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是一种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描述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生活的环境,形象、深刻、多方位地反映社会生活的叙事文学体裁。人物、情节和环境三要素构成了完整的小说世界。
小说的审美特征
(一)偏重再现的虚构性形象
小说的创造艺术形象的形态首先与现实生活形象的形态有着直接的联系。小说形象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实体和过程性的描述,它以这种实体性、过程性的描述赢得读者的依赖和欣赏。小说的客观描述与诗歌的主观抒情相比,其艺术形象的审美征特征明显地偏重于再现。
小说与散文都是创造再现性艺术形象,散文的再现性形象是真实的,小说的再现性形象则是虚构的。客观现实的生活印象必须经过作者主观心灵的文学改造才能成为小说写作的资源。为了在小说形象里完美地表达作者对生活的主观体验和主观理解,小说的作者可以将他感受最深的生活形象直接写进小说,也可以为了一个小说主题将从众多的生活形象分解后重组为一个新的艺术形象。假如在小说作者的生活经历中没有感受、体验过某种特定的生活形象(如某些科幻小说表现的生活情境)他甚至可以充分运用自己的想象去虚构这一形象。这种分解、重组和虚构的文学加工方式是散文形象不可能具有的。小说形象的“虚构的写实再现性”特征为小说文体的创造提供了无限的艺术空间,也为小说作者艺术才能的发挥提供了宽广的天地。
(二)人物形象是小说形象的核心
在小说偏重于再现的虚构性形象里,人物形象是其中的核心内容。小说文体确定人物形象写作的中心地位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质变。中国早期的志怪、志人小说的主角多半是神灵怪异的“神”或“半神半人”;经历了唐宋元明清的发展,小说主角才开始变为达官贵人和平民百姓。西方中世纪后的古典小说《十日谈》的主要特征在于写故事,人物只是一般的类型描写。19世纪后现实主义小说出现了成熟的个性鲜明的日常生活的人物典型。20世纪随着科学技术和心理科学的发展,人物形象的塑造开始走向人的深层心理。小说从写神灵怪异到写人间百态,从侧重写故事情节到突出写故事中的人物及人物的深层心理的历史证明,小说作者常常是把他主观上对生活的感情和理解通过栩栩如生的人物性格的曲折起伏的人物命运含蓄、隐晦地表达出来。
从小说文本的构成要素来看:小说有情节,情节是人物性格形成和人物命运发展的过程;小说有环境,环境是人物展开交往和活动的具体场所。小说的情节与环境是由小说人物衍生出来的两个要素。小说中的主角有时是动物而不是人,但作者的用意是让动物暗寓人的关系和人的性格,因此,动物实际上是人格化了的动物。当代新潮小说中有主要写情绪、写感受的实验小说,这些情绪无论怎么奇特也仍然是人物主体的情绪。小说对读者产生的艺术感染力来自于小说人物生动的性格和曲折的命运。小说人物在审美上的这种特征深深地制约着小说写作。
叙事性文学(包括戏剧、影视)一般都是把塑造鲜活的富有的概括性的人物形象当作写作的中心任务。然而小说在刻画人物方面有着诗歌、散文、影视不可比拟的优势。它可以多角度、
全方位地刻画人物。在抒情诗和抒情散文里,作者只能捕捉和呈示人物某一时刻的心理;在叙事诗和叙事散文里,作者一般是简洁地描述、勾勒人物的片断行为;戏剧和影视主要通过人物评议和动作集中展示人物,并受到艺术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而小说作者可以凭借评议的媒介和各种艺术手段,从各个角度全方位地对人物进行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以及特定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组成的环境描写。
(三)完整多变的情节铺叙和细致生动的细节和描写
小说人物的形成依靠完整多变的情节铺叙。小说情节是一系列展示小说人物性格的大小事件的连贯有序的艺术组合。小说人物的特定性格决定了小说人物在某个场合必定做出某种事情;读者从事件中的人物行为内容和行为方式中必定也能看出和把握到小说人物的独特性格。小说人物与情节事件的这种互为依靠的联动关系提示我们;小说情节是完成小说人物性格具体化、个性化创造的必备条件。精心设计、提炼的情节可以塑造鲜活的富有典型性的小说人物。比起抒情诗、抒情散文主要使用情感材料,比起叙事诗、叙事散文用片断情节写人,这是明显不同的文学方法。
小说情节还不是小说刻画人物的最小的艺术单位。每个小说情节中的大小事件都由若干个小说细节构成。我们可以从小说刻画人物的最小的艺术单位——细节来探究小说的审美特征。
每个小说情节都由一系列写人细节、事件细节、景物细节等连贯组合。在这些细节中,处于重要位置的是写人的细节。在写人的细节中有核心的动作细节和一般的肖像细节、言语细节的分别。其中核心细节是一篇小说中最重要的艺术细胞。一篇微型小说很可能就是由一个核心细节连接若干个一般细节构成情节主体。一篇小说也是由若干或系列的核心细节组成情节长链。小说核心细节的质量高低决定小说的成功与否。高质量核心细节具有独特性、概括性、动作性三个具体的审美要求。独特性是指这样的写人细节不仅表现人物的行为内容,而且还鲜明地体现人物的行为方式,他的所作所为表现出其他小说人物难以重复的个性特征。概括性是指这样的独特的写人细节同时具备了典型性的品格,它能概括一批同类的写人细节,让读者举一反三地联想到小说没有写出的其他细节,催动读者运用丰富的想象去探究人物的行为动机。动作性是指这样的细节有比较直观的外在形态,能鲜明有力地凸现人物的动作过程。动作性、概括性、独特性都比较明显的写人细节,便成为情节的核心细节,使整个情节具备写活人物的较强力度,完成诗歌、散文难以完成的全方位、多角度塑造人物的艺术任务。
(四)小说细节的联结形式和语言呈现方式
小说的核心细节和一般细节在联结为情节整体时有明显的因果脉络和时空线索,它不像诗歌意象那样呈飞宕式联结,也不像散文意象那样呈散跳式联结。小说细节之间的联结隐含着小说作者对生活的因果理解,可以说小说作者有什么样的主观立意,小说细节就会产生什么样的运动方式和联结方式,有时可能因为叙述的需要,小说作者会忽略和省掉中间某些过程性细节,但小说作者的许多艺术和暗示,仍然会使读者在自己的想象中补充出省略的中间细节,从而构成体现生活逻辑和情节逻辑的解读。
小说细节的语言呈现方式几科囊括了语言艺术的所有方法和手段。可以采用描写的方式,将小说细节的内容作细致的空间铺排;也可以采用叙述的方法,将小说细节内容作精疏的陈述;还可以把描写和叙述有机结合起来,既描写又叙述,既细致又快速地传达细节。不管采用哪一种表达方式,小说的语言必须是细密的、写实的,这与诗歌“精美的概括与变形”、与散文“平实的描述与说明”是完全不同的语感。小说通过这种细密、熨贴的语言来呈现细节,构成了小说细节的逼真性和再现性的审美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