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家风文化吗?
家风文化有什么作用?
怎么建立家风文化呢?
昨天上了惠然老师的《家风文化共建》课程,就浅谈下吧。因为文化太深奥,新手准备上路,所以只能从目前观望准备进场的角度看待吧。
家风文化,固然理解是一种文化,是家风是一个家庭或者家族的风尚或作风。
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沿袭下来的体现家族成员精神风貌、道德品质、审美格调和整体气质的家族文化风格。
家风对家族的传承,民族的发展都起到重要影响。家风作为家庭的文化和传统,表现的也是一个家庭的气质和风习,反映出一个家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不同之处。家的文化,用惠然老师的话说是:用心的程度、家的状态呈现。
如何建立家风呢?
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学习可以从前辈或他人身上学习优秀的知识。我们中华上下5千年,历史悠久,文化沉淀,大儒的思想更是经过千百年的锤炼和验证,从而流传下来。我们追溯历史,从大儒那学习。所以家庭文化建立,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文化历史是所有人的“原生家庭”。
家风文化的展现,优秀的家风例如,王阳明家训、曾国藩家训等。可能这样说下来,还是有点玄乎,不知所以然。
具体的方法论是什么呢?
1、觉
觉是什么,就觉察。能觉察出问题,觉察出恰当,有“隧道”觉察能力。
隧道,即把历史文化沉淀对人的影响看做隧道效应。隧道效应有“善业”,“恶业”。例如中国人对日本的情感,和韩国人对日本人的情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历史隧道;
又比如半世纪前晶体管的发明者坚定的认为:人类永远到不了月球
一百多年前银行家信誓旦旦的说:汽车不过是一个新的玩具,根本代替不了马车
几十年前传统的大型计算机设备供应商认真的说:人们没有理由把计算机搬回自己的家里
这些都是在隧道里,局限于现有的知识。
影响人们的觉察,人生三大诟病:
自我优越感
自我主宰欲
自我控制
随时要觉察我们是否在隧道里,发现隧道的壁垒,并能够跳出来。
儒:浅释人需,今天人需要先哲学说启蒙,化性养正,一个家庭以孝悌为本,一个乡里做到“里仁正”,大而广之,人必善,气必清,俗必淳,这与国家提倡和谐是一脉相同的。
孝背后是感恩之心,用感恩的心去影响孩子的未来。透由事物背后的感悟,感受更多,想的更多,感恩更多,提升爱的能力。比如一束鲜花,我们会想到阳光的温暖,大地的滋养,还有园丁们辛勤的培育和修剪,经过勤劳的经销商转运、销售,还有花店里的小妹打包甚至设计插花,到最后的摆放桌上的人,每一个经手的人,都在精心呵护和劳作,感受更多的内容和人,更加懂得珍惜。
对于孩子的教育,教给孩子感受比教给孩子一个道理更重要。
礼主敬,是道德的最高层次
其次是规则,再就是法,法是最低层次要求,是底线
知幻即离,先觉,从隧道里跳出来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者觉也,学习的人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能发现事物背后的真相,而非表面的内容或者仅仅是方便而为。
2、察
修行、修身、修心
为什么修?不是每个人都会选择修行
修,说明坏了,才需要修
行就是真正修
而不是知道了修的原理,干坐在那什么都不干。
用减肥这件事来说,胖是放肆,但瘦是克制,是修。什么“我每天都在健身运动,可是瘦不下来”,“我天天在健身房,已经很努力了”。。。拜托,你仅仅是去了两次健身房,“我最近压力大”,“最近太忙了”,“最近心情差了”。
一管不住嘴,二迈不开腿,即使常年在减肥的一线上,但是身材依然臃肿不堪,这就是没有修行。
同样要建立家的文化,不仅仅是知道了,而是修行悟道。
透由广览兼听,有助于了解最接近的真相
比较
站在觉知的角度比较
幸福是相对的,是从比较中产生,幸福与不幸福是从比较重而来
站在更高角度去看问题,过犹不及不可取
接纳不幸是人生幸福的首要保证,提升接纳不幸的的能力
人生痛苦两支毒箭:事实本身、不接纳
前者无法改变,后者可以改变,但是后多人容易陷入不接纳里。
一切的学习在于了解、执行,知行合一。人生就是一场修行,路在延伸,修行也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