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大会精神意义重大,将二十大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才是题中应有之义。当我们走在乡间小道上,抬头是蓝天,路边是绿荫,鼻尖所触是水稻丰收的气息,指尖所感是小溪清凉的水流,这是乡村的新画卷,也是党员干部所守护的一方天地。因此,领会二十大精神,绘就乡村新画卷,离不开心怀人民、党建引领、人才助力。
心怀人民,绘就绚丽多彩的新画卷。纵观古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杜牧写道“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可见爱民如子是朝代经久不衰的正道。时代的脉搏持续跳动,我们国家的名称和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了“人民”的称号,这不仅仅是在言语中表达对人民的庄严承诺,更是我们对中国社会主义政权的基本定位,以人民为原点,社会的发展水平可以递增式的方向前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前进道路上,无论是风高浪急还是惊涛骇浪,人民永远是我们最坚实的依托、最强大的底气。我们要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不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站在国家的角度上看,人民的幸福是我们奋斗的源泉,人民的强大是我们繁荣的依靠。站在贴近群众的大地上看,为人民排忧解难、答疑解惑是乡村发展的动力。以社会保障为例,截至2021年底,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0.3亿人。那么,要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就需要政策落实到位、具体到人。走进村委会,我们可以看到一些人并不了解如何购买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这时就需要我们党员干部耐心、细心且贴心地指引村民进行购买或者为不方便购买的老年人进行代缴,这体现了政策条例的落细,也体现了为民服务的宗旨。新画卷的绚丽多彩,少不了怀揣着人民新期盼的浓墨重彩。
党建引领,绘就灿烂辉煌的新画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核心要义在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根本保证在党。党的领导作用体现在总览全局、协调各方,党的引领作用呈现在党员干部用心用情用力种好乡村振兴“责任田”。正如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要发挥党员的“领头雁”作用,需要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党员队伍;要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功能,需要整顿软弱涣散的党组织。回首党一路以来的风雨兼程,忘不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发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的预言,仍记得夏明翰英勇就义时高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无数先辈对革命理想有着坚定不移的信念,这种对党忠诚的品格传承至今,造就了伟大建党精神,成为了中国人的精神谱系,血脉得以赓续,文化得以弘扬。时至今日,我国从颁授“七一勋章”到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从评选“两优一先”到表彰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既表达了对心中有党、舍己利人的共产党员的崇高敬意,又营造了择善而从、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还推动了9600多万名党员和人民事业持续前进。再来看乡村这方土地,党员干部与老百姓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切实开展群众工作,他们走进田间地头的身影在阳光下闪耀。可见,党建引领在新画卷上增添了灿烂辉煌的一笔。
人才助力,绘就生机勃勃的新画卷。时间镌刻着前行的足迹,历史见证了奋斗的身影,你我汇集成正在进行时的中国故事,无数个人勾勒出非同凡响的新时代。耳畔响起“我是党员我先上”的出征口号、“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深情告白,千千万万个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凡的业绩,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人民特有的精神品格。同样,在乡土上勤勤恳恳的普通人有着“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与执着,如张桂梅等老师引导了不少大山里的孩子“远方有灯、脚下有路、眼前有光”,让奋斗的精神代际传递。然而,农村的人才短缺、人口空心化、老龄化的现象逐渐凸显,不利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二十大报告所提到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某种程度上是人的现代化,人的活动过程是现代化的过程,因此,推动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新农民的培育是人的现代化的突出表现之一,让更多返乡大学生、带头致富人和乡贤等人才投身乡村建设,更多的人力资本予以支撑和保障经济、政治和社会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内化到其它现代化,相辅相成。相信有了人才助力,绘就的新画卷必将生机勃勃。
绘就乡村的新画卷,需深刻领会二十大背后的精神内涵,一是心怀人民。“人民”二字重若千钧,字里行间满是情怀,高举人民的旗帜,做好人民的公仆。二是党建引领。党员干部无论何时何地都会在急难险重面前站得出来、豁得出去,坚持党建引领,筑牢“战斗堡垒”,三是人才助力。“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发挥人才作为第一资源的作用,引导有才之士投身乡土,共同留住乡愁。把见证二十大胜利召开的经历转化为落实二十大精神的强大动力,乡村的新画卷由你我共同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