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对谈判的影响(四)
全文共1375字,阅读大约需要2分钟
1 面子问题
“面子”是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先说说东西方文化在这个词上的微妙区别。
英文常用“Face-Saving”来描述,直译为“留情面”。不仅如此,常用的语境带有一点点贬义:
“We are doing this just to let them save face,”“我们这么做只是给他们留面子。”
这个语气略带嘲弄,隐隐表达了一种借口,目的是不让别人太难堪。
中文中则不同,常用的语境确是带有褒义:
“我可是看在您的面子上,才答应的噢,”
这个语气略带吹捧,隐隐表达了一种姿态,目的是向比人表示尊敬。
很有趣,不是吗?
2 那么,“面子”跟谈判有关系吗?
要注意了,其实“面子”在谈判中是一种信号,当出现这种信号的时候,是谈判参与方正在表达,要把现在的立场用不同的方式来重新阐述的愿望。本质上说,是成交的信号,只是还差最后一步!
比如,
司法系统中庭审流程就是这个目的。当法官对一个判罚写下裁决书的时候,他/她正在处理“面子”的问题,这不仅仅是他/她自己的面子,也不仅仅是整个司法系统的面子,还是控辩双方的面子。
你看,
法官可不是简单的说,“你赢了”,然后对另一方说,“你输了”,而是,他/她会陈述所做的判决是如何符合原则、法律条款以及历史先例。法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不让人觉得他/她是专断的,偏袒的,而是以一个更体面的方式来做出了这样的决断。对谈判而言,思路是一样的。
谈判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形,人们仍旧僵持不下,可不是因为现在摆在台面上的方案不能接受,而是他们觉得就这么接受就好比丢了多大的面子。但是,如果同样的方案,可以被重新包装和重新描述一下,事情就不一样了。
美国的某个大城市里,曾经发生了这样的一件事,拉美裔社区的代表和政府谈判,希望可以修改公务员入职对拉美人群的相关规定,而市长就是死活不同意。但当这个协议被取消后,市长在自己竞选活动中,作为自己的决策,重新描述了这个协议,而条款的实质并没有变。
所以,“面子”问题是个很重要的信号,切记,要去重新包装桌子上的方案,因为你实际上已经成交了!
3 嗟!来食!
有一个成语“嗟来之食”,典故来自: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予惟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意思是
齐国有严重的饥荒。黔敖在路边准备好饭食,以供路过饥饿的人来吃。有个饥饿的人用衣袖蒙着脸,脚步拖拉,两眼昏昏无神地走来。黔敖左手端着食物,右手端着汤,说道:“喂!来吃吧!”那个饥民抬起头看着他,说:“我正因为不吃别人施舍的食物,才落得这个地步!”
你看,从谈判的角度看施舍这个问题,施舍者只是提出一个协议“你只要过来,就有的吃。”
似乎无论如何,我们都想不通被施舍者还有什么谈判的筹码来拒绝施舍者的给予,换句话说,被施舍者有什么样的 BATNA 来拒绝这个协议呢?
(BATNA 最佳替换策略)
这时候,“面子”成为了利益冲突的焦点。相信如果黔敖可以换一个说法,比如:
“这位兄台,如果需要食物,请不要客气!”
估计就不会有“嗟来之食”这个典故了。
4 冰水
记得,谈判中,出现成交信号的时候,就是你觉得对方似乎面子上下不来的时候。
多想想,一件事,一个说法,一个道理,怎么说,能让别人有面子?
女儿:妈,我要一杯冰水。
妈:啥?!
女儿:妈,我要冰水~~~。
妈:好好说话!
女儿:.....凉白开......
你看,有趣的人性!
待续
--- 桔梗
关注桔梗的微信公众号“谈判思维”吧!(公众号ID:TanPanSiW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