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县白龙山导游词(草稿)
各位朋友: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岚县白龙山参观游览、焚香祈福。
岚县白龙山风景区位于与兴县接壤处,岚县县城东村西22公里处普明镇马坊村附近。
白龙山是吕梁山块中最为雄奇的一支余脉,主体山脊线在岚县为5000多米,主峰圣顶海拔为2253米,山势雄伟险峻,遥望诸峰,出于云烟之外,近睹山势,宛若唐宫宋阙。千寿崖气势磅礴,醉仙石秀美飘逸,结缘谷曲径通幽,三仙聚神采飞扬,虎头岩雄浑苍翠,而冠领风景区头牌的“飞来镜石”,则横空出世,一分为二,俯瞰众生,令人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这真是好峰随处秀,幽径独行乐!
白龙潭水从圣顶飞流直下,飞湍瀑流如白龙吸水,水声咆哮似虎吼雷鸣,声传云天之外。低处,水珠飘扬,浪花四射;高处,云雾烟水,弥漫缭绕。潭中蝌蚪,忽隐忽现,水中游鱼,沉浮自如。
石,是山的筋骨,水是山的血脉,这筋骨与血脉,造就了白龙山的锦绣风光。
此则为雄镇大万,乃古“岚阳八景”之首也。
地处白龙山腰部的白龙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明清建筑及石刻、宋代石雕等文物遗迹,是远近闻名的祈福请愿圣地。据古碑记载,宋神宗元丰年间(1082年)皇帝敕封白龙神为灵渊侯,并赐银复建,以后代历均有修缮,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庙宇格局。
1987年,岚县县委政府将白龙庙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挂匾树碑以标志,还逐年拨款修葺。
2006年,白龙庙被公布为吕梁市首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白龙山风景区被评为山西省首批休闲旅游度假区。
2014年,白龙山风景区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风景名胜区。
经历了千百年的风雨洗礼之后,白龙山风景区因山水奇秀而闻名全国,因香火旺盛而长久不衰,因优美动人的诗篇和传说而令人神往,因独特的祈福文化而流芳百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座美丽的龙山胜境吧!
白龙潭
顺着普明河逆流而上,经“雄镇大万”牌楼,过小万村,穿马坊村,不觉间匆匆的脚步已抵达白龙山景区第二停车场附近。白龙潭就静静地躺在巍峨的白龙山脚下。此潭水乃白龙神赐予人间的甘霖,它沿着溪流从深山幽谷腾跳而出,或轻盈飞泻,或磅礴潇洒,或滴水穿石,不一而足。白龙潭一路歌唱,积水成潭,顺流而东,一腔热情,扑入岚河怀抱,化育岚河万物。
一汪碧水醉游人,一面之缘入眼来。
擦虎岩
白龙山景区入口处两侧山崖地势险要,叫擦虎岩,为“六四”革命烈殉难处,抗战时期八路军多次在此伏击日军,历史记载有32名战士全部牺牲。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革命精神,后此地设为白龙山革命烈士公墓,共合葬了三次战斗牺牲的160名战士,是一处富有纪念意义的红色革命教育基地。
向所有为岚县繁荣富强做出牺牲的先人们致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功德门
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白龙庙的功德门。
功德门是大门的统称,因为佛教道教寺庙为避市井尘俗而大多建在名山胜地,所以圣山即道场,自然山门也就成了庙门的代称。
佛家说,人生共有诸多烦恼,把解脱烦恼之道称为“法门”。
踏上一级台阶,就意味着跨入一个法门,消除了一种烦恼。
当您气喘吁吁地站在悬有“白龙胜境”横匾的彩绘牌楼下面,远望周围林立的寺庙、翠绿的山色,您是不是已把人世间的种种烦恼全部踩在脚下,成了一个无忧无虑的人了呢?
三星院
在登上白龙胜境之前,让我们踏着右前方的另一条台阶前进,进入三星院观光。
福禄寿三星象征幸福、吉利、长寿,是人们最受欢迎的三个福神。
福星,头戴官帽手持玉如意或手捧小孩为天官一品大帝,天官赐福由此而来;禄星,手捧如意寓意高官厚禄(因被汉族民间扭曲影像,所以现在的禄神都变成捧小孩的);寿星,白色的胡须,手持龙头杖手捧寿桃意为长命百岁。
相传,喜欢四处游玩的三星,因见白龙山景色秀美,乐而忘返,醉卧山间,遂化石人,与白龙神为邻,日日相欢,赐福岚县。
因此岚县人也把这一份尊敬的眼神投射给了他们,三星院就是岚县人敬畏神灵最好的写照。
与此同时,人们还借用地理形势,修建了另一座双层木结构建筑——逸仙阁。逸仙一词,蕴含着大乘佛法众生平等的精义,充分体现了岚县人对神灵崇高的信仰。
由此观之,福禄寿三星报喜,天地人六合同春,它得确是我们民间世俗生活理想的真实写照。
白龙庙
白龙庙为四合院建筑格式,坐北向南。正殿三间,进深二间,总高12.03米,为歇山顶式明代砖木结构建筑。
该殿鹅牙斗拱,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殿内供奉着高3米的白龙神、白龙娘娘坐姿塑像,两侧塑有金童玉女,殿门内塑有白龙娘娘之兄站像,供桌前两侧有文武二将站地塑像。大殿东西内墙绘有“出龙宫惩恶济世”、“人海藏万民感恩”两幅壁画。
庙院东西廊房各三间,为卷棚式砖木结构建筑。白龙庙建筑群落现存正殿、拜厅、配殿、钟鼓楼。
正殿东侧有碑亭,内置历代修庙石碑16通。庙院东南为山门,有垂带及七级台阶通院。南面为四根通天柱所擎的悬空戏台,下有石窑三孔。
庙院四周有附属建筑:西南200米有风神庙;东南200米处有山神庙;庙院东150米处有南北相向的二层小楼房两幢;东侧有古式木结构牌楼一座,牌楼外360级台阶直通山底;楼房东100米处有东北相连的平房12间,为庙祝的生活区。
自古以来,白龙庙一直被奉为神圣境地,被列为岚阳八景之首,倍受文人墨客赞赏,留下了不少赞颂诗篇。
独特的祭奠祈福仪式:礼羊
每年四月初八,庙里的道士们都会竖起白龙神的牌位,虔诚上香的善男信女会买上一只活羊,来祭奠白龙神,这种独特的祭奠仪式叫“礼牲”。
用作礼牲的羊颇有讲究:成年公羊头上的角,裆里的蛋一件不能短少,称之为“全羊”。“全羊”先要用白酒净身,再不听话的羊,这时也会乖乖地听人摆布。
岚县人认为羊乃洁净之物。民间有说法,此刻羊是就通人神两界的使者。在这种场合下,这只羊就成为白龙神灵魂的附着体,它的举动就代表了神的意愿。
白龙神牌位前,主祭人代表全体善男信女向白龙神行礼,酬谢以往的庇佑,祈求来年顺遂。隨后将白酒从头至尾淋遍羊的全身,称之为“奠酒”。那羊被烧酒淋过,如果浑身哆嗦,意思是白龙神爷接受了“礼牲”;倘若呆呆地没有反应,则说明白龙神爷不高兴。这时,主祭人和还愿者就该检点哪里不对了。
如果不这样,执事者把羊抓起来,在耳朵里灌些凉水,在朝羊的背上撒上冷水,一放开,那羊如果就地打一个大大的毛颤,那羊就算被受祭者领受了。一般礼羊的顺序是按尊卑顺序。
“礼羊”祭奠仪式,在岚县传承千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意义:一是善男信女借祭奠表达对白龙神力疲而逝的悲痛和对清官的尽孝之意;二是白龙神去世后,百姓们以这种还愿的方式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在大庭广众面前提出来,最后能够使人与白龙神形成良好的互动;三是对善男信女及普通百姓起到一个启发和警示的作用,从而形成一种祈福祭奠文化的传承和延续。
圣水井
白龙庙正殿背后,石岩之下,有一眼水井,名为圣水井。其井仅深2米,井水用之不竭,其水甘冽爽口。民间传说,“村人有疾,饮而愈之”。
水井上有一青石雕刻的井盖,符合宋代风格,据考证是白龙山留存最早的文物之一。
碑记记载,圣水井是旧时人们祈雨之处,也是白龙神隐身之处,每有祈雨则应。
井上新修一井亭,四角转尖飞檐翘脚琉璃顶,是白龙山又一人文景观。
不拜圣水井,枉来白龙山。
飞来镜石
在功德门稍作停留,我们顺着右手边的台阶,直奔飞来镜石上的巨型石刻“寿字”。
相传,飞来镜石为王母赐给白龙娘娘的一面梳妆宝镜。
石刻“寿字”,由已故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著名书法家赵朴初老先生在白龙山飞来镜石亲笔题写,高15.5米、宽8.5米,当今世界上最大石刻,“寿”字寓意福生无量,寿与天齐,更为白龙山增添了壮丽的人文景观。
这正是,白龙出道早闻名,“寿”字巨书如点睛。风景若得文化捧,山多颜色水多情。
这正是,数千名家书寿石,光耀万代尽人知。万山增色美如画,境披灵光显神奇。
碑林石刻
白龙山的各个景点的角落还立着不少的“功德碑”。
白龙神为百姓做了好事,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这“功德碑”是百姓“饮水思源”寄托感激之情的一种形式,而老百姓心中的“功德碑”这是永远也不会消失的功德。
除此之外,大殿东侧还有碑碣二十通,现存最早的是1717年所立,最晚的是1937年所立。有历史可考的1082年的碑刻,今已遗失。
此外,还有岚县一些书法名家书写的历代吟咏白龙山的诗文碑刻,令人叹为观止!
白龙山碑林石刻涉及的人物形象丰满,令人钦敬; 涉及的事件具体、翔实、感人至深。白龙山碑文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很高的人文价值,是祖先为我们留下的宝贵文化遗产和不可再生的精神财富。
美丽的白龙山传说
白龙山以奇山怪石、灵泉飞瀑著称,这里处处有胜景,处处有故事。岚县人传扬的是传承千年的白龙神传说。
很早以前,大万山下有一小村,村里有一个未出闺的哑女。
一日,哑女河边洗衣,遇一位少年牵马饮水。哑女抬头,偶见少年也注目自己,甚羞。
少年见女子相貌清奇,日日辛劳,心甚悦之,遂大胆用言语示爱,便问她可否与自己结一段良缘。哑女低头不言,面飞红云,收拾衣物匆匆离去。
女子归家,以手比划,将偶遇少年一事归告其母,其母说:“你明日去告诉,那来路不明的小后生,若你开口能言,并见石上生花,石驼走路,你娘我便答允你们双飞双宿。”
又一日,两人在石坡附近玩耍,少年复提婚约之事。哑女展颜抬头,向少年比划其母所言难事。少年颔首微笑,仔细倾听,说不难不难。
少年伸手抬指,一缕神光倏然射向哑女口中。哑女朝家中所在方向大喊一声:“哎呀,妈妈!”,算是替母亲答应这门婚事。
哑女心喜,遂在少年搀扶下上马,向大万山方向狂奔而去。
此时,哑女哥哥在对面山上放牛,眼见妹妹被一不明身份的强人挟持,心中甚急,举鞭向石坡方向快步追赶。
少年一抖缰绳,白马从石坡上急奔山项,石坡上留下一串串马蹄印,处处火花飞迸。
哑女哥哥不肯罢休,气喘吁吁一直追到白龙神庙门前。
遥望中,少年与妹妹双双倏然不见。哥哥心内疑惑,一脚踢开庙门入内查找。一进殿门,只见妹妹与那少年端坐神位之上,继续嬉笑打闹不停。哥哥气急败坏,扬鞭就打这对有伤风化的年轻人,少年伸手抬指,哥哥被定在地上站立不动。
原来,那少年就是昔日白龙神化身之一,常入微服民间访贫济苦,偶见哑女姑娘才貌双全,有意结为良缘,便多次探访以示其心。
后人们尊哑女姑娘为“白龙娘娘”,她夫唱妇随,被视为婚姻自由平等的典范,同样接受人间烟火的祭祀。
白龙山的诸峰奇石大都与此传说有关。
如白龙神马踏石留痕火花飞迸的地方叫马蹄石,石驼送母就是任劳任怨的骆驼,三仙聚就是福禄寿三星聚会的平台,飞来镜石就是白龙娘娘的梳妆台等等。成仙是假,奇石是真,令每位来此观光旅游的宾客赞叹不已。
白龙神传说是岚县白龙山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岚县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版本的白龙神传说。
白龙山内供奉的白龙神原型人物,原是一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清官。某年,岚县久旱无雨,县令率众祈雨寻水。寻至白龙山,掘井得水,势若白龙。顾看县令,已默然溘逝。众乡民将县令葬于坐化之处,并封之为雨部正神,并塑像盖庙纪念。
后来,人们便将此庙取名"白龙庙",大万山也随之称为白龙山。
县令坐化那天,适逢农历四月初八,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好官,于每年的这天,民众纷纷上山祭祀祈福。
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定期的白龙山庙会。
除上面所说的几类传说外,还有尔朱新兴(北魏宰相尔朱荣之父)视牧遇龙,宋神宗、明英宗赐封白龙神为灵渊候等历史故事。
综观这些白龙山传说,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给白龙山景区平添了许多人文内涵。这些传说有的是白龙山独有的,有的是与其他地区传说相通的,都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人文色彩,彰显了白龙山地区悠久的人文历史,反映了岚县人民热爱家乡的浓浓情怀。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正是有了明英宗、尔朱荣这些帝王将相级别的大人物,有了福禄寿三星,白龙娘娘、白龙神这些神话人物,白龙山才更有了灵气。
独特的地理地貌
山色美如画,石秀无字碑。
相传,白龙娘娘化神之后,一头千年巨形石龟主动申请为其坐骑,与庙门前一棵修炼得道的千年古松,共同承担起了迎候宾客的职责。
每年四月初八,游客上山朝拜,凡有迎客松随风起舞,石龟点头招手,就意味着大吉大利,通通顺顺。
白龙山山体由青砂岩构成,由于青砂岩的片理发育,在大自然数千万年的雕塑下,使山体的脊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石峰林立,绝壁层层,石背常湿,形成了千姿百态的青砂岩岩壁林景观。
白龙山山高松奇,由于高寒、光照、山峰、岩石与雾的影响,有许多松柏树,造型奇异多样,有的盘根错节玲珑吐翠,有的根似龙爪破石而立:还有的似松似字似画似松,有的如神龟望月俯首迎客,真乃奇松也。
白龙山独特的地形、地貌是怎样形成的呢?
对此,专家、学者们作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流水冲击形成、地表径流与地下潜流交互作用形成、地震造成断裂带形成等几种说法。
白龙山的特别,在于它是个天然的植物园。它对于研究我国北方远古植被、地理、气候以及人文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白龙山夏季山内比山外气温低,变化较小;冬天山内流水不冻,水里还生长绿色的藻类植物,山内、山外两重天。白龙山里生长着2000多种植物,有刺柳、胡荆等;沟内有中草药100多种,如柴胡、天麻、忍冬等,还有100余种动物,如褐马鸡,野猪、狍子、麝香等国家级保护动物。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好,现在就让我们就顺着结缘谷,顺着神仙谷,顺着桃花嫣然谷的方向去领略白龙山森林的风采吧!
内涵深广的祈福文化
龙是中国人共同的信仰图腾。从遥远的古代,龙就衍生成了华夏民族的图腾崇拜,因此我们中国人还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龙的传人。
在岚县,白龙神的意义更社会化一些。他是勤奋的司雨神和敬业的农业神,以行云布雨、司水理水为本职,以人间百姓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老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为理想境界。
旧时,人们因为对自然和神灵的无限敬仰,岚县每年都要举行隆重的祈雨活动。民间祈雨,官方祭龙,形式不同,意义则同。岚县规定每年农历的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有两次大祭白龙神,可见白龙神在百姓心目中的重要地位。如遇有大旱之年,县里的县知事(县长)也要赤膊上阵,赤脚祈雨,亲自出面与百姓一起祭龙求雨(县令李大祈雨而逝化身为白龙神的故事就是典例),以求龙王保佑,一年通顺。
明胡宗续在《大万灵龙》里,这样赞美白龙神说,“莫问幽潜还有意,大施霖雨遍尘寰”,由此可见白龙神在岚县人心目中的地位何等重要。
因此,白龙神既是造福百姓的真龙,也是幸福个人的龙,更是以为万民造福为最高理想的入世之龙。
白龙山二十余处景点,处处绮丽如画,每一处都有一段白龙神亲民爱民的历史故事;白龙山方圆数百里,家家都供奉白龙神,每一个人口中都有一段白龙神祈福迎祥的神话传说。
白龙神化身千万,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也甘之若饴。白龙庙坐像,造型独特,也实为罕见。白龙山深林野蔓,奇葩深藏也名不世传。
白龙山,一座大行德广的灵山;白龙庙,一处万民敬仰的圣坛;白龙神,一尊福泽绵远的福神……