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经毕业两年了,这两年内换了2次工作,实现了由“大学生”到“职场人”的转变,从企业到高校,逐渐地认清了自己,找到了适合自己且真正喜欢的职业,这两年里心理上产生了许多感悟和变化,有过纠结、痛苦和迷茫。弯路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明确自己真正想走的路,痛苦存在的意义是让我们珍惜原本平淡的生活。顺境或逆境,酸甜苦辣,都是存在的意义,正是在不断与生活的碰撞中,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为了更加清晰地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感受自己的成长变化,遂在这里记录自己的工作和感悟,故事要从2020年7月1日说起......
2020年7月1日,是我正式上班的第一天,也是我人生中第一份正式工作。应聘的公司是一家文旅公司,坐落于本市豪宅聚集区域的总部中心,周围豪宅林立,欧式建筑豪华大气,雍容华贵;中式建筑古朴典雅,低调奢华,处处透着精巧雅致的气息和天圆地方的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片区内的居住人群以高收入阶层为主。总部中心环境清幽,风景优美,同时拥有高档的配套服务,使得我对在这里工作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以至于我收到一所高校的面试邀约都懒得去了。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全国人民在家封闭了好几个月,那时候工作非常不好找,我投了十几个个简历,回复我的寥寥无几。我并未给我入职的这家公司投简历,好像是某个“猎头”在招聘平台看到我的简历将我推荐给了这家公司的领导,这家公司很快就让我去面试了,由于他们对我的简历比较满意面试很顺利。可我却很纠结,这家公司与我理想中的单位差距有点大,我投简历时20~99人以下规模的公司都没有投,心想着最好去一个甲级资质的规划院,没想到这家公司规模很小,2018年刚成立,还处于初创期,这是它的缺点。优点是该公司环境很好,离家近,专业对口,工资还可以,双休,据老板介绍公司做的都是国企和政府的大项目。我不知道这个貌似有背景的小公司对我而言究竟是机遇还是一个坑?由于我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只能接受这份工作,承诺7月1日去上班。没想到在我接受这家文旅公司的offer后就收到了一所高校的面试邀约,我之前投的是“教学秘书”的岗位,因为当时招聘公告中只有这个岗位符合要求,但其实我不想做这个岗位的工作,这个岗位工作琐碎繁多,需要协调好各方关系,投简历时是抱着试试的心态投的,现在已经有了文旅公司的offer就懒得去面试了,现在想想真是傻的可以。
我当时刚毕业时给自己规划了两条路,一个是想进文旅公司从事旅游规划/策划,争取若干年后成为旅游规划专家,另一个是想考博进高校做一名旅游学者,由于疫情原因考博失利,我以为我只能选择第一条路了,所以即使在疫情对旅游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进入文旅公司。因为我是那种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好的坏的我都要尝试一下才能判断适不适合自己。我相信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要学会从失望在看到希望,无论选择哪条路都要非常努力才能看到成功的模样。
就这样我带着些许疑虑、些许忐忑、些许期待去新公司报道了,去到公司后先和同事们打了招呼,然后和HR姐姐面谈,提交入职材料,最后是上级领导介绍公司目前工作任务,上级领导安排一个同事带我。同事们都很好相处,人际关系简单,我们办公室目前就5个人,一个副总带着4个人,老板和其他部门员工在另一个办公室,很少来我们这边。实际上干活的基层员工包括我也就4个人,一个注册资金6000万的公司规模竟如此小,一个能承接市重点项目的公司结构竟如此简单,这是远远超出我预料的。没办法,既来之,则安之,其实我也明白好多工作室或团队都是这样的,尤其是这种规划公司规模都不大,除了那几家顶级的甲级资质的规划公司之外其他文旅策划公司工作人员都不多。比如,我研究生期间的一位老师,开了好几个公司,实际上干活的就他一人,当然他也会让他带的研究生帮忙,但不是每一年招的研究生都愿意帮忙,主要还是靠自己,现在他也会把项目分给其他老师做,就这样一个项目接一个项目,一年能做二三十个项目,利润非常可观。
上班第一周明白了我们公司的性质和公司负责的项目,我所在的公司是我们市一个国企的旅游策划、咨询顾问公司,所以我们和国企在一个地方上班,工作环境非常好,食堂的饭菜很可口。食堂是自助餐厅,我觉得至少是四星级酒店的餐标,荤菜素菜有一二十种,还有各种凉菜、甜点、主食、汤、饮料等,还有单独点单的面食窗口以及每天别出心裁的特色菜窗口。国企现在在做我们市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旅项目,类似地标性的地产项目,若干年后建成之日定会给我们市文旅风貌带来很大变化。国企下面有8家子公司,现在是其中一个子公司在对接这个项目,项目定位策划阶段已经完成,现在在做的似乎介于概念性规划和详细规划之间,像是指导性规划。我刚来也插不上手,就是看看公司已有的成果和相关资料熟悉项目。其次,就是熟悉办公室里的人,工作人员少,关系也简单,同事们性格都很好。妮妮是带我的人,年纪很小做事非常专业,身兼数职,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还要记录考勤、采购等其他领导突然安排的事;婷婷是一位待产孕妈,是一个非常有智慧、幽默的人,分析问题很到位,说话总是很有趣,既夸了别人又带来了“笑果”。例如,婷婷谈到自己和老板曾多次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调研,伟伟说:真羡慕你,都去过这么多国家了。婷婷接道:那也不影响你比我优秀啊!她说话就是这样,总是有神转折。伟伟是我们里的技术派,工科硕士,有3年工作经验,复责做一些较难的测算,上个月初刚来这个公司。就是这么几个人相互配合,完成了一个价值几百万的方案。
一周很快就结束了,由于刚入职,感觉工作比较轻松,要比学习简单快乐一点,因为工作是有固定时间的,下班之后你可以随便玩不会有负罪感,工作中有领导安排具体任务,工作中同事之间也是可以互相交流的。学习就是一个人的孤军奋斗,你做的研究导师不太了解,同学也不知道,除了自己一点点摸索别无他法。虽然学习时也会吃喝玩乐,休息放松,但总是像有一块石头压在你的心上,直到毕业答辩后才能放下心。工作中下班回到家我就觉得很放松,下班后的时间用来学习我会觉得自己赚了,不学习也无妨,而上学时如果哪天不学习会有深深的负疚感。都说职场中同事间没有朋友,我却觉得同事们都很真诚、善良,相处也很轻松,比起研究生期间一言难尽的宿舍关系要快乐的多。
周六周日休息,我也跟许多人一样,下班回到家就觉得很累,不想学习,把时间都浪费在刷手机上,买东西,刷抖音,熬夜。周五晚和周六基本上没有学习,周日开始思考领导给我布置的作业,按照自己对领导思考的理解做了一点功课。同时读完了黎雅的《职场感悟:写给初入职场的人们》,作者结合自己30年的工作经验,针对女儿在工作中遇到的20个困惑,教读者如何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作者谈的都是些宏观的普适应的技能,如初入职场的心理准备、学习能力、适应能力、沟通能力、写作能力、管理能力等。我觉得这本书对于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帮助并不大,作者提到的这些能力我们都知道,而这也不可能通过读书就能学会,更不是短时间能快速得到提高的,我们需要的是相对具体的指导建议,例如,如何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如何跟领导汇报、工作会议和工作聚会该如何表现等。
我今年26周岁,第一次真正走上职场,实现由学生到职员的转变,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在他们眼里科班出身的我其实并没有多少写规划方案的经验,况且现在做的也不是纯粹的旅游规划,要多看相关书籍和资料,多请教,多思考多写,要提高做PPT和汇报水平。加油,我一定要尽快跟上工作节奏并在其中发挥重要作用,从新开始,从用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