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的日子告一段落,闲暇之余,看了一本书和一部电影——三毛写的《荷西,我爱你》,和李安拍的《断背山》。将它们写在一起,是有原因的,两段爱情即便有着千差万别,但都是绝对的真情,是神话传说之外,凡世之间,凡人所梦寐而不得的。这两段情太美太真挚,心里为之牵挂了好久,放不下,以致数日寝食难安,就写下吧。
荷西之于三毛,真是撒哈拉的沙之于风,是独立存在而如影随形的。他们始于乍见之欢,经历六年异乡阻隔,再次重逢时立即结婚。然后来到了西属撒哈拉,与非洲居民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有奇葩的各色“芳邻”,有琐碎的生活日常,跟黑心卖花女斗智斗勇,与荷西长厢厮守。最危险的,莫过于荒山之夜,荷西深陷荒漠泥沼,而三毛同时遭到土著居民的侵害……当然,荒山之夜中,三毛拼了性命救出了荷西,那惊险的情节,恐怕得亲尝才晓得其中滋味。
撒哈拉的三毛,是孤独的,是潇洒的,是纯真的,是最最真实朴素没有任何外饰和牵绊的。那是怎样一种与世无争的幸福?!是一个人占有另一个人,即彼此占有,彼此相依,简单到不再需要任何外物了,却也困难到别人望尘莫及。这样的爱情实属罕见,但,这也是我想要的。虽然最终是悲剧,荷西死了,与之相应的,三毛因为心死了,也自杀了。一个没有看过三毛与荷西的故事的人,当知道三毛自杀而死时,是绝对麻木的,甚至觉得是三毛有精神病。但当你看到在他们短暂的相爱中,竟是如此交融,如此契合时,一切都成理所当然了。此刻,生离是无稽之谈,死别是命运的不堪。
于我而言,理想型自然成了三毛型的了。独立,个性,博学,坚毅,内心小女人。有心机,但会将它无私的袒露给挚爱的人和读者,不会阴险。多么的可爱啊,恐怕我穷尽一生都难得遇见了。三毛的惊鸿一瞥,是文学的一抹新绿,是人间活法的一种新姿态,我,要活成她那样。
断背山,是部同志片。起初我和常人一样,有抵触,有反感。若不是因为它获遍各项大奖,又出自大导演李安之手,也是一部文艺片,否则我恐怕就得跟它遗憾错过了。很庆幸,这部片子给我的,是胜过N本教材的启迪。
恩尼斯,杰克,在我看来,用攻受来界定他俩,是庸俗而丑陋的。他们之间是爱,即便有肉欲,但爱绝对占主体,肉欲不过是生理的刚需。你永远不知道,杰克和恩尼斯四年之别后为何相拥如此紧密,逃离市井潜居断背山时为何如此欢脱,他们俩个大男儿为何爱的却是如此细腻深沉,你永远不知道,直到你看断背山。
当杰克因同性恋的身份被侮辱群殴至死,而恩尼斯意外得知他“亡故”时,我不是因悲悯而痛心,而是真的因为他俩的爱而难受。尤其是看到杰克家,那件藏在衣柜最里面,牛仔衣保护着的棉布衬衣时,一切仿佛明了了。他们爱得多么卑微。默默守护,默默承受。
后来,恩尼斯将那两件外套带回了家,并用棉衬衣保护着牛仔衣,期间深意,自是了然。
断背山,两人爱的缘起,两人爱的天庭,只有在那儿,他们才能暂且躲避妻儿,回归本性。从前我也对同性恋这一话题尤为抵触,但看过这部影片,深觉,只要是爱,无关性别。庸俗的爱着的人,有什么资格呕哑嘲哳。相较于他们至深至纯的爱,多少人的爱是苟且而不堪入目的啊!
撒哈拉,断背山,都是如上主角们爱的桃花源。我从未体验过任何形式的爱情,但我确定且清楚,什么是我想要的。爱情,无关年纪、国籍、知识、文化、阅历乃至性别,几乎零门槛。真轻松。但要真正遇见,不容易;要相互契合而又不错过,更难;能在最后白头偕老,亦没有任何一方的死别,那么,他们将是世上最幸福的了。我相信,挚爱的两人,没有生离。
讲了那么多,给自己的话就是,此时此地,无此人,努力读书,到国外去,会遇见她的。
(写的匆忙,错字颇多,内容颇杂,日后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