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掘金上看到一篇讲解HTTP缓存的文章《前端优化:浏览器缓存技术介绍》,我觉得讲得很好,如果大家不熟悉HTTP缓存的话可以先看下这篇博客,很多细节都讲的很具体,向博主学习!
看完后感觉有几个细节博主可能没有展开,引起了疑问和好奇,我查了下资料把疑问分享给大家,也提了一些问题,希望有高手大佬
帮忙解答,有想法欢迎指出一起探讨。
疑问1:如果不启用强缓存的话,协商缓存根本没有意义,这个该怎么理解呢?博客原文为:
相信有小伙伴和我一样,第一反应一头雾水,其实这句的描述不是很贴切,原因是作者没有讲Cache-Control的几个可选值的含义,配合起来讲解就很容易理解了。
对于强缓存来说,Cache-Control 是最重要的规则。常见的取值有private、public、no-cache、max-age,no-store,默认为private。
private
: 只有浏览器可以缓存,(默认)public
: 可以被任何缓存区缓存,包括浏览器和代理服务器max-age
=xxx: 缓存的内容将在 xxx 秒后失效no-cache
: 需要使用协商缓存来验证缓存数据no-store
: 所有内容都不会缓存,强制缓存,协商缓存都不会触发其中,max-age=xxx并不是独立的属性,如你设置了Cache-Control:max-age=1800,等价于Cache-Control:private, max-age=1800,你也可以设置成Cache-Control:public, max-age=1800,所以当你想要每次请求都去询问服务器对比一下,设置Cache-Control:no-cache或者Cache-Control:no-cache, max-age=0就可以,现在看来Cache-Control也是用来控制协商缓存的。Cache-Control是缓存的总开关,作者把Cache-Control看做是强缓存的属性,所以才会出现
如果不启用强缓存的话,协商缓存根本没有意义
的描述。
问题1:如果我设置了Cache-Control:private或者Cache-Control:public,但没有设置max-age,那么第一次从服务器下载缓存起来的文件有默认效期吗?有的话是多长呢?有答案的小伙伴求评论区告知。
疑问2:Etag / If-None-Match貌似平白无故多出一次tag计算,它比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 好在哪儿?
大家知道,ETag规范比Last-Modified规范出的晚,说明ETag一定是在Last-Modified存在某些缺陷短板才应运而生的。一种普遍的ETag算法是取文件的特征值计算Hash(比如md5)。Etag 主要为了解决 Last-Modified 无法解决的一些问题:
1)、有时候有些文件的内容不会改变,但是文件的元数据却经常改变,(比如创建日期、创建作者这些),这个时候服务器并不希望浏览器认为这个文件被修改了,而重新下载一次;
2)、有时候有些文件修改的频率非常高,几毫秒就修改一次,If-Modified-Since 的粒度是秒级的,这种频率无法被察觉(也有人说UNIX操作系统记录MTIME只能精确到秒);
3)、某些服务器不能精确的得到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
也就是说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变了不能100%说明文件内容变了,文件内容变了也不能100%体现在最后修改时间,用文件的最后修改时间来表示文件发生修改并不可靠
所以才有了ETag。
看起来ETag已经完全可以替代Last-Modified了,而且我心里也是这么想的,可以网上的声音却不一样。我这里汇总一下:
说法1:有的地方说Etag / If-None-Match的优先级高于Last-Modified / If-Modified-Since。但ETag不是Last-Modified的替代,你得根据你程序的特点选择一个适合的使用。
如果浏览器的Request Header里If-None-Match和If-Modified-Since两个都存在,服务器会只处理If-None-Match,如果服务器算出来的ETag跟If-None-Match不一样会直接返回新的文件和新的ETag,If-Modified-Since就被忽略了,如果算出来ETag跟If-None-Match一样,就直接返回304,不会再去判断If-Modified-Since了。
说法2:如果 Last-Modified 和 ETag 同时被使用,则要求它们的验证都必须通过才会返回304,若其中某个验证没通过,则服务器会按常规返回资源实体及200状态码。nginx默认是两则都开启的。
作者引用的文章《 [浅谈浏览器http的缓存机制]》里就是这种观点。
那么问题来了:
1、文件的Hash本身足以说明文件是否发生修改,是可靠结论,为啥还要继续判断 Last-Modified呢?
2、如果为了解决Last-Modified有时难以察觉文件变化才使用ETag,不应该Last-Modified优先级高于ETag吗?Last-Modified发生变化就直接返回200,没变化或者获取不到再判断ETag?
3、实在模拟不出文件内容变了,最后修改时间没变
的情形,无法验证“如果 Last-Modified 和 ETag 同时被使用,则要求它们的验证都必须通过才会返回304”,是否正确。各位大佬帮忙支支招
问题3:为啥读缓存时from memory cache ,from disk cache会有两个,什么时候from memory 什么时候from disk呢?
from memory cache是指从浏览器缓存读文件,进程死了,文件就没了。
from disk cache是指从PC本地磁盘读文件,进程死了,磁盘文件还在。
那么这个事就和服务器没关系了,也不是标准规范,纯属浏览器个人行为。所以各家浏览器的表现还不一样,比如firefox浏览器就只有from memory cache,没有from disk cache,它不会把文件备份到磁盘。
from disk cache多见于chrome,据了解chrome在访问一个新域名的网站时,会把新下载的文件的一部分(包括css、js)备份一份到磁盘,下一次如果命中强缓存的话,先从磁盘读取文件,磁盘里没有再去浏览器缓存里读,如果都没有再问服务器要。但是先从浏览器缓存读不比磁盘快吗?原因我认为是:chrome不想给用户造成“吃内存”的现象,把一些他们认为可以存磁盘的文件塞到磁盘了(也有可能是浏览器缓存只开辟固定空间,放不下了再塞到磁盘,所以看上去有的js放在了浏览器缓存,有的js又放在磁盘,抓不到规律
),当磁盘文件的数量远远大于浏览器缓存数量,索性先读磁盘来得更直接一些。比如我用chrome随便打开一个页面,刷新下看到from disk cache的数量还是要多一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