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又开始看《非暴力沟通》这本书,回看了第一和第二章,更好的理解了人们的惯性思维:评判、进行比较、强人所难、回避责任。
评判方面:多数是批评和指责,辱骂,归类,比较以及评论等。比如生活中:我们平常会指责对方:太过分了,你真是一个笨蛋,好笨等等。特别是亲子中,会骂孩子,教你多少遍了,你还是这么死脑筋等等。
比较:你看人家谁……,你看看你……。谁……我就是不行……
强人所难:勉强做人一定要……,不做……,对孩子你必须……,不然就惩罚你……
回避责任:因为……我必须……,不得不……
回想上面的这些是不是很熟悉。我也在生活中不时的用这些语句。多数是成长中的传统的观念形成,不由自由的影响到自己的无意识中。尽而阻碍着我们的思考,使我们止步不前。
《正面管教》书上有TOPCARD这项,也即生活态度取向,先要明白自己,认清自己,知道自动回应,也即上面的回应,那消极的一面出现,我们才知道如何冷静的思考来避免事情的恶化。《非暴力沟通》书中给出了最好的补充,结合更好的指引自己思考在生活中应用。因为再好的文字理解了,但自己真遇到事情面对的时候,心里这关不好关,所以我们要内观自己的惯性思维,只有自己知道了,你才能打破它。
最近我慢慢在想自己对说话,事的自动回应,如我昨天焦虑,女儿晚上兴奋的说:妈妈,我班里好多同学都有男朋友了。若过往,我会追着不停的问,但昨天我立即冷静下来,有平时交流过的基础,也没有直接问,你有吗?我就问女儿:你怎么看这事? 女儿直接给我回答,我不找,我还要到大学找好的呢。接下来我们又聊了责任,对这件事的想法,班里的情况等。早上老公担心,会不会她也想有。我说,你千万不要和女儿这样说。这个想法如果在过往我真的淡定不下来,但是现在因为心里有底我会冷静面对和处理。
还有,这两天女儿特幼稚,穿个鞋新买的,问我:妈妈,你说跑步舒服吗?我刚开心烦,说我没穿我怎么知道,一会又来问,我也静下来了,说:那你今天试试,晚上你回来给我说说舒服不?晚上我就问她实践怎么样,就说走舒服,跑路有点不行,以后有体育课就 不穿。……不停的说,有鞋聊到了体育课,聊到了跑步……
虽然这些都是很小的问题,我想平时能内观自己,真诚的与孩子交流,那孩子也会明白,也避免了亲子间的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