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之间最大的矛盾,不是发生什么大事,不是家庭里什么决定不适宜,而是一些芝麻蒜皮的小事儿。
这个感悟来自一个同学的妈妈,有一次孩子做作业做了很久都没做完,就指责他,你总是那么啰嗦,瞧邻居家的孩子早就做完了。
这个妈妈回忆起来,也不知他们当时怎么吵起来了,孩子说,你老是拿别人家的孩子来和我比较,我就这一次慢,这次作业非常难,我以前也是这样吗,没有啊!
这样的情况我们很多家庭都会遇到。
亲戚、朋友、同事,不管什么样的关系里都会存在,要好好沟通。可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大吵,还会批评是别人的错。
好好沟通真的有那么难吗?在马歇尔卢森堡博士的《非暴力沟通》书中给我们指出方向,用非暴力沟通的模式与他人进行交流。
1 诚实表达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语言上伤害了对方,自己却不知道。比如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看人家的孩子又怎样了
(进行比较)。
你再这样我就离开你了(强人所难)。
你又迟到了,你就是一个不遵守纪律的人(道德评判)。
马歇尔博士给我们带来的是一种全新的沟通方式。
第一步,观察。
描述出我们眼睛所看到的,不带任何感情色彩,就像照相机按快门一样,看到什么就说什么。
第二步,感受。
表达出我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情和情绪,而不是去评价。比如,开心、兴奋、难过、沮丧,而不是,你好自私,你好无理。
第三步,需要。
每个人的情绪背后,都有自己的需要,和马斯洛的需要层次是相吻合的,它不分年龄,不分人种,大家共同的需要,比如需要爱,需要关心,需要尊重。
第四步,请求。
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我想要对方做到什么,越具体越好。比如,我希望你早上7:00到我房间来。
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场景,父母看到孩子的房间很乱,可以这样表达,“我看到你的书和玩具都摆在床上和地上(观察),我有些生气(感受),我希望房间能保持整洁(需要),你能不能明天下午放学后回来收拾一下你的床和地面(请求)。”
父母没有指责和批评,没有说“你房间这么乱,你就是个懒人,好久收拾一下”。
我们对比一下前后说出来,孩子听到后不同的感受。对于后者,孩子认为父母都说我是一个懒人呢,我就是很懒,我房间就这样乱,我也无所谓。
2 如何倾听他人
前面我们学会了表达自己,人与人的沟通,不只是要说,还要听别人说,别人说了什么,我们要去听他背后的感受,他的需要和请求。
比如孩子对父母说,“我好累呀,我周末想看一场电影。”我们听孩子的语言,他描述很累,他很辛苦(观察),他很疲倦,很沮丧(他的感受),他想要休息、放松(需要),周末想去看电影(请求)。
这样我们就放下自己的判断,不会主观认为他是不想学习,想偷懒,我们去理解他,感受他的需要。
这样的交流,亲子关系不好都难。
3 如何表达感激
往常我们夸赞人,就只会说你真漂亮,你真会说话,太谢谢你了。
对方听不出来你的诚意,认为你是敷衍他,奉承他甚至就像一个裁判。
如果能具体地表达出来,我是因为什么夸奖你,你做了什么样的事让我感到愉悦,我的什么需要得到了满足,我们的感受如何。
比如周末丈夫做了一大桌子丰盛的菜,妻子可以这样夸赞他,“你做了好多美味的饭菜(观察),挺好吃的,你让我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需要),我感到好幸福(感受)。”
丈夫听到心里肯定是暖暖的,心想下周我继续这样做。
我们可以看到用非暴力沟通这些步骤来交流,去表达自己的感受,去看到自己和对方的需要,矛盾就会减少很多。人与人之间会产生更多的爱的流通和表达。
在生活中多多实践它,你会有不一样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