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在读《活着》时,随着福贵的视觉渐进,仿佛自己置身于其中了,情绪也跟着福贵苦难的一生而起伏,时而伤感,时而欣慰。同时自己得出的理解也就更倾向于感性的认识了。
毫无疑问,起初我认为小说中的人物坚持活着的理由是由于亲情的羁绊,这股巨大的力量促使着他们有了向往生活的念头。但是,经过读书会的分享后,可以说是另一番理性的解读了。
人固有喜怒哀乐,活着是一种常态,而情绪波动就为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我们表露出来的欢喜或悲伤,并没有维持多久,顷刻,又恢复常态了,如同一颗调皮的石子落入一潭平静的水面,略微漾起一圈又一圈的波纹后归于平静。有人说,“时间是最好的治愈良剂。”其实我不以为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多数人也许会渐渐恢复活着这种常态,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但毋可置疑的是,遗留下的创伤永远是心底的一道疤痕。总的来说,这段记忆是被暂时封锁于心底了,一旦触碰机关,打开记忆闸口,当时苦涩的感受便会一涌而上。当然,孔大圣人曾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也许年龄赋予的境界是随时间而淡化伤感,但决不是彻底地把它在心里抹去。
活着,芸芸众生的常态。然而,在这绚烂多彩的世界里,我们却可以在平凡中创造超越,而不至于碌碌无为。既然不能改变外部的环境,也不得不在活着这种常态中徘徊,那么,掌控自己人生轨迹的分布,去寻找理想和追求,何乐而不为呢?至少是自己这趟漫长的人生旅行的价值印记。而对于自己极为在乎的人、事、物,也只管义无反顾地去珍惜那流淌逝去的每分每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