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文章:《2B和2C购买模型上的差异》
前一篇文章简单介绍了C端用户和B端用户购买模型上的差异,我们现在先简单回顾下两者的差异:
C端购买模型:
接触——了解——体验/尝试——购买——使用
(少数情况下也会有交付这一个环节,比如家具家电安装等)
B端购买模型:
接触——了解——体验(评估)——购买——交付(实施/培训)——使用
(虽然和C端用户购买模型上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但各个环节的负责人却不再是同一个人,至少决策人和使用人很少会是同一个人的)
最大的差异并不在购买模型上,而是在角色上:
C端购买模型中,很多时候都是一个人完成需求的评估、方案信息的收集、方案评估、购买决策以及最后使用。
B端购买模型中:最明显的是决策人和使用人分离,在管理完善和分工明确的公司,需求评估、方案收集、方案评估、购买决策和最后使用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人来承担。
简单来讲,在做C端产品推广时,很多时候只需要搞定一个人(key person)就可以了,弄明白目标用户的核心需求,并用其能听得懂的语言进行方案展示,可能就成了;而在B端产品推广时,需要搞定一群人(key person),而且在购买的每个环节上每个负责人的考虑点都会不一样。
我来描述几种我所经历过的2B业务模式:
1. 甲方招标,乙方投标:
这种情况下,作为供应商最好的方式是控标——也就是提前搞定决策人或者标书制作人,让甲方对外公布的标书内容对自己的方案有利,以此刷掉其他竞争对手的方案。这也是很多时候,为何标书中会有各种莫名其妙的功能或性能指标的原因之一,甲方对外解释是,自己的用户或者业务模式中这个功能或技术很重要,如果不达标将会严重影响自己的运营或用户体验。
其实控标的方式,就是影响方案B端用户购买模型中的方案评估这个环节的负责人和决策人,让甲方出具的标书对自己的方案有利,能够成功杀出重围,如果标案金额对于公司并不是很大的时候,控标就已经稳操胜券了。但很多时候,还会有下一步,就是影响决策人,让决策人在方案对等的情况下,更倾向于选择我们,而不是竞争对手。
我在前一家公司的时候,国外的中小型招标会上,常会采用这种方式,有时候是业务员关系比较过硬,有时候也是因为双方合作很多年了,彼此之间很熟悉,招标可能只是走个过场给其他供应商看的,毕竟甲方为了增加供应链的稳定性,都会多备几个供应商。
如果不能控标,那最好真的是自己的方案实力过硬,比如前不久腾讯云以1元人民币的价格拿下福建某市的政府云标案。
2. 专注于开发SI(系统集成商,相当于是代理商)
当时所在的公司针对中小企业推出了一款无线产品,用于中小企业、超市、家庭旅馆等的Wi-Fi覆盖,在这款产品的推广上,除了既有的分销渠道的下发外,还拓展了SI,考虑到主要面向对象可能并没有IT人员,也就是说自己没有足够的能力完成方案的评估和实施,而是将这部分环节交给第三方来做——直接找SI采购,并由SI完成方案推荐、实施和售后,SI在整个B端用户销售购买流程中就会承担着方案信息收集者、方案评估者以及方案建议者,所以此时在SI的参与下,将B端用户的购买流程变成了C端用户购买流程,对于厂家来说也就方便多了,只需要针对SI做相关推广,并配合SI做一些其他层面上的推广,比如在Amazon等价格透明的地方,做好产品介绍和零售价,让最终决策者能够查得到产品的相关介绍、评测以及价格等信息,好做最后的比较。
这种模式下,对于厂家的业务人员和推广人员来说,业务模式相比来说是回归到了分销模式上,只需要管理并配合好分销渠道,让分销渠道的销售人员在推荐方案时,更倾向于推荐我们的方案,而不是竞争对手的方案。
3. 直接针对使用人做推广
我现在所在的部门在运营一款针对小微企业的财务SaaS产品,虽然放眼来看现在SaaS产品的销售都不怎样,包括微软的office365在内,但我们还是发现了一些小小的规律。我们在前人和自己的运营过程中发现,小微企业的财务软件的选择上,至少方案信息收集者和方案评估者的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唯一的会计(一般也就小微企业也就一两个会计),在决策过程中,产品价格低的时候几乎都是会计,但价格稍微高些的时候,就会有老板参与,甚至是老板亲自咨询价格和产品功能。
决策过程中只有会计的时候,就简单了,因为产品就可以简化为C端用户购买模型,直接针对会计用户做营销即可。
决策过程中有老板的时候,就会稍微复杂点,需要教会财务人员如何说服老板同意这项支出,让老板觉得这项支出是有必要的且划算的。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