我们去云南腾冲,因为腾冲驼峰机场的天气环境险恶,飞机无法降落,所以就改飞保山,然后,从保山驱车,跨越高黎贡山脉,进入腾冲。
这条路有些路段非常难走,蜿蜒盘旋,有的地方我还见到了山上落下来在路上的石块。
一路上,我们车上几个人在聊天,聊得很开心,直到司机突然问我们:“刚才你们觉得身体难受了吗?”
司机说:“那说明你们身体还不错,就在刚才,我们经过了一段号称死亡公路的路段,因为从上到下落差非常大,很多人感觉身体不舒服,一些外地来的大货车,因为刹车系统没有喷水冷却装置,车都会出大问题的,所以这段路被叫做死亡公路。”
我们听了面面相觑,想想刚才确实没有什么感觉啊,尤其是像我这样对身体的感觉特别灵敏的人,都没有任何感觉。
我对司机说:“多谢您现在才告诉我们这个事情,如果在之前,您提前告诉我们:我们现在马上就要经过死亡公路了,这段公路落差非常大,很多人身体会出现不适应的感觉。如果您提前这么说的话,我想我们多数人会有开始紧张,然后细心体会,最终有感觉的。”
大家都纷纷说可能是这样的。
因为不了解这条公路的状况,人们可以坦然自若,如果了解了公路的风险,大部分人就会产生很多没有必要的担心,影响着经过这一段路的心情。
我也有类似的体验:有一年我和几个同事去爬黄山,正好赶上黄山的莲花峰和天都峰两座山峰切换(正常情况下只有一座山峰对外开放),两做山峰都可以爬,机会难得,我和几个同事爬完一座山峰后仍有余力,又顺利的爬了另外一座,由于雾气,我们看不到什么风景,也看不清山路的险恶,沿着台阶上去,又下来,下山后只感觉到精疲力尽,没有其他感觉。
第二天天气好了一些,我们继续在黄山上玩的时候,看到很多山路非常危险,走起来提心吊胆的。导游说:前一天我们爬的那两座山峰比这险峻得多。我们听了甚至感到后怕。
我们因为看不到风险,反而可以顺利的爬上更险峻的山峰!
对于小孩子来说,如果大人完整的告诉他们做每一件事的风险,那么很多时候他们会放弃探索,如我儿子有一次去动物园区拿了一条蛇在手上,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初生牛犊不怕虎”,他长大了反而不敢了;很多癌症病人据说是被癌症吓死的,而不是癌症本身致死的,因此医生在确诊后都是先和家属沟通,由家属根据病人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如实的告知病人病情;我们回想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也可以找到很多由于不知道,不清楚而去做了,事后了解更多信息后感到后怕,甚至以后再也不敢重复了。
如果我们确定要做一件事,适当的一些盲点反而是有益的。
-END-
本文编码:(BABU连载之29)
第三单元:认知不和谐
3.1 认知不和谐(直面自己:炒股为什么会亏钱呢?(连载之26))
3.2 “真理”和信念(你的“真理”其实仅仅掌握在你的手中(连载之27))
3.3 网状激活系统(我们都是有目标的信息寻觅者(连载之28))
3.4 盲点(连载之29)
《做更优秀的自己》公开课
BeABetterU
重构认知 突破自己
影响环境 改变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