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鹗狗尾续貂的“掉包计”之所以不可能发生,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贾母。贾母在《红楼梦》前80回中,明明就是宝黛爱情最坚定的支持者,她素来是厌恶宝钗的,怎么突然间就变了卦呢?最后居然还拉下脸,无情地把自己的亲孙女林黛玉逼入绝境,这根本就是无稽之谈。
当然我有证据,而且证据很多,我先贴一个出来。
《红楼梦》第57回,紫鹃(与黛玉情同姐妹的丫鬟)对林黛玉说了一番肺腑之言:“……替你愁了这几年了,无父母无兄弟,谁是知疼着热的人?趁早儿老太太还明白硬朗的时节,作定了大事要紧。俗语说‘老健春寒秋后热’,倘或老太太一时有个好歹,那时虽也完事,只怕耽误了时光,还不得称心如意呢……若娘家有人有势的还好些,若是姑娘这样的人,有老太太一日还好一日,若没了老太太,也只是凭人去欺负了……”
黛玉听后伤感,直泣了一夜。
为什么?因为贾府之中,只剩下贾母能依靠啦!“风刀霜剑严相逼”不是说着玩玩的,王夫人就是看晴雯长得像黛玉,所以对她极其厌恶,怕她“勾引”宝玉,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趁机把晴雯赶了出去。
因为“某些人”想让“金玉姻缘”成,所以你可想而知林黛玉的处境。辛苦有贾母护着,否则真是不堪想象。
那为什么说贾母是林黛玉婚姻爱情唯一的依靠?
因为在能“做主”的家长中间,真的只剩贾母是“木石前盟”也就是宝黛婚姻最坚定的支持者了。
我贴一个例子出来。
“不是冤家不聚头”——贾母对“金玉良缘”的回击、对宝黛爱情的支持。
这是《红楼梦》第29回,在与王夫人的矛盾公开后,贾母从正面对王夫人等的敲打。
先回到第28回,贾妃以“赏礼”之“规格”表明了“娘娘的旨意”,宝玉与宝钗一等(红麝串,暗示牵红线),黛玉与三姐妹低一等。深居皇宫的贾妃何以在一次短暂的省亲后,突然如此暗示(在元妃省亲时的赐物,钗黛和宝玉都一样)。
这里王夫人肯定下了功夫(因为只有她“每月逢二六日期,准入宫看视元妃”)王夫人虽属意于宝钗这个亲外甥女,但在贾母面前不好硬作主张,可是有做娘娘的亲女儿这一有利条件,自己便可“以静制动”了,采取以君对臣的方法达到自己的意愿;另一方面,也是元春想要贵族之间联姻,壮大贾家。
贾母自然深知王夫人之意,立马予以回击。在第29回,贾母便借着张道士为宝玉提亲,道出自己为宝玉择偶的条件。
贾母道:“上回有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儿再定罢。你可如今打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的上就好,来告诉我。便是那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罢了。只是模样性格儿难得好的。”
有趣的是,一边是“金玉良缘”的满城风雨。一边却要为宝玉的妻子还“尚无人选”而“打听着”,你仔细品味品味。
大家不要忘记,在第22回,贾母刚刚大张旗鼓的为宝钗过了及笄之年的生日(女子满十五岁的生日),这分明是让大家都知道,宝钗你到了年纪了,快找婆家嫁人了吧。贾母一边拖着元妃的意旨,一遍这么催宝钗,意思你都懂的。
至此,贾母与王夫人暗藏深底的矛盾已公开化。事到如今,是不进则退。
借着29回中“二玉”的吵架,贾母说了一番让他俩都细嚼滋味,好似参禅的话来。
那贾母见他两个都生了气,只说趁今儿那边看戏,他两个见了也就完了,不想又都不去。
老人家急的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 自己抱怨着也哭了。
“小冤家”俗指感情极深而又时常吵架的小夫妻,贾母以此称呼二人,其心里对二人关系的认同度可见一斑。
贾母“自己抱怨着也哭了”,这正是说明贾母心中着急,她是衷心希望两人能成眷属。
这不明摆着就是扇了王夫人一巴掌吗?告诉她,别太过分,有我这个老太婆在一天,你都别想折腾!
这样的贾母,你觉得会支持“掉包计”吗?
希望这些解析能为大家阅读《红楼梦》提供一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