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一说起明朝遭遇的最大危机,大家便会想到明末的农民起义运动。当时不仅天灾人祸不断,而且国内也是遍地狼烟。与此同时,还有满清在关外虎视眈眈。但这已经不能算作危机,而是明朝灭亡的前兆。明朝建国后遭遇的最大危机是正统十四年的土木堡之变,此次事变差点让明朝重蹈北宋靖康之变的覆辙,是一位铁血宰相为明朝强行续命195年。
那这位宰相是谁呢?他就是民族英雄于谦。于谦,字廷益,号节庵,于1398年出生在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他在年少时便刻苦读书,最仰慕的人是南宋丞相文天祥。永乐十九年,于谦考中辛丑科进士,正式踏上了仕途。明宣宗朱瞻基继位后,福王朱高煦发动叛乱。明宣宗御驾亲征,扫平乱军,让于谦历数福王罪责。于谦正词崭崭,声色震厉,将福王数落的抬不起头来。宣宗大悦,当场任命于谦为江西巡按,让他督察江西官场。后来于谦为百姓平反了数百起冤假错案。
宣德五年,明宣宗知道于谦堪当大任,将他越级提拔为兵部右侍郎,让他巡按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立刻轻骑减从遍访辖区。后来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五谷丰登。明英宗继位初期,杨士奇、杨荣、杨溥主持内阁。三杨对于谦很看重,但凡他上报的事,都及时予以批复。三杨去世后,明英宗开始重用宦官王振。王振为人贪婪善妒,如果向他行贿,便可加官进爵。如果一毛不拔,便会遭到他的打击报复。于谦为人正直,不屑于这种蝇营狗苟之事,所以被王振陷害入狱。后来在两省百姓及大臣、藩王的努力下,于谦才被释放出来,但却被贬为大理寺卿。
正统十四年,瓦剌太师也先大举进犯明朝,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下打算御驾亲征。时任兵部左侍郎的于谦和兵部尚书邝埜苦苦相劝,朱祁镇不听,非要效仿太祖和成祖皇帝御驾亲征。结果在出征的途中,明英宗大小事情都听王振指挥。王振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为了防止大军踩坏他家乡的庄稼,还随意变更行军路线。最后导致全军覆没,明英宗也在土木堡被俘。
明英宗被俘虏的消息传到京城后,朝廷上下人心惶惶。侍讲徐珵说星象有变,应该迁都南京,其他大臣也都附和南迁。就在这时,于谦大声呵斥道:“主张南迁的人,统统该拖出去斩首!京师是天下根本,一动就全完了。你们忘了宋朝南渡的事?”因为于谦是兵部左侍郎,掌管朝廷兵戈,所以大臣们瞬间雅雀无声。后来于谦主张调集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和北京所属各府的运粮军共同抗战,才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
也向在俘虏了朱祁镇后,打算利用他向明朝勒索巨额的利益。于谦等人为了国家社稷着想,拥立郕王朱祁钰为帝,即明代宗,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也先也没想到于谦会这么玩,在扣押了朱祁镇好几年后,便把他放了回去。明英宗回朝后,朱祁钰为了防止他夺权,将他锁在南宫内。后来朱祁钰病重,明英宗在几个太监的配合下发动了夺门之变,重新坐上了皇位。
朱祁镇在复位后开始清理背叛他的人,等到于谦时,他一直犹豫不决。他也知道于谦对明朝有功,可是于谦却是拥立朱祁钰登基的首要人选。就在这时,与于谦有恩怨的徐有贞向明英宗进言:“若不杀于谦,复辟这事就师出无名了。”明英宗想想,也是这么个道理,便让人杀了于谦。于谦死后,明英宗让人去抄于谦的家。当嚣张跋扈的锦衣卫到了于谦家中,看着一贫如洗,家无余财的于府时,都默不作声的退了出去。
可怜于谦一心为国,最后却惨遭奸人所害。土木堡之变后,如果没有他力挽狂澜,那明朝将会提前进入南明时期。而明朝又延续了195年的时间,于谦功不可没。明宪宗初年,于谦得到平反。弘治二年,他被追封为光禄大夫、柱国、太傅,谥号肃愍。他也最终是把“清白”留在了人间!
文章来源:送历史个救生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